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科潤蔬菜研究所,天津 300384)
葉面噴肥又叫根外追肥,是一種經濟高效、簡便快捷的施肥方法,可以及時補充作物營養(yǎng)不足,提高產量,改善品質(陸景陵,1956;劉光武,1985),在甜菜(孫再情和孫波,1985)、甜椒(胡栓紅 等,1994)、黃瓜(戴先智 等,2010)、甘藍(戴忠良 等,2011)等蔬菜制種中已經得到應用,可以提高種子產量和質量。芹菜(Apium graveolensL.)是傘形科芹菜屬二年生草本植物,芹菜種株在開花期一般可順次分生出四到五級側生花枝,花枝頂端為復傘形花序(日本農山漁村文化協會,1985)。不同級次花序開花早晚相差較大(朱鑫 等,2011),結籽率和種子質量也有明顯差別。調查發(fā)現,芹菜一級和二級花序開花較早,處于整個花期的中前期,結籽性能較好;三級及以后分生出的花序結籽能力明顯減弱,空癟籽增多、種子發(fā)芽率降低(靳力爭 等,2009)。這種現象可能與芹菜種株中前期開花結籽大量消耗養(yǎng)分,造成后期營養(yǎng)不足有關。本試驗在芹菜花期不同階段進行葉面噴肥,希望能及時有效地補充種株養(yǎng)分供應,進而提高芹菜種子的產量和質量。
供試芹菜品種為08-15 西芹。葉面肥選用浙江新安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農用磷酸二氫鉀和北京好普生農藥有限公司出品的硼鈣 寶(B+Zn+Fe+Mn+Cu ≥100 g·L-1)混合配制,混合肥液中磷酸二氫鉀濃度為0.2%,硼鈣寶濃度為0.15%。
田間試驗于2011年在天津科潤蔬菜研究所塑料防雨棚內進行。將日光溫室越冬栽培的08-15 西芹大株商品菜切去上部葉片,保留大約40 cm 的下部葉柄和完整根系,于3月18日按50 cm 見方的株行距定植到塑料防雨棚內。試驗田土壤為粘壤土,肥力一般,定植前結合整地每667 m2施腐熟有機肥3 000 kg 和磷酸二銨20 kg 作基肥。當芹菜種株進入花期,選擇不同階段進行葉面噴肥處理,3個處理的噴施時間分別為:處理F1 為6月3日(二級花序開花初期至盛花期)噴施1次;處理F2 為6月15日(三級花序開花末期至四級花序開花初期)噴施1次;處理F3為6月3日和6月15日連續(xù)噴施2次,每次噴肥用液量以整株葉面開始滴液為度,以噴清水作為對照。每處理3次重復,小區(qū)面積為8.4 m2。采種時為了統計方便,將整個種株上的種子按照所在花序級次簡化分為Ⅱ級(包括主莖花序、一級花序和二級花序種子)、Ⅲ級(只包括三級花序種子)和Ⅳ級(包括四級花序和四級以上花序種子),分別稱質量和取樣,對種子千粒重和發(fā)芽能力進行測定。發(fā)芽試驗按照國家標準《農作物種子檢驗規(guī)程發(fā)芽試驗》(GB/T 3543.4—1995)進行,第10天調查發(fā)芽勢,第21 天調查發(fā)芽率。3次重復。
如表1所示,不同花期對芹菜種株進行葉面噴肥處理均可以顯著提高種子產量。F1處理與F2處理相比增產效果有所提高,但差異不顯著;連續(xù)2次葉面噴肥處理(F3)的效果顯著好于噴施1次處理(F1 和F2),種子產量大幅度提高,比對照增產19.07%,比F1處理增產11.44%,比F2處理增產14.24%。
表1 不同葉面噴肥處理對芹菜種子產量的影響
圖1顯示了3種不同葉面噴肥處理與空白對照種株上不同結籽部位所結種子質量在單株種子產量中所占百分比。未噴肥對照種株上Ⅱ級、Ⅲ級和Ⅳ級種子所占比例分別為33.6%、50.0%和15.4%,Ⅱ級種子較多,明顯高于3個處理,而Ⅳ級種子較少。6月3日噴肥的F1處理的Ⅲ級種子所占比例達到73.7%,比對照高出23.7個百分點,但Ⅳ級花序結籽卻相對變差,Ⅳ級種子比例只有8.9%,比對照下降了6.5個百分點,說明F1處理后很快發(fā)揮肥效,使隨后的芹菜種株結籽性能得到加強,但隨著肥效發(fā)揮殆盡,種株結籽能力沒有繼續(xù)得到改善。6月15日噴肥的F2處理同樣可以提高結籽能力,與F1處理相比Ⅳ級花序結籽效果更好一些,Ⅳ級種子比 例達到20.2%,比對照提高了4.8個百分點,但總體增產效果不如F1處理。連續(xù)兩次噴肥的F3處理的Ⅳ級種子比例高達28.5%,是3個處理中效果最好的,說明肥效持續(xù)時間延長了,使得整個種株的種子產量大幅度提高。
