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新世紀中國古籍書目編纂概覽與思考

      2013-02-15 11:46:18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成都610064
      圖書館理論與實踐 2013年12期
      關鍵詞:論著書目著錄

      ●崔 凱(四川大學 文學與新聞學院,成都 610064)

      新世紀以來,我國古籍書目出版日盛,并呈現(xiàn)出與以往不同的特點,筆者在分門別類的基礎上深入剖析、總結歸納,以期對此后書目編纂和研究工作有所裨益。

      1 目錄出版

      1.1 綜合目錄的出版

      此類書目出版要求嚴格、工作量大、難度高,多數(shù)由集體編制而成,且在編寫中多借鑒前人成果。

      1.1.1 全國性綜合目錄出版情況

      國家古籍整理出版規(guī)劃領導小組主編的《中國古籍總目》(中華書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是現(xiàn)存中國漢文古籍的總目錄。據(jù)吳格《〈中國古籍總目〉編纂述略》,其目的是反映中國主要圖書館和部分海外圖書館現(xiàn)存中國漢文古籍的品種、版本和收藏情況。其分類形式在四部之外加入?yún)矔?,著錄完備(含館藏等)。對民國時期采用傳統(tǒng)著述方式和裝幀形式的叢書、方志等也予收錄。

      1.1.2 地方及個體綜合目錄出版情況

      《續(xù)修四庫全書總目錄·索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復旦大學編。該目部下分類,分別著錄書名、卷數(shù)、作者等,是對《四庫全書》漏收而確有價值圖書的補選以及《四庫全書》成書后著述的選錄。其后,復旦大學圖書館古籍部編有《四庫系列叢書目錄·索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該目分目錄和索引兩部分,收錄圖書主要來自《文淵閣四庫全書》《續(xù)修四庫全書》《四庫未收書輯刊》《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四庫禁毀書叢刊》等,索引部分有書名和著者兩種,可按四角號碼、筆畫和拼音檢索。相較前者,該目是數(shù)部叢書目錄的集成,著錄更全面。

      與集體成書不同,施廷鏞著《中國叢書題識》(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3年)可謂個人編著綜合書目的典范。該書整理施廷鏞一生積累的近千部叢書(多為古籍)題識,著錄叢書名、撰輯人及簡介、叢書題識等。附叢書分類簡目、叢書書名索引、撰輯人姓名索引等,該目對了解叢書的成書和版本等有重要作用。另有顧洪等編《顧頡剛文庫古籍書目》 (中華書局2010年),著錄顧頡剛文庫內(nèi)約6000部線裝書(多為古籍),按經(jīng)、史、子、集、叢書、新學分類,大類下分小類,并匯集書中各家題跋為題記編。附著者索引、書名索引、題記批校索引。

      與以上類似的還有沈津《中國珍稀古籍善本書錄》(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年)。沈津早年從顧廷龍治版本目錄學,又有在哈佛燕京圖書館的特殊經(jīng)歷,這使得該目頗受關注。其收錄“主要是上海圖書館、臺北‘國家圖書館’、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傅斯年圖書館、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的藏書,此外也包括1986年筆者在美國任訪問學者時,在美國國會圖書館、普林斯頓大學葛思德東方圖書館、哥倫比亞大學東亞圖書館、芝加哥大學遠東圖書館,以及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圖書館所看的善本書中較為稀見的一些版本”[1]。因此,該目并非收集整理舊目,而是以經(jīng)眼之善本為據(jù)編制而成。其著錄內(nèi)容包括書名、卷數(shù)、撰者、版本、冊數(shù)、裝幀形態(tài)等,書前附書影。沈氏收書不厚古薄今,注重文獻的學術價值,多收錄學人未見之秘本,并能于著錄基本信息之外,注重介紹流通經(jīng)過、評價內(nèi)容得失。

