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愛國,王富勇,謝家鎮(zhèn),邱永濤
(1.石獅電力有限責任公司,福建 石獅362700;2.泉州市電力技能研究院,福建 泉州362000)
隨著經(jīng)濟的迅猛發(fā)展,電力電纜以其可靠性高、占地少和有利于美化城市等優(yōu)點,逐漸取代了架空線。電力電纜對敷設、制作、電纜附件質量以及制作時的環(huán)境條件要求較高,其中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疏忽,都會導致電纜故障。近年來,隨著市政工程的逐漸增加,不明地下電纜路徑走向的任意開挖,造成電纜受外力破壞較為嚴重。
(1)開路故障。電纜敷設于地下,單純的開路故障并不常見,大部分都是帶有一定電阻接地的故障,可用低壓脈沖法粗測距離。對于經(jīng)電阻接地的開路故障,可用脈沖電流法測距,較高接地電阻可用二次脈沖測距,定點常采用聲測法或聲磁同步法。
(2)短路故障或低阻故障。一般將接地電阻小于100Ω的故障稱為低阻故障,用低壓脈沖法測試時能清楚識別低阻反射波。這類故障定點時,由于故障點處的放電聲時有時無,可先采用聲測法或聲磁同步法,如果沒有放電聲,再考慮用音頻信號法。
(3)高阻故障。一般將接地電阻大于等于100 Ω的故障稱為高阻故障??上扔玫蛪好}沖方式得出可疑故障波形,然后再用脈沖電流法進行測量。當?shù)蛪好}沖法和脈沖電流法所得出的故障距離差不多時,則以低壓脈沖法所得距離定點;如果相差較大,則以脈沖電流法所得距離定點;兩者均可用聲磁同步法定點。
(4)閃絡性故障。此類故障用脈沖電流法的沖閃測距較好。
(5)電纜主絕緣的特殊故障。沿海地區(qū)由于海拔低,電纜敷設于地下長期浸泡在水中,在接頭制作工藝不良、防水層被破壞等情況下,容易發(fā)生由于電纜大范圍進水受潮導致耐壓試驗不合格,如條件允許應采用通流加熱法將水分去除,重新進行耐壓試驗,但是如果試驗不合格又造成電纜故障,在故障點處均為水分,則采用電橋法將故障點完全燒穿,再用脈沖電流法進行定點。
(1)故障線路情況。測試時間:2009年5月12日,電纜起點:110 kV侖后變電站10 kV泵站線672開關,電纜終點:10 kV侖后泵站配電室侖后泵站主進線901開關,電纜型號:YJV22-8.7/15-3×300,電纜長度:約923 m。
(2)故障性質測試。先用絕緣電阻表測量每相對地絕緣電阻,得出A相∞,B相0Ω,C相∞;再從變電站端用萬用表測量B相對地絕緣電阻為400 Ω,在侖后泵站端測量B相對地絕緣電阻為700Ω,兩次測量值不一樣,分析可能是斷相,經(jīng)過對B相連續(xù)性測試最終確定為B相斷相,所以此次故障確定為單相開路并接地故障,選用低壓脈沖法測量電纜的故障距離。如圖1所示。
圖1 電纜敷設示意圖
(3)測試設備。德國賽巴SPG32高壓單元、德國賽巴T30E脈沖反射儀、德國賽巴T16精確定點儀、上海思創(chuàng)絕緣電阻表、萬用表。
(4)故障點定位過程。先在侖后泵站端測量,選擇電纜波速度為185 m/μs,用德國賽巴T30E脈沖反射儀低壓脈沖法在良好線芯A、C兩相之間測得電纜全長約為923 m,如圖2 a,然后在A、B相間用低壓脈沖法測試,測得故障距離為329 m。再到變電站端,在A、B相間測試,得故障距離為597 m,如圖2 b,兩端測量結果相加基本符合總長度。再用德國賽巴SPG32高壓單元弧反射法在變電站端對故障相B相進行測試,得出故障距離為595 m左右,如圖2 c,由三種測試結果可知故障點在距變電站約595 m的地方。
圖2 電纜全長波形及故障波形圖
根據(jù)故障距離,在該段前后均為直埋,用德國賽巴SPG32高壓單元對故障相施加脈沖電壓,配合德國賽巴T16精確定點儀在故障段前后用聲磁同步法確定故障點后,安排人工開挖故障段電纜,發(fā)現(xiàn)舊電纜接頭已經(jīng)完全燒壞,線芯外露。
(1)故障線路情況。測試時間:2012年9月3日,電纜起點:10 kV新墩線#01甲桿,電纜終點:東陽拉鏈1-#1變,電纜型號:YJV22-8.7/15-3×95,電纜長度:約215 m。
