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曉晴,陳瑞琴,朱廣袤
技巧啦啦操是以跳躍、翻騰、托舉、拋接、金字塔組合、舞蹈動作、過渡連接及口號等為基本內容的團隊競賽項目[1],技巧性難度動作是其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技巧啦啦操運動在我國的快速開展,其技術難度不斷提高,動作速度加快,運動強度加強,動感加強,幅度加大,運動風險系數(shù)也相應提高[2]。因此,本文從風險管理的角度對技巧啦啦操的運動風險進行識別,分析了運動風險致因,最后提出了相應的風險防范策略,對預防和降低技巧啦啦操運動風險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技巧啦啦操運動風險,是指在技巧啦啦操訓練或比賽過程中各種干擾運動員技術發(fā)揮或導致運動員比賽成績降低的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運動風險識別是指通過對大量來源可靠的信息資料進行系統(tǒng)了解和分析,進而確定項目所面臨的風險及其性質。對技巧啦啦操運動進行風險識別,不僅有利于人們更加清楚地認識到技巧啦啦操的項目特征,而且有利于人們提前采取運動風險防范措施,進而為技巧啦啦操項目的健康、持續(xù)發(fā)展提供保障。
技巧啦啦操突出的是托舉、翻騰、拋接、金字塔等技巧性難度動作的運用。這些動作不僅難度大,而且危險性高,要求運動員具有較高的競技性和技巧性。例如包括“托舉”和“接法”兩種動作要領并且動作造型必須保持垂直狀態(tài)的金字塔動作,不僅是技巧啦啦操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也是技巧啦啦操最具代表性的動作[3],其難度級別主要由組成金字塔的隊員的層數(shù)、高度以及尖子隊員在塔尖的身體姿態(tài)所決定。身體運動能力越高的技巧啦啦操隊伍,建立金字塔的速度越快。
隨著世界體壇競爭日益激烈,技巧啦啦操的動作難度和運動強度也越來越高。技巧啦啦操運動員只有具備良好的身體素質,才能高質量地完成各類難度動作,保證成套動作達到規(guī)范、唯美和超強震撼力的效果。
技巧啦啦操運動員在賽場上可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突發(fā)情況:如果運動員反映積極,則能很快適應比賽;一旦緊張或出現(xiàn)其他的消極反應,則會影響到比賽的正常發(fā)揮。因此,保持臨危不懼的心態(tài)對比賽的正?;虺0l(fā)揮具有重要的意義。例如,技巧啦啦操運動員在完成托舉、拋接、金字塔造型的過程中,尖子和底座運動員必需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一是要相互信任。只有完全信任隊員,才能準確無誤地完成動作;二是要自信。即充分相信自己的能力。不管是底座運動員還是尖子運動員,一旦缺乏自信,勢必會影響到技巧性難度動作的完成和動作的穩(wěn)定性,其結果是影響整個團隊的技術發(fā)揮,甚至造成嚴重的事故;三是要臨危不懼。當今技巧啦啦操運動正朝著高水平、強競爭的方向發(fā)展,參賽對手之間的技術水平差距越來越小,對于運動員來說,良好的心理素質是奪取比賽勝利的基礎。
團隊精神是指一個團體為了實現(xiàn)某一特定目標,通過主動調節(jié)團體內部的矛盾和行為,而呈現(xiàn)出通力合作、一致對外的精神面貌。對于集體項目來說,團隊整體實力的提高有賴于群體是否具有強大的凝聚力和合作精神。技巧啦啦操氣勢強大,最大的特點就在于它的合作性。倘若沒有集體中各個成員的通力合作,就無法實現(xiàn)項目中許多難度動作和造型的順利完成。在完成技巧啦啦操成套動作中,成員之間不僅要不斷地進行信息交流,還要彼此緊密協(xié)作,通過特定的配合,把分散的個人力量組織在一起,形成一個強有力的合力,使每個人的技術都得到充分發(fā)揮,進而獲得比賽的勝利。因此,技巧啦啦操項目的比賽也是一個團隊凝聚力和團結合作精神的比賽。
運動風險致因是指凡是可能引起運動風險事件發(fā)生并產生風險損失的條件和因素[12]。
對于技巧啦啦操而言,無論是集體技巧還是雙人和五人配合技巧,都在追求多樣化造型以及空中人體拋接的高難度動作,帶給人們超強的視覺沖擊力和無限的震撼,使該項目具有一定的觀賞性,然而,任何一個高難度動作的完成都存在著極大的風險,甚至直接威脅到運動員的生命安全。