      此外,藏書目錄也不容忽視。其中,聯(lián)合書目打破了原有的封閉格局,集體編制書目不斷發(fā)展。如網(wǎng)羅了東三省51家單位所藏古籍線裝書,由王榮國等主編的《東北地區(qū)古籍線裝書聯(lián)合目錄》(遼海出版社2003年)。據(jù)《前言》,其特點是:① 對以往古籍書目沒有著錄、甚至鮮為人知的文獻予以揭示;②著錄方法仍采用四部分類法,但在各部之中又適當調(diào)整、增加類目,如在小學類增設了“語法”、“對譯”、“文牘”等三項。著錄書名、卷數(shù)、朝代、著者、版本等。因此,其對地方文獻的發(fā)掘是開創(chuàng)性的,對不見于著錄的文獻的利用具有積極意義。另有,國圖、上圖、嘉德公司合編的《祁陽陳澄中舊藏善本古籍圖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收錄陳澄收藏的善本古籍,分解題和圖版兩部分,按古籍的年代分類排序,著錄書名、卷數(shù)、作者、版本、題跋、題記等。附書名和著者索引。

      此類其他目錄尚有:《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古籍善本書錄》(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1年)、《成都市古籍聯(lián)合目錄》(四川大學出版社2004年)、高國祥《中國西南文獻叢書·目錄索引卷》(蘭州大學出版社2004年)、陳琳主編《貴州省古籍聯(lián)合目錄》(貴州人民出版社2007年)、《山西省圖書館古籍善本書目》(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赫俊紅《中國文化遺產(chǎn)研究院藏地方志書目》(中華書局2009年)、楊健《北京師范大學圖書館藏古籍珍品鑒賞·定級圖錄》(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1年)、張新航《貴州師范大學圖書館古籍珍善本提要目錄》(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年) 等。

      綜上所述,綜合性的目錄以地方或個體綜合目錄為主,全國編制的綜合目錄數(shù)量有所下降。編寫書目任務量大、難度高、費時費力,又因各單位的收藏編目存在差異,要在短期內(nèi)編寫高質量的綜合書目難度更大,且全國性綜合目錄以前已多有編制,現(xiàn)在再重新編寫大型的目錄多是重復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對前代總目進行糾誤、補充、完善當是更好的方法,如《中國古籍善本書目》自出版以來就有數(shù)十篇論文為其指誤、補遺等。如果一味求新求全,又沒有嚴謹實干的態(tài)度,只能陷入蹈襲的惡性循環(huán)。

      地方或個別藏館編寫綜合目錄是充分發(fā)掘個體優(yōu)勢,克服全國性綜合目錄收錄不全、不足的有效形式。單位的館藏書目多突出館藏特色,收羅或有限制,地區(qū)綜合目錄既避免了全國性綜合目錄的不足,又在一定程度上打破單位目錄的局限,或許是應該推廣的形式。

      這一時期,綜合性書目的編寫一般還是按照四部分類法排列,部分又按照館藏和編寫特點增設部類(如叢書部)等,這是對古代分類的改進。書后的索引和著錄中對版本的介紹則說明這些書目的主要作用在于“即類求書”,檢索資料。

      1.2 專題目錄的出版

      1.2.1 地方文獻目錄

      方國瑜主編、鄭志惠編《云南史料叢刊·總目錄》(云南大學出版社2001年)是《云南史料叢刊》的目錄索引,對云南歷史研究有重要意義。方國瑜曾參與編纂《新纂云南通志》《云南民族史史料目錄解題》《云南史料目錄概說》等,對云南史料尤為稔熟。《云南史料叢刊》不但收有樊綽《云南志》一類的專書,更有從各種史書、類書、筆記、文物文獻等搜羅的相關文獻?!胺采婕霸颇蠚v史的專書、專卷、專篇、專條,靡不收錄……全面、系統(tǒng)地收錄了從先秦至清末中國古籍中的有關云南地方歷史資料近400種”,且“在每種資料前都加‘概說’,介紹作者情況、成書過程、資料來源,并進行評價”。[2]另,云南省文史研究館還編有《〈云南文史叢刊〉目錄匯編(1985-2001)》。

