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施正榮此刻辭任尚德董事長,海外投資者顯然是在賭中國的地方政府“不敢在兩會期間弄出事”,“這招太狠了”。
南方周末記者 謝丹
在2012年8月“辭任”尚德電力CEO后,2013年3月4日,施正榮又交出了董事長的位置。至此,這位曾經(jīng)的中國新能源首富,在其一手打造的尚德帝國里,僅剩下了董事一職。
事實上,此前,董事長施正榮對公司的實際影響力已被大大削弱——過去半年,尚德強勢的海外投資者已經(jīng)牢牢握住了董事會5票中的4票,4對1的尷尬境地已讓孤身作戰(zhàn)的施正榮深感無奈。
過去半年,尚德陷入破產(chǎn)邊緣,施正榮、無錫市政府和尚德海外投資者三方展開了一場殊死博弈,至今仍難分難解。
如今,博弈已經(jīng)到了最后的決戰(zhàn)時刻。斗爭的關(guān)鍵是無錫市是否愿意幫尚德償還即將到期的5.4億美元可轉(zhuǎn)換債券,這個決定最遲需在3月15日大限之前做出,倒計時只剩下最后不足10天。
而這將決定尚德的生死。
通常情況下,債券托管銀行將提前一星期即在3月8日前后通知債券持有人,債券即將到期,3月15日到期后的3個交易日內(nèi),債券持有人將收到債券本金及利息,倘若債券持有人沒有收到本息,尚德將構(gòu)成違約,很可能面臨暫停交易,并進入債務(wù)重組程序。至今,已有的信息讓外界仍難以對最后結(jié)果進行清晰判斷。
3月4日,尚德宣布更換董事長,此舉讓局勢稍顯脈絡(luò),三方的博弈或已悄然升級成兩方的斗爭——海外投資者與無錫市政府,焦點仍在于無錫的態(tài)度。
如果無錫市最終不對尚德施以援手,施正榮或海外投資者又無法償還5.4億美元可轉(zhuǎn)債的情況下,尚德電力最終將可能面臨破產(chǎn)——在中國商業(yè)史上,如此大規(guī)模的公司破產(chǎn)案往前可追溯至鐵本破產(chǎn)案,其影響不可小覷。
倘若無錫市決定施以援手,即通過當(dāng)?shù)刈畲髧鬅o錫國聯(lián)出資約2億-3億美元,幫尚德贖回到期的可轉(zhuǎn)債渡過難關(guān),卻又面臨潛在風(fēng)險——至今為止,問題的解決仍以其中一方犧牲利益為前提,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美國人會不會得利之后,反過來讓子公司無錫尚德破產(chǎn)?”來自無錫市政府的知情人士表示擔(dān)憂,屆時,上市公司尚德電力不僅借無錫市政府之力順利償債脫身,還可能就此剝離背負(fù)了大量中資銀行債務(wù)的子公司無錫尚德,讓無錫市自食苦果。上述知情者分析,屆時,無錫市利益將受損,美國投資者完勝,“等于政府白幫美國人干了活”。
而對無錫來說,尚德經(jīng)此一役之后自身的造血能力大受打擊,且本質(zhì)上作為一家外資公司的中國生產(chǎn)基地,地方政府卻動用如此多資金挽救,是否值得?但若不挽救,地方政府是否能夠承受,這樣一家大企業(yè)倒掉后的連鎖反應(yīng)?
在最后只剩下不到10天的時候,一個更棘手的問題擺在了無錫面前,精明的海外投資者打出了一張讓所有人都意外的牌——全國“兩會”。
上述人士稱,尚德可轉(zhuǎn)債問題的最后期限是3月15日,而全國“兩會”的閉幕時間是3月17日,海外投資者顯然在賭中國的地方政府“不敢在兩會期間弄出事”,“這招太狠了”。
外界難以揣測,這一意在逼無錫就范的動作,將置中國的地方政府于怎樣的痛苦掙扎中。
在無錫市與海外投資者的斗智斗勇之外,施正榮的角色也變得非常尷尬。
3月5日,施正榮發(fā)表了最新聲明,表示董事會廢除其職務(wù)是錯誤且非法的。這進一步將施與尚德董事會的其他董事的矛盾公開化,這一消息也粉碎了此前施正榮是“主動辭任”董事長的說法。
事實上,據(jù)南方周末記者了解,2012年8月施正榮主動“辭任”尚德CEO,也是董事會高壓之下的被動之舉。
如今,施正榮的反擊讓其在無錫市和海外投資者雙方博弈中的立場,變得更加撲朔迷離。接近施的人分析,這取決于哪一方更能確保尚德和他本人的利益,而面對如今的境地,他更多的是無奈。
?相關(guān)閱讀:南方周末2012年10月11日報道《尚德,生死線上90天》、《誰在掏空尚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