根據(jù)風險致因,筆者將技巧啦啦操的運動風險分為體能風險、身體素質風險、技術風險、心理風險、環(huán)境風險、生活與自我管理風險六個方面。在很多情況下,這些風險致因之間往往以隨機的形式組合在一起,不僅增大了教練員和運動員控制運動風險的難度,而且增加了檢驗教練員和運動員訓練成效的難度。因此,在技巧啦啦操訓練和比賽時,針對不同的運動風險致因,教練員和運動員應當采取不同的防范策略,以降低風險發(fā)生的概率,減少損失,進而獲得良好的訓練效果,在比賽中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
體能是指通過力量、速度、耐力、柔韌、協(xié)調、靈敏等運動素質表現(xiàn)出來的人體基本的運動能力,是運動員競技能力的重要構成因素。對于技巧啦啦操而言,無論是完成翻騰、托舉、拋接動作還是金字塔造型,都需要有良好的體能作為保障。倘若體能不足則會嚴重影響運動員技術水平的發(fā)揮亦或是導致技術失誤,尤其在技巧啦啦操后半套動作的完成中體現(xiàn)的更加明顯。因此,具有良好的體能不僅是技巧啦啦操運動員長期堅持高負荷訓練的保障,也是培養(yǎng)其高水平競技狀態(tài)和成功參賽的基本保證,有助于防止和減少運動損傷,延長運動壽命。
運動實踐表明:技術動作越難,技術越先進,對運動員身體素質的要求也越高。即在掌握一個超難度動作或學習一項先進技術之前,首先應當具備完成這些技術所需要的身體素質,而且它是取得優(yōu)異成績的先決條件。在技巧啦啦操項目中,大量的翻騰、托舉和拋接動作的完成,需要運動員具備良好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韌、協(xié)調、靈敏等身體素質。唯有如此,運動員才能完美地展現(xiàn)技巧啦啦操的魅力。倘若運動員不具備應有的身體素質即開始練習難度動作,身體素質水平低于技術能力的要求,不僅容易造成動作技術錯誤,而且還會因身體素質發(fā)展上的某些不足導致運動損傷[4]。
合理、正確的運動技術,不僅有利于運動員生理、心理能力得到充分發(fā)揮,而且有助于運動員取得良好的競技效果[5]。技巧啦啦操運動員在訓練和比賽過程中,往往因技術動作失誤而導致運動風險的發(fā)生。例如運動員在完成拋接或翻騰動作時,由于用力的大小或時機不對、動作速度過快或過慢、翻轉或轉體度數(shù)不夠、動作幅度過大或過小、缺乏節(jié)奏或緩沖等,都容易造成某些關節(jié)、韌帶、肌肉等組織的負擔突然加大,甚至超出該部分所能承受的生理負擔,極易造成急性損傷。
隨著技巧啦啦操競賽的日益激烈,運動員在體能、技術等方面的差距日益縮小,而運動員心理穩(wěn)定性對取得比賽的勝利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對于技巧啦啦操這項非常注重團隊精神的運動而言,若運動員在訓練或比賽時心理狀態(tài)不穩(wěn)定,對同伴缺乏必要的信任,會導致動作猶豫不決,動作技術失誤,不僅會給同伴帶來困擾,而且還會破壞整體的協(xié)調性,甚至導致風險的發(fā)生。此外,通常情況下,運動員在參賽前會對比賽有一個較高的成績期望值。然而,較高的期望值,通常會放大運動員對比賽重要性的認知,誘發(fā)其強烈的競賽壓力。通過增加額外的努力,引起有意識地控制運動過程,結果反而導致失誤現(xiàn)象的增加或造成一定的運動風險;再者,賽場上對手的表現(xiàn)也會給運動員帶來很大的精神壓力。在比賽中對手發(fā)揮得好,運動員就越發(fā)感知自我威脅的增加,特別害怕失誤,有意識地注意運動過程,這種做法反而增加了動作的失誤率,最終影響比賽的正?;虺0l(fā)揮[7]。由此可見,運動員在比賽中保持積極樂觀、穩(wěn)定的心理狀態(tài),對比賽的正常發(fā)揮有著重要的意義。
眾所周知,運動員要想獲得良好的訓練效果,并取得優(yōu)異的比賽成績,需要適宜的環(huán)境和對環(huán)境的良好適應作為保障[8]。技巧啦啦操動作內容比較豐富,多以跳、轉、支撐等動作為主,因此,訓練和比賽的場地過滑、過硬、過軟都會影響運動員技術動作的正常發(fā)揮或誘發(fā)一定的風險。例如在過硬的場地做拋接或是在過軟的場地做金字塔造型,保護不當或自身重心不穩(wěn)定,都是導致風險發(fā)生的主要原因。此外,寒冷或悶熱環(huán)境也是影響運動員技術動作正常發(fā)揮、導致風險發(fā)生的主要原因。在寒冷的環(huán)境下由于各方面因素的改變,如運動員肌肉粘滯性增大、骨骼脆性增加、地面硬度加大等都會額外增加運動風險的系數(shù)[9];氣溫過高、濕度過大的環(huán)境,容易使運動員產生疲勞,進而間接引起技巧啦啦操運動風險的發(fā)生。
