孟 永
王奇生《新文化是如何“運動”起來的——以〈新青年〉為視點》一文的主要觀點——民主與科學只是陳獨秀用來“震懾”反對者的,并非其具體主張——難以成立。事實上,張東蓀、傅斯年、胡適、蔣介石和毛澤東等人在當時和此后很長一段時期里,都堅持認為陳獨秀舉起了民主與科學的大旗。陳獨秀本人自《新青年》創(chuàng)刊至《本志罪案之答辯書》,更五次連續(xù)提出民主與科學的思想。民主與科學是陳獨秀的思想底色。因此,應當準確理解陳獨秀舉起民主與科學大旗這一重要的思想史事件,高舉民主與科學大旗是陳獨秀在尊孔復辟逆流背景下有意識的自覺提倡,有效地普及和深化了民主與科學的新思想。陳獨秀的“樹起”、“高揚”不是源初性的,而是再“樹起”、再“高揚”。他所關注的不是去闡釋何為民主、何為科學,而是將重點放在如何擴大民主與科學的影響上,力圖型塑國民的民主意識,建設民主的心理基礎。總之,民主與科學是陳獨秀面對種種詰難、站在較為徹底的西方思想立場上對自己宗旨或觀念作出的簡約化概括,他在當時確實舉起了民主與科學的大旗。(吳志軍摘自《長白學刊》2012年第6期,全文約10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