      邵康慶主編的《重慶地方文獻目錄提要》(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8年)所收文獻主要來自重慶圖書館藏書籍,共計2184種,按四部分類,而四部之下采用不同分類法,主要著錄題名、著者、出版社等,提要主要有作者介紹、內(nèi)容介紹、點評和釋題等。附題名和作者索引。

      地方文獻是研究地方政治、歷史、文化、經(jīng)濟、軍事、風俗、物產(chǎn)、氣候、資源、藝術等方面的重要史料,具有地方百科全書的性質。而地方文獻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散亂不堪的弊病,因此地方文獻的整理應該注意的是廣泛搜羅資料,并合理排序便于查閱。資料匯編和目錄索引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重要途徑。[2]

      部分地方文獻見之者少、甚至不為人知,更無從談及用于研究。以上所舉書目不但廣泛收錄地方文獻,更在編目的基礎上列出提要,是基于這一缺陷的對策。地方文獻整理困難,編寫任務大,很多書籍需要搜集、整理并撰寫提要,難度較大,這當是此類地方書目較少的原因,但其對于充分發(fā)掘地方文獻價值、利用地方文獻資料卻是重要和緊迫的。編寫體例完備的地方文獻書目、提要當是以后的趨勢。

      1.2.2 專科研究目錄

      (1) 考古學?!犊脊叛芯克庉嫵霭鏁夸浰饕案乓罚ㄋ拇ù髮W出版社2001年) 分《考古》《考古學報》等五部分,部下分類。著錄論著名稱、著者、單位、刊期等,附著者姓名索引。《中國考古學文獻目錄(1983~1990)》(文物出版社2001年) 分15類收錄大陸及港臺考古學書目、報刊論文索引、論文集論文索引,附引用期刊、報紙、論文集和資料集一覽表。駢宇騫《本世紀以來出土簡帛概述(資料篇·論著目錄篇)》(臺灣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3年第2版)按出土年代、論著發(fā)表時間等收錄20世紀出土簡帛的情況及其論著目錄。

      (2) 經(jīng)學與子學??苁缁劬帯抖兰o〈詩經(jīng)〉研究文獻目錄》(學苑出版社2001年)分通論和類論兩編,“依據(jù)文獻所涉及的內(nèi)容性質分類編輯,同類文獻分列單行本和論文,其下各自以刊行時間先后為序排列”,[3]詳細介紹了20世紀中國大陸和香港地區(qū)正式出版或發(fā)表的《詩經(jīng)》研究專書和論文。

      林慶彰等《經(jīng)學研究論著目錄(1993~1997)》(臺北漢學研究中心2002年)[4]是繼同名目錄1988~1992、1993~1997之后的又一力作。該書編制嚴謹、著述翔實,廣泛收錄專書、研究報告和各類論文(如報紙、期刊、論文集中的論文,學位論文等),確是難得的經(jīng)學研究綜合目錄。

      吳展良《朱子研究書目新編(1900~2002)》(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在參照他書的基礎上,收羅中國大陸、港臺以及日、韓、美、歐等國家和地區(qū)相關論著而成,主要補充了1992~2002年的朱子研究新成果。著錄作者、書(論文)名、出版項(期刊)等。

      林慶彰等編《晚清經(jīng)學研究文獻目錄(1901~2000)》(臺北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6年)反映了20世紀晚清經(jīng)學研究的綜合成果。

      陳麗桂《兩漢諸子研究論著目錄(2002~2009)》(臺北漢學研究中心 2010年)[5]分28個專題收錄2002~2009年間兩岸三地研究漢代諸子的論著和部分日文資料。