對運動員來講,良好的生活作息習慣,不論是作為體力恢復的手段,還是作為心理情緒的調節(jié)手段,對運動員訓練質量的提高和競賽中運動水平的發(fā)揮,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10]。倘若運動員賽前失眠或睡眠不好,不僅會使其白天的警覺性、精力、認知功能降低,而且還會影響其心境、增加軀體的不適感[11],這無疑會增加潛在的運動風險。
技巧啦啦操運動員對運動風險的防范意識不強,也是導致風險發(fā)生的“催化劑”。如新傷未愈而過早參加訓練或比賽,容易導致風險的發(fā)生:首先新傷未愈很容易引起受傷部位的再度損傷,因為正常的運動量對受傷部位來講,顯得負擔過重;其次,運動員在訓練中常無意識地把負擔量轉移到健康肢體上,很容易導致健康肢體受傷;再者,運動員有時會自覺不自覺地避免使用尚未恢復的肢體,結果使其在完成技術動作的過程中,改變了己形成的動力定型,出現(xiàn)不合理的動作而造成損傷[6]。此外,不做準備活動或準備活動做得不充分,在神經系統(tǒng)和其他器官還沒有做好準備或還沒有達到適宜狀態(tài)的時候,就進入正式活動,往往因肌肉、韌帶的力量和伸展性不夠,造成技術變形,導致運動風險的發(fā)生。因此,技巧啦啦操運動員一定要加強運動風險防范意識,同時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保持較高的睡眠質量。
眾所周知,風險是獨立于人的意識以外,是由事物內在因素和客觀規(guī)律所決定,而不是人的思維和主觀規(guī)律所能全然觸及的。運動競賽中一次偶發(fā)的事故,就可能導致競賽結果發(fā)生改變。但是,對運動風險的防范并不是始料不及的事情,只要教練員、運動員在思想上高度重視,深入了解運動風險產生的原因和過程,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就有可能大幅度地降低運動風險,減少損失。
3.1.1 充分做好準備活動,合理控制運動量 準備活動是指運動員在正式鍛煉活動前所進行的適當?shù)纳眢w練習,其目的是為正式鍛煉做好生理和心理上的準備。充分做好準備活動是技巧啦啦操運動風險防范的重要措施之一,在訓練和比賽前應特別注重做好易受傷部位的準備活動,將損傷風險降到最低。在運動時,要合理安排運動量,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動作要從簡單到復雜,運動量要從小到大,防止因突然的大運動量而損傷全身的組織器官。
3.1.2 提高身體素質,加強體能訓練 實踐證明,高度發(fā)展的身體素質以及良好的體能是技巧啦啦操運動員掌握高難技術動作、承受高負荷訓練、取得優(yōu)異成績的重要保障。技巧啦啦操教練員要特別重視對運動員易受傷部位和薄弱環(huán)節(jié)的專門訓練,有目的地加強其關節(jié)周圍的肌肉力量和韌帶彈性的訓練,加強關節(jié)的穩(wěn)定性,以提高機體抗損傷的能力。尤其是對底座和上層運動員來說,對其上肢、肩帶、腰腹和下肢進行專項力量訓練,不僅可以有效地提高其專項能力,而且還可以提高托舉和金字塔等難度動作的穩(wěn)定性。
3.1.3 加強難度動作技術的研究和分析 翻騰、托舉、拋接、金字塔等難度動作是技巧啦啦操成套動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動作不僅難度大,而且危險性高,運動員在完成這些難度動作時,倘若技術稍有偏差便有可能導致運動風險的發(fā)生。相反,正確合理的動作技術有利于運動員難度動作的順利完成,而且有利于充分發(fā)揮其潛在的運動能力。因此,深入研究和分析技巧啦啦操難度動作技術,能有效預防技巧啦啦操運動風險的發(fā)生。
3.1.4 重視訓練恢復,養(yǎng)成良好的作息習慣 當運動員產生疲勞時盡量不做高難度的動作和不進行大運動量的訓練。因為疲勞會使其運動能力下降、防護應變能力減弱、注意力分散,進而導致運動損傷的發(fā)生。運動損傷后的訓練應減量訓練,以恢復為主,切忌大強度的訓練會使損傷加重或再次受傷。良好的生活作息和適宜的訓練恢復手段,可以使技巧啦啦操運動員的身體由激烈緊張的肌肉活動逐步過渡到正常的訓練狀態(tài),有助于消除因訓練而產生的疲勞,進而防止損傷的發(fā)生,降低運動風險。
