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恩 劉 迪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是實現(xiàn)黨的十八大確立奮斗目標的必然要求,是在新形勢下密切黨群關系,順應人民群眾期盼,拓展我們黨執(zhí)政資源、執(zhí)政基礎的重大舉措。這次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用實踐冠名,把解決作風問題作為重點和突破口,并把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的“四風”作為重點,完全符合黨情和干部的實際。習近平總書記在6月18日中央關于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動員會上的講話,列舉了大量的“四風”表現(xiàn),指出這些問題已影響了我們黨的形象,破壞了黨群關系,阻礙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xiàn)。
習近平總書記用“大量”一詞指出領導干部脫離群眾的現(xiàn)象,“四風”不僅是個人修養(yǎng)問題,主要是其手中權力的問題,是權力在運行中失控、失范、失規(guī)的外在表現(xiàn)。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有的追求物質享受,情趣低俗,玩物喪志,沉醉花天酒地,熱衷燈紅酒綠,縱情聲色犬馬。主要是有些人手中有權有人請,或者利用公權公款消費。這么多年吃喝玩樂等的不正之風解決不了,解決不好,就因為花的是公家錢,享受的是公家資源,如此等等??梢姡瑨叱八娘L”絕不僅僅是單純的思想教育,黨性修養(yǎng)問題,本質上是對領導干部手中權力規(guī)范問題,解決的關鍵是約束權力、規(guī)范權力。領導干部好的作風、堅定的黨性對權力運行具有正作用,領導干部好的作風是建立在對權力的理性認知、正確運用的基礎上。習近平總書記早就指出,領導干部對權力的不自覺不自律不自愛,把我們黨和人民群眾隔開,才形成了各種不正之風。因此,我們要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通過掃除“四風”來教育領導干部,樹立正確權力觀,規(guī)范、約束權力,達到樹立新風的目標,提升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使領導干部切實做到為民務實清廉,把這六個字作為領導干部的價值觀。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校2012年秋季學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明確指出:“領導干部面對種種誘惑,我們的領導干部務必保持古人所說的‘夙夜震畏,不敢荒寧’的清醒認識,正確對待手中的權力,珍重自己的人格,珍愛自己的聲譽,珍惜自己的形象,始終保持一個共產黨員的本色?!痹谌h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重要時期,這段論述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和現(xiàn)實針對性。有的領導干部根源于沒有正確對待手中的權力,權力異化使之先滋生諸多不正之風,后由于“四風”得不到及時醫(yī)治和解決,導致癌化,最后走上了不歸路。因此,在這次教育實踐活動中,領導干部要做到“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使作風來個大轉變,黨性修養(yǎng)來個大提升,以正確對待手中權力,從根本上杜絕和清除“四風”,達到這次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目的,為實現(xiàn)十八大提出的宏偉目標提供組織保證。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告誡各級領導干部要正確對待手中的權力。多次強調把權力關進制度籠子里。從現(xiàn)實層面看,正確對待手中權力關鍵的是各級領導干部要做到“三性”、“三力”,“三性”即人性、理性和黨性,“三力”即是學習力、執(zhí)行力和控制力,這樣才能以主體的自覺理性對待手中的權力,有效防止和克服“四風”。
人性是人在一定社會制度、一定歷史條件下和文化積淀中所形成的自然本性。人性是人的自然屬性,如人性中孝敬父母、尊老愛幼、感恩扶困、向往美好未來、追求幸福生活及自由、平等、民主、人道、人本等都是人性的共性。對于領導干部來說人性更為重要。習近平總書記在地方工作時所強調的先做人后做官,要發(fā)財就別入黨就是這個道理。但有些領導干部沒有認識到這一點,忽視了人性的優(yōu)良和發(fā)展,尤其當上高官后,在權力的作用下淪為腐敗分子,盡管還是人,但已喪失人性。權力是把雙刃劍。在異化權力的作用下,使之無法以人性來對待手中權力及事業(yè)、同事、同學、同鄉(xiāng),甚至是父母。