      (3)文學。文學編目的研究對象較為復雜,或文體,或專書,或斷代等。

      按斷代來分,金元和清代是研究的重點領域。何貴初《金元文學研究論著目錄(增訂本)》(香港文星圖書公司2003年)分8類收錄1901~2001年間的金元文學研究論著1356部,著錄著作編號、書名、著(譯)者、出版項、頁數(shù)等。王曉波《清代蜀人著述總目》(四川大學出版社2009年)以四部法分類,著錄作者小傳、著作、版本、藏書單位等,主要反映清代四川籍作者的著述情況。《清代詩文集匯編總目錄·索引》(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著錄每冊的書名、卷數(shù)、著者和版本等。

      按專書來分,《紅樓夢》仍是關注的重點。苗懷明曾于1999年《紅樓夢學刊(第四輯)》發(fā)表《1990~1998年〈紅樓夢〉研究論著目錄》,論文以編年形式將近十年的百余種紅學研究著作依次列出,后梁競西《1990~2000年〈紅樓夢〉研究論著目錄聯(lián)想與補遺》在2001年《紅樓夢學刊》第三輯發(fā)表,對苗氏多有補充、訂正。2008年苗氏又發(fā)表《二十世紀上半期〈紅樓夢〉文獻研究述略》,[6]從史的角度對紅學初創(chuàng)期的文獻、重要成果、作品校勘研究、資料整理等方面進行了闡述。

      按文體來分,學者對戲曲和楚辭(騷體)尤為關注。黃仕忠《日藏中國戲曲文獻綜錄》(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年)著錄內(nèi)容廣泛,包括雜劇、傳奇、曲選、曲譜、花部曲本及選集、曲話等。該書有三個特點:“其一,著錄國內(nèi)稀見戲曲品種、版本;其二,準確得當?shù)姆诸?;其三,詳細的版本描述。為??颇夸浀木幾胩峁┝说浞??!保?]倪莉《中國古代戲曲目錄研究綜論》(知識產(chǎn)權出版社2010年)分七章對古代戲曲目錄研究概況、發(fā)展演變、分類、著錄、提要等進行了梳理,是一部具有古代戲曲目錄學史性質的著作。附錄有戲曲目錄研究論文索引和戲曲目錄之目錄。崔富章撰《楚辭書錄解題》(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分楚辭著述、楚辭圖譜、紹騷隅錄、楚辭札記等部分,著錄書名、卷數(shù)、著者簡介、內(nèi)容提要、版本、版本敘錄、序跋等。

      (4) 敦煌學。王卡《敦煌道教文獻研究——綜述·目錄·索引》(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分綜述和目錄兩編,著錄各國收藏的敦煌道教文獻。申國美《中國散藏敦煌文獻分類目錄》(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7年) 分28類收錄敦煌研究院等34個單位收藏的敦煌文獻2556號,著錄卷名、藏家、文獻序號、館藏編號、文獻出處、頁碼和備注等。樊錦詩《中國敦煌學論著總目》(甘肅人民出版社2010年)收錄1900~2007年間國內(nèi)外以漢語形式發(fā)表的論文、文集、譯著等論著18690種,著錄因論文、圖書等各異。施萍婷《敦煌遺書總目索引新編》(中華書局2000年)為1962年初版本、1983年再版本的新編本。著錄序號、名稱、題記、本文(原卷錄文)、說明等。俄藏敦煌文獻因刊印未全暫不收錄。

      (5)佛教。黃夏年《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目錄索引)》(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6年) 收錄《海潮音》《世間解》等152種珍稀民國佛教期刊。陳士強《大藏經(jīng)總目提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8]為漢文《大藏經(jīng)》總目解題,著錄書名、卷數(shù)、撰譯者介紹、撰(譯)時間、著錄情況、版本、序跋、內(nèi)容介紹、資料來源和研究狀況等。李富華《金藏:目錄還原及研究》(中西書局2012年)由古代佛經(jīng)目錄考定而成。

      (6) 道教。丁培仁編《增注新修道藏目錄》(巴蜀書社2008年)。據(jù)作者自序,該目收錄道教典籍約6000種,分教理教義、戒律清規(guī)、科范禮儀等十大類,大類之下再分小類。對已經(jīng)亡佚或未見之圖書以“存目”形式著錄,并對部分著者、年代、內(nèi)容以及傳承情況等多有考證。