3.2.1 重視安全教育,培養(yǎng)風險識別能力 技巧啦啦操教練員在從事教學和訓練的過程中,應始終重視對運動員進行安全教育,以期培養(yǎng)其風險識別能力、提高風險防范意識,進而減少運動風險的發(fā)生。比如,技巧啦啦操中的翻騰、托舉、拋接、金字塔等高難度動作的練習盡量不要安排在訓練的最后進行,更不能在沒有教練員指導或保護幫助的情況下進行。
3.2.2 建立健康評估檔案 技巧啦啦操教練員應對運動員建立健康評估檔案。這樣,不僅可以做到深入了解運動員是否有不適宜參加技巧啦啦操訓練的疾病,而且可以做到對運動員健康狀況的實時跟蹤,進而有針對性地采取運動風險防范措施,以便運動風險真的發(fā)生時可以及時應對。
對于技巧啦啦操而言,上層運動員瀟灑的空中動作是令人驚心動魄的焦點,而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則是其順利完成動作的保證。因此,技巧啦啦操教練員要特別加強上層運動員心理素質的訓練,克服其對高度的緊張、膽怯和恐懼等心理。不僅如此,所有運動員也要做到在訓練和比賽過程中時刻調節(jié)自己的心理狀態(tài)。
3.4.1 建立運動風險評估體系 技巧啦啦操教練員應將技巧啦啦操的運動風險致因列出清單,更好地識別技巧啦啦操各風險致因的傷害程度,建立技巧啦啦操運動風險評估體系,盡早采取風險防范和急救措施。
3.4.2 加強運動防護裝置 運動防護裝置可以有效地降低運動員在訓練和比賽過程中的運動風險。因此,運動員在訓練和比賽中最好加裝運動防護裝置。對于技巧啦啦操這項風險系數(shù)較高的運動來說,雖然有保護人的幫助,但有些意外卻是保護人所無法觸及的,加裝運動防護裝置勢必會為技巧啦啦操項目健康、持續(xù)地開展注入新的活力。
3.4.3 購買保險 保險是一種通過轉移風險來應對風險的方法。購買保險不僅可以減少學校、家長的經濟損失,而且還可以有效解決賠償矛盾。對于技巧啦啦操這項風險系數(shù)較高的運動來說,購買保險勢必會為其項目的持續(xù)開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對技巧啦啦操運動風險的識別是一個連續(xù)不斷的、動態(tài)的過程,許多復雜的和潛在的風險要經過多次識別才能準確發(fā)現(xiàn)。對技巧啦啦操訓練和比賽時可能遇到的風險致因考慮周全是必要的,比如體能風險、身體素質風險、技術風險、心理風險、環(huán)境風險和生活與自我管理風險。為了有效避免這些風險的發(fā)生,教練員和運動員應當果斷采取相應的防范策略,保證運動員的生命安全,以保障技巧啦啦操運動的長足發(fā)展。
[1] 劉屹峰.從啦啦隊比賽分析我國啦啦隊運動的發(fā)展[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9,29(3):59.
[2] 謝一鋒.青少年啦啦操的運動風險評估與預防對策[J].搏擊,2012,4(1):68.
[3] 閆曉.從競賽規(guī)則變化看我國技巧啦啦操運動的發(fā)展與編排[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10,27(3):365.
[4] 張曉艷.大學生競技健美操運動員運動損傷安全防范措施研究[J].運動,2009(1):71~72.
[5] 田麥久.運動訓練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12.
[6] 崔云霞.對大學競技健美操運動員的運動損傷的調查分析[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07,15(7):31 ~32.
[7] 張曉艷.大學生競技健美操運動員運動損傷安全防范措施研究[J].運動,2009(1):71~72.
[8] 鄧樹勛.運動生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9] 王霖.高校競技健美操運動員腕部損傷的原因及康復手段[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5(3):10 ~11.
[10] 張江南.睡眠與運動[J].湖北體育科技,2001,20(2):24.
[11] 趙紅勤.運動改善睡眠障礙的實驗研究[J].浙江體育科學,2006,28(5):89.
[12] 李曉亮.“運動風險”概念的剖析與界定[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11,29(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