圖1 不同葉面噴肥處理對芹菜種子產量構成的影響
由表2可知,與對照相比F3處理極顯著地提高了芹菜各級種子的千粒重;F1處理可極顯著提高Ⅱ級和Ⅳ級種子的千粒重;F2處理不但沒有增加種子千粒重,反而有所降低。這可能與噴肥后不同結籽率與養(yǎng)分分配有關。
表2 不同葉面噴肥處理對芹菜種子千粒重的影響
從表3可以看出,與對照相比F1 和F3處理均能有效提高芹菜種子的發(fā)芽能力,F3處理的效果更好一些;而等到Ⅲ級花序已經將近終花期才噴肥的F2處理,不但沒有表現出提高發(fā)芽能力的作用,反而使絕大部分芹菜種子發(fā)芽能力有所降低。
表3 不同葉面噴肥處理對芹菜種子發(fā)芽能力的影響
對于Ⅱ級種子的發(fā)芽勢,噴肥處理有一定效果,但不如對Ⅲ級和Ⅳ級種子的效果顯著。F1和F3處理的Ⅱ級種子發(fā)芽勢只分別增加了4.50 和5.25個百分點,Ⅲ級種子發(fā)芽勢則分別增加了5.00 和14.75個百分點,Ⅳ級種子發(fā)芽勢進一步增加了26.75 和34.75個百分點。
噴肥處理對芹菜種子發(fā)芽率的影響與對發(fā)芽勢的影響具有相近的趨勢。F1 和F3處理的Ⅱ級種子發(fā)芽率分別增加了1.92 和4.25個百分點,Ⅲ級種子發(fā)芽率分別增加了7.00 和12.75個百分點,Ⅳ級種子發(fā)芽率增加了29.25 和35.50個百分點。
以往研究表明,芹菜種子產量主要是由一級到三級花序所結種子構成,四級以上花序結籽率很低(靳力爭 等,2009),盡管四級花序還能形成很多小花(朱鑫 等,2011),但此時種株養(yǎng)分供應已出現不足,使得四級以上花序上的絕大部分小花很難正常結籽。本試驗根據芹菜上述開花結籽特性,結合葉片噴肥肥效快而直接的優(yōu)勢,選用對植物開花結籽具有促進作用的磷酸二氫鉀和硼鈣肥(陳倫壽和陸景陵,2008),在芹菜花期選擇適當時期進行葉面噴肥,及時補充養(yǎng)分不足,促進小花正常結籽。試驗結果證明,葉面噴肥不僅可以提高種子產量,而且還能夠增加種子千粒重,增強發(fā)芽能力,從而有效提高種子質量。
本試驗結果表明,在芹菜開花期間噴1次肥,適當早噴要比晚噴效果好,晚噴雖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種子產量,但千粒重、發(fā)芽力等種子質量指標卻難以改善。增施1次葉面肥,即噴施2次葉面肥,可以進一步提高噴肥效果。從芹菜制種實際生產出發(fā),在芹菜種株花枝和花序還比較少、行間距比較大的時候進行葉面噴肥,不僅人工操作容易,而且節(jié)省用肥,肥效明顯;到三級花序開花末期甚至四級花序已經開花的時候,芹菜種株花枝已經充分伸展,花量極大,行間距變小,人工操作不太方便,容易碰損花枝。因此,建議此時期最好不要再噴肥,如果確實需要在此時期噴肥,最好將制種田行間距加寬。
陳倫壽,陸景陵.2008.蔬菜營養(yǎng)與施肥技術.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10-22,124-132.
戴先智,王軍偉,張守才,江志訓,翟光輝.2010.黃瓜雜交制種不同基肥種類及噴施磷酸二氫鉀增產效果試驗.長江蔬菜,(4):52-53.
戴忠良,秦文斌,姚悅梅,潘永飛,張振超,孫春青,肖燕.2011.根外追肥對甘藍瑞甘55 雜交制種效果的影響.江蘇農業(yè)學報,27(6):1419-1420.
胡栓紅,李素萍,全佐倩.1994.不同葉面肥對大棚甜椒雜交制種座果和產量的影響.內蒙古農業(yè)科技,(2):37.
靳力爭,高國訓,劉如娥,華明艷,張學東,張雪來.2009.芹菜開花結籽情況調查.安徽農業(yè)科學,37 (20):9442-9443.
劉光武.1985.根外追肥在蔬菜生產上的應用.蔬菜,(6):9-10.
陸景陵.1956.作物的根外追肥.農業(yè)科學通訊,(5):277-279.
日本農山漁村文化協會.1985.蔬菜生物生理學基礎.北京農業(yè)大學譯.北京:農業(yè)出版社:517-522.
孫再情,孫波.1985.根外追肥在甜菜采種上應用效果初報.中國甜菜糖業(yè),(1):80-81.
朱鑫,高國訓,靳力爭,魯志平,陸子梅.2011.芹菜雄性不育兩用系01-3AB 開花習性觀察.天津農業(yè)科學,17(3):104-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