      (7) 中醫(yī)學。王瑞祥《中國古醫(yī)籍書目提要》(中醫(yī)古籍出版社2009年)在綜合之前《中醫(yī)圖書聯(lián)合目錄》《全國中醫(yī)圖書聯(lián)合目錄》等的基礎上,收錄從馬王堆帛書至1911年的醫(yī)書10061種,著錄類號(名)、書名、著者、提要等。

      (8)史學。宋代、清代和近現(xiàn)代是斷代研究的重要時期。主要有宋晞編《宋史研究論文與書籍目錄續(xù)編》(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2003年)、(美) 包弼德和(英) 魏希德《宋代研究工具書刊指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年)、[9]周惠民主編《1945~2005年臺灣地區(qū)清史論著目錄》(人民出版社2007年)、張海鵬主編《中國近代史論著目錄(1979~2000)》(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近代史研究》發(fā)表的《2008年國外出版中國近代史論著目錄》和《2008年臺灣、香港、澳門地區(qū)出版中國近代史論著目錄》等。

      考古學、經(jīng)學、文學、史學、敦煌學等是近些年的重點研究領域。文物(簡帛)多是地下發(fā)掘的珍貴文獻,可與地上文獻相互印證。隨著政策推動和國學熱潮,經(jīng)學更受關注。文學編目形式多樣,著述頗豐。綜合來看,傳統(tǒng)領域依舊繁榮,而新的增長點也在逐漸成長。

      1.2.3 報刊索引及其他

      雷曉靜主編《回族近現(xiàn)代報刊目錄提要》(寧夏人民出版社2006年)輯錄1908至1948年間國內(nèi)知名回族近現(xiàn)代報刊52種。張西平主編《〈中國叢報〉篇名目錄及分類索引》(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年)主要著錄序號、中英文篇名、內(nèi)容、日期和頁碼等。

      姜尋編《中國拍賣古籍文獻目錄》(上海書店出版社2001年)收1993~2000年間中國書店等拍賣的各種文獻,后附圖片。張忠義編《中國收藏拍賣年鑒》(新華出版社2011年)以時間為經(jīng)記錄拍品的拍賣信息等。

      2 目錄的翻譯、外文目錄與域外漢籍研究

      顧曉雪等翻譯、趙敏俐等校、村山吉廣等編著的《〈詩經(jīng)〉研究文獻目錄(日文篇)——明治元年~平成二年 (1868-1990)》[10]收有 1868~1990年間 《詩經(jīng)》研究的單行本、雜志、論文。另外還有劉春銀等《越南漢喃文獻目錄提要》(臺北中央研究院2002年)、王韜等《近代譯書目》(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3年)、傅德華編《日據(jù)時期朝鮮刊刻漢籍文獻目錄》(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等。

      隨著國際交流日益頻繁,域外漢籍和國外漢學研究論著愈加受到重視。人們開始注重搜集、整理域外的漢文文獻、外文漢學論著,給以分類、編目等。部分中外學者甚至進行合作研究,推動了學術的交流和發(fā)展。