人性缺失絕不是優(yōu)秀黨的領導干部,不會做人必然做不了好官。所以,領導干部要銘記先做人,后做官的要求,切不能喪失人性。有了人性才能在這個堅實基礎上升華為黨性,黨性是人性的提升和結晶。人性上乘者不一定必然做優(yōu)秀黨員及黨的領導干部,但它是優(yōu)秀領導干部所必備的人性基石。這說明人性與黨性是統(tǒng)一的,不是對立的,黨性堅定并優(yōu)異者,必兼?zhèn)鋬?yōu)秀人性,還能引領提升人性,這就是我們黨是工人階級、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先鋒隊組織的關鍵所在,同時使我們黨和黨員不同于一般的群眾。這是我們黨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必須認識到的。
黨的領導干部最大的理性就是要銘記黨章和黨的理想、奮斗目標,特別是要正確認識和對待手中的權力。現(xiàn)實中有像焦裕祿、楊善洲等那樣理性對待權力的,也有像諸多腐敗分子那樣非理性對待權力,沒有認識到手中權力意味著對黨和國家的責任,意味著對人民群眾必盡的義務,而是運用權力為自己謀利、謀私。領導干部要始終保持理性的清醒,以理性在權力運行時做出正確的價值判斷,以防手中權力的異化,從根本上杜絕“四風”。
以理性對待手中權力,原蘇聯(lián)部長會議主席雷日科夫說過:“權力應當成為一種負擔。當它是負擔時就會穩(wěn)如泰山,而權力成為一種樂趣時,那么一切也就完了。”權力一旦成為負擔,領導干部也不會對權力有非分之想,多欲之求。這次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就是對領導干部理性對權力的理性之規(guī)、黨性之約,清除非分之想,掃除非欲之求,要明確為民務實清廉是最大的本分,最大的職責,使權力真正成為黨的領導干部為人民服務的公器,并用來為實現(xiàn)建成全面小康社會目標而奮斗。
黨性是人類人性最優(yōu)秀元素的升華,作為黨優(yōu)秀的領導干部內在包含著人類的自然屬性,即人性,更有超然于世、高于人性的黨性原則和黨性立場,以此保持手中權力的健康運行,避免手中權力的異化。現(xiàn)實中諸多教訓證明,手握重權的領導干部一旦喪失了黨性原則,必然要走上背叛黨和人民的不歸路。
習近平總書記在8.19講話中強調,黨性和人民性從來都是一致的、統(tǒng)一的。黨性根植于人性的肥沃土壤之中,黨性是人性、人民性在實踐中的理性升華。但決不能把黨性等于人性、人民性,如果這樣其必然降低黨性的地位和標準,如果離開人性、人民性講黨性,會把黨性空化、虛化,使之成為無源之水。因此,我們黨的領導干部堅持黨性、人性及人民性的統(tǒng)一,是要求領導干部在堅持崇高黨性原則,黨的立場及政治方向的基礎上,切實把實現(xiàn)好、維護好、發(fā)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為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做到以民為本、以人為本。這就做到了黨性和人性的有機統(tǒng)一。
人性、理性、黨性是作為優(yōu)秀黨的領導干部的三維支柱,人性是做人做官的自然本性,理性是做人做官的思想基石和價值判斷,黨性是升華人性,提升的理性,保持黨先進性和純潔性的最高境界。領導干部人性、理性喪失,絕不會形成崇高的黨性,黨性離開人性、理性則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領導干部只有做到人性、理性、黨性高度一致,才能成為一名優(yōu)秀黨的領導干部,運用好手中權力,不是權奴。習近平總書記在強調這一點同時,還多次要求強化制度建設,把權力關進籠子里。如果有了制度的籠子,再加上黨的領導干部的主體自覺,就能正確運用手中的權力,就能有效防止和克服“四風”,密切黨群關系,由此鞏固黨的執(zhí)政地位。
黨的領導干部做到“三性”時,還要做到“三力”,即學習力、執(zhí)行力、控制力。
幾代黨和國家領導人從來都重視提升領導干部的學習力。習近平任中央黨校校長那些年,每逢開學、結業(yè)的講話都反復強調提升領導干部的學習力,要求領導干部靜下心來讀書,放下工作來學習,通過學習力來增強領導力、戰(zhàn)斗力和素質。習近平同志出任我們黨總書記后,更加重視領導的學習,通過學習力解決領導干部能力不足的危險。在今年3月1日舉行中央黨校建校80周年慶祝大會暨2013年春季開學典禮講話中指出,中國共產黨人依靠學習走到今天,也必然依靠學習走向未來。習近平總書記這些論述,完全符合領導干部素質的客觀實際。這也是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要解決的問題。
