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塘
一位醫(yī)生曾跟我說,在面對一個昏迷的病人時,他最想聽劍的是一聲疼痛的慘叫。因為只有死亡才會對疼痛永遠地失去反應,而這樣一聲慘叫,住醫(yī)生眼里就是生存的希望。
沒有人喜歡疼痛,可如果我們沒有疼痛感,那么喝開水的時候,我們都得先拿溫度計測量一下水溫。想一想,這樣的生活會是什么樣子?
醫(yī)生通常不隨便給病人服止痛藥,而是根據(jù)疼痛的癥狀及時作出科學的診斷。但是,對麻風病人的失痛狀態(tài),醫(yī)生卻常常束手無策,因為沒有疼痛,醫(yī)生就難以察覺病人的病情變化??梢?,疼痛的存在恰恰是一個人的幸運。疼痛不但提醒我們什么時候受傷了,同時會及時阻止我們受到更大的傷害。如果說疼痛是一種危險“信號”的話,那么無痛就是一種無信號的“危險”。
可是,有些疼痛藏得很深,等到發(fā)覺時為時已晚。譬如肺部和胸部深處的癌癥之所以更為致命,就是因為其所在的部位痛感不強,等它擴散到外層敏感部位產(chǎn)生疼痛時,已很難治療。可見,對于疼痛的敏感程度,有時竟表現(xiàn)出生與死的考驗。有的年輕人自恃身強體壯,對細微的疼痛漠不關(guān)心,結(jié)果卻釀成了不可挽回的大錯。
忍耐和克制通常被認為是一個成功人物的優(yōu)良品質(zhì),但是對于疼痛而言,它卻是致命的錯誤。我們應當傾聽痛苦,因為它試圖告訴你,你的大腦過于疲勞,噪聲吵壞了你的耳朵,看電視太久會傷眼睛,飲食不當傷了胃……顯然,我們不能藐視疼痛,而應對它心懷敬畏。
應當這樣理解:這是令人歡喜的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