      綜上所述,新世紀以來的書目出版和目錄學研究或有如下特點。(1) 全國性綜合書目編制減少,而糾誤、補遺增多,這比重復性編撰更具實效性。(2) 地方文獻目錄提要的編寫有待規(guī)范,且在數(shù)量上,相當一部分地方文獻沒有充分整理編目,進而影響研究、利用。在以后的地方文獻編目中,加強各單位之間的合作是打破局限、優(yōu)化編目的有效方式。(3) 專科性目錄繼續(xù)發(fā)展,傳統(tǒng)研究領域成果較多??脊艑W、經(jīng)學、佛藏、道藏、文學、敦煌學仍將是以后研究的重要方向。(4)書目出版更注重檢索功能,提要類書目數(shù)量下降,索引類書目增加。眾多書目的附錄多附有書名、著者等索引,為查檢提供方便。(5)??颇夸泝?nèi)交叉現(xiàn)象較多,多為重點研究領域的結合。(6)目錄的翻譯、外文漢學研究目錄和域外漢籍目錄成為目錄學界新的課題,這就要求研究者具有較高的外語水平和全面的文化交流知識。(7)書目需求不斷擴大,舊的書目不斷出版。(8) 電子檢索系統(tǒng)發(fā)展并得到廣泛應用,如北京愛如生數(shù)字化技術研究中心開發(fā)的中國基本古籍庫、中國方志庫,臺灣“中央研究院”的漢籍全文資料庫均有強大的資料分類和檢索功能。(9)個別書目在傳統(tǒng)目錄功能之外又呈現(xiàn)新的特點,如收藏、拍賣目錄在一定程度上是對傳統(tǒng)目錄學的突破。(10)在各類研究中存在一種文獻綜述的目錄研究樣式,[11]該類研究目的雖然不是做成索引或書目類的傳統(tǒng)目錄,但在書目、文獻研究中亦有重要意義。

      [1]沈津.《中國珍稀古籍善本書錄》序[J].圖書館雜志,2006(2):70-71.

      [2]朱惠榮.滇史研究的寶庫——評《云南史料叢刊》的出版[J].思想陣線,2000(1):139-140.

      [3]寇淑慧.二十世紀《詩經(jīng)》研究文獻目錄[M].北京:學苑出版社,2001:1.

      [4]丁原基.指引經(jīng)學研究的新方向——評《經(jīng)學研究論著目錄 (1993~1997)》[J].中國索引,2007(1) :38-41.

      [5]何淑蘋.研究利器 治學津梁——讀《兩漢諸子研究論著目錄(2002~2009)》[J].臺灣“全國新書資訊月刊”,2011(10):36-40.

      [6]苗懷明.二十世紀上半期《紅樓夢》文獻研究述略 [J].紅樓夢學刊,2008(6):141-155.

      [7]李寒光.戲曲目錄的新典范——評黃仕忠《日藏中國戲曲文獻綜錄》[J].圖書館雜志,2012(6):75-78.

      [8]《大藏經(jīng)總目提要》出版發(fā)行[J].法音,2007(12):39.

      [9]何劍葉.一部關于宋代研究的動態(tài)工具書——《宋代研究工具書刊指南》簡介[J].中國索引,2009(2):43-46.

      [10](日)村山吉廣,等.《詩經(jīng)》研究文獻目錄(日文篇)——明治元年~平成二年(1868~1990)[J].中國詩歌研究動態(tài),2008(4):254-316.

      [11]紀聶.二十世紀《爾雅》研究文獻述論[J].文獻,1998(4):101-113.

      猜你喜歡
      論著書目著錄
      常用參考文獻著錄要求
      常用參考文獻著錄要求
      推薦書目《初春之城》
      都市人(2022年3期)2022-04-27 00:44:57
      常用參考文獻著錄要求
      本刊對論著類文章的一般要求
      本刊對論著類文章的一般要求
      RBAP96 Mediates Radiosensitivity of Breast CancerCellsviaInteractingwithRetinoblastoma Protein
      Relative Expression of Indicators for Wound Age Estimation in Forensic Pathology
      本刊參考文獻著錄要求
      本刊郵購書目
      花莲市| 鲁甸县| 吐鲁番市| 五大连池市| 宝清县| 仪陇县| 盘锦市| 奎屯市| 黄平县| 武邑县| 长春市| 泗水县| 麻阳| 灵武市| 吉木萨尔县| 崇礼县| 静乐县| 赤峰市| 准格尔旗| 高阳县| 高清| 屯门区| 嘉义县| 工布江达县| 广南县| 樟树市| 丹棱县| 嵩明县| 乌拉特中旗| 贡山| 衡山县| 霍山县| 佛教| 嘉禾县| 安新县| 灌南县| 醴陵市| 迁西县| 石首市| 凤山市| 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