我國是有幾千年文明史的古國、大國,但國人總體的學習力不高。人的閱讀量與素質相通。筆者曾經(jīng)分析了27個黨內腐敗分子的悔過書,他們大都把忽視馬列主義理論學習、不讀書、不看報、不懂法作為沉淪的重要原因,甚至是第一位原因。有的甚至一年不讀一本書,就中央規(guī)定和要求的書也不讀、不看。中央黨校學者田國良在其《中國頭號社會問題》一書對百名省部級高官的貪腐原因分析,學習力差、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低是一個極為重要的共性原因。黨的各級領導干部應提升自己的學習力,通過學習解決本領恐慌和能力不足的危險,切實把學習作為一種追求、一種愛好、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生存方式和工作方式,通過提升學習力,來促進對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學習,以提高理論水平,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用正確理論規(guī)范和約束手中的權力,做權力的主人,不做權奴。這要成為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重要任務,克服學習上的形式主義,以制度的規(guī)定確保學習成效。
執(zhí)行力是一種紀律,是策略的根本,執(zhí)行力是黨的領導干部的首要工作,第一位的能力。領導干部要以一流的執(zhí)行力正確對待手中的權力,切實執(zhí)行黨的十八大精神,堅持科學發(fā)展觀,實現(xiàn)黨風的好轉。
在現(xiàn)實中,有些干部手中權力扭曲,甚至是異化,是執(zhí)行力出現(xiàn)了問題。例如,八項規(guī)定提出后,有些黨的領導干部搞變通,打擦邊球,使中央精神落實不下去,這種情況已帶有普遍性。其實,黨中央及有關部門對領導干部正確運用手中的權力已做了許多規(guī)定,有的領導干部執(zhí)行力缺失和變異,把中央精神丟在腦后,或概不執(zhí)行,或有利于我就執(zhí)行,或變通式地執(zhí)行。目前,領導干部中存在的“四風”,既是執(zhí)行力缺失的果,又是影響執(zhí)行力的重要原因。
缺乏執(zhí)行力是現(xiàn)代領導體制中最大的黑洞。這次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把解決作風問題,特別是“四風”作為首要問題,因為“四風”是破壞執(zhí)行力的大敵,是瓦解執(zhí)行力的病根。黨的理想和奮斗目標的實現(xiàn),是靠領導干部認認真真地執(zhí)行和承上啟下地執(zhí)行,以一流的執(zhí)行力創(chuàng)造性地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決不能變通式的執(zhí)行、選擇式的執(zhí)行、唯利式的執(zhí)行,為我式的執(zhí)行。因此,要通過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掃除身上“四風”的污垢,樹立新風,以一流的執(zhí)行力中保證權力健康運行,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工作,以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
控制力是人的理智認同、價值判斷和理性選擇。在目前社會中,我們黨面臨著“四大考驗和四大危險”,領導干部只有具備堅定的控制力才能抵制、應對多種誘惑,處理好手中的權力??刂屏崉t是對領導干部人性、理性、黨性的檢驗和證明。孟德斯鳩曾說過,不受制約的權力必然導致腐敗。因為權力本身具有腐蝕性、侵蝕性。這需要權力主體,特別是黨的領導干部以人性、理性、黨性及學習力、執(zhí)行力和控制力,來約束和規(guī)范權力,來掃除身上的“四風”,以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防止權力異化。
在社會轉型期,在改革的攻堅階段,領導干部掌握好手中的權力必須做到“三性”、“三力”,以黨員領導干部的主體自覺做權力的主人,做克服“四化”的模范。對于我們黨和國家來說,在這個基礎上還要強化制度建設。因此,制度性是這次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鮮明特點。在強化對領導干部教育的同時,要把整章建制有機結合起來,構建好黨員領導干部作風建設的長效機制,落實機制,監(jiān)督機制,軟硬結合切實把權力關進籠子里,永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