(2)故障性質測試。先用絕緣電阻表測量每相對地絕緣電阻,得出A相∞,B相5 kΩ,C相∞,由此可得出這條電纜線路為高阻接地故障。見圖3。
圖3 電纜敷設示意圖
(3)故障測試設備。德國賽巴SPG32高壓單元、德國賽巴T30E脈沖反射儀、德國賽巴T16精確定點儀、上海思創(chuàng)絕緣電阻表、萬用表。
(4)故障點定位。在10 kV新墩線#01甲桿,在A、C相之間用德國賽巴T30E脈沖反射儀低壓脈沖法測試,調整波速至185 m/μs,測得電纜全長約為215 m,如圖4 a,再用德國賽巴SPG32高壓單元弧反射法測得故障點在離10 kV新墩線#01甲桿約98 m的地方,如圖4b,測試人員用皮尺測量故障段范圍,用德國賽巴SPG32高壓單元對故障相施加脈沖電壓使故障點放電,用德國賽巴T16精確定點儀在故障段前后用聲磁同步法確定故障點后,再安排人工開挖故障段水泥地面,發(fā)現(xiàn)故障點為以往在開挖道路時損傷的電纜主絕緣層,使電纜長期帶隱患運行,最終導致該點被擊穿。
圖4 電纜全長波形及故障波形圖
(1)故障線路情況。測試時間:2011年12月9日,電纜起點:110 kV城西變10 kV百宏Ⅱ回,電纜終點:10 kV百宏#1開閉所備進902開關,電纜型號:YJV22-8.7/15-3×300,電纜長度:約2 700 m。
(2)故障性質測試。對電纜進行交接性試驗時發(fā)現(xiàn),當B相試驗電壓升至10 kV時,交流耐壓設備泄漏電流急劇上升,設備自動跳閘,試驗人員重新對其絕緣測試,得出耐壓前和耐壓后的絕緣電阻均為375 MΩ,再結合直流耐壓試驗所得出的試驗結果,確定該相存在高阻接地故障。如圖5所示。
圖5 電纜敷設示意圖
(3)故障測試設備。德國賽巴SPG32高壓單元、德國賽巴T30E脈沖反射儀、德國賽巴T16精確定點儀、上海思創(chuàng)絕緣電阻表、萬用表、高壓電橋LDM-105。
(4)故障點定位。在變電站端,在A、C相之間用德國賽巴T30E脈沖反射儀低壓脈沖法測試,調整波速至185 m/μs后,測得電纜全長約為2 725 m,如圖6 a,試驗人員用德國賽巴SPG32高壓單元對故障相施加脈沖電壓,由于故障點對地電阻較大,無法達到對地放電效果,所以不能用弧反射法及脈沖電流法測得故障距離。多次采用交流及直流耐壓試驗欲使故障點擊穿,但效果不理想,試驗后的故障相絕緣電阻約350 MΩ。
經(jīng)過調查分析,該電纜線路9個接頭內(nèi)部可能存在嚴重積水或潮氣,需將故障點對地電阻降至可放電程度,方可準確測出故障點距離,電纜故障點無法形成有效放電時,可使用高壓電橋LDM-105。步驟是先將A、B相短接,在變電站端用高壓電橋測試,將高壓電橋電流調至最大值,持續(xù)運行2 h,將故障點燒穿,對地絕緣電阻降至25 kΩ,使用德國賽巴SPG32高壓單元對故障相施加脈沖電壓,用弧反射法測得故障點在距變電站端312 m處,如圖6 b,再用德國賽巴T16精確定點儀確定故障點,發(fā)現(xiàn)位于工井內(nèi)的一個中間接頭處。解剖接頭,在接頭銅連管壓接處兩端的主絕緣層表面有燒痕,分析得出主絕緣層表面的水分與地電位形成一條通路。
圖6 電纜全長波形及故障波形圖
電力電纜故障查找對測試人員技術要求較高,查找過程中會不斷出現(xiàn)一些新的、復雜的情況,借助有效的設備、運用相關原理分析解決新的問題,為后續(xù)故障查找積累經(jīng)驗。本文介紹電力電纜幾種常見故障的查找方法,為電纜安全、可靠運行提供保障。
[1]Q/GDW 512—2010電力電纜線路運行規(guī)程[S].
[2]GB 50217—2007電力工程電纜設計規(guī)范[S].
[3]李忠霞.高壓電纜故障識別一例[J].農(nóng)村電氣化技術,2011(1):63-64.
[4]潘 威,陳忠文,屈少虹,等.10 kV電纜中間頭故障原因分析[J].廣西電力,2012(1):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