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永慶 張燕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發(fā)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技術也在快速發(fā)展,如何保證建筑工程質量,建筑施工技術的合理運用是至關重要的。文章從建筑施工技術的準備工作入手,對建筑施工技術的實施做了一定的研究探討。
【關鍵詞】建筑工程 施工技術 實施
1建筑施工技術的準備工作
工程項目施工準備工作是生產經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建筑施工技術工作順利進行的前提。因此必須認真地做好技術準備工作,應做好以下幾點:
1.1熟悉、審查施工圖紙和有關的設計資料
通過相關資料熟悉、審查施工圖紙的相關內容。另外要重視審查圖紙設計程序,施工進度安排,這大致上可以分為自審階段、會審階段和現(xiàn)場簽證等三個階段。
1.2做好原始資料的調查分析
對設計圖紙和原始數(shù)據(jù)等書面材料的掌握只是建筑施工技術準備工作的第一步,除此之外,還需要親臨現(xiàn)場,進行實地勘測,進行擬建工程的調查,獲得有關數(shù)據(jù)的第一手資料,這對于擬定一個先進合理、切合實際的施工組織設計是非常必要的。
1.3要編制好施工圖預算和施工預算
預算在工程項目施工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分配企業(yè)的財務、實物及人力等資源,用以實現(xiàn)項目的既定目標,所以我們需要在施工之前編制好施工圖預算。
1.4編制施工組織設計
施工組織設計是施工準備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指導施工現(xiàn)場全部生產活動的技術經濟文件。
1.5基礎工程施工技術
基礎施工是建設工程的第一施工程序,因此,必須做好基礎施工,為后面施工建立必備條件,主要是通水、通電、通交通及平整場地,簡稱“三通一平”。
2建筑施工技術的實施
2.1前期施工技術的實施
(1)定位放線。放線是根據(jù)施工的需要,把設計圖紙的房屋按照設計要求測定到地面上,為施工提供各種標志,作為按圖施工的根據(jù)。房屋的具體方位,要注意聽取建設單位的意見,才能現(xiàn)場測定房屋座落的具體方位。
(2)基槽開挖。在房位及軸線均已確定的條件下,按設計基槽寬度與放坡要求,撒放挖槽灰線,槽邊放坡要視地基土性質,基礎埋深和地下水位高低而定?;坶_挖后,應經常檢查基槽的土質情況,基槽邊坡的狀態(tài)是否有塌方的因素。在天然含水量較多的土層中開挖基槽,要特別注意施工安全。
(3)基礎砌筑?;垓炇蘸螅纯砂椿A的結構形式進行基礎砌筑。在一般房屋建設中,采用條形基礎的較多,墊層一般選用三合土或CIO混凝土,基礎選用磚及毛石等砌筑材料,條形基礎的施工過程是:做墊層,分層砌筑大放腳,及基礎墻體鋪設防潮層等;一般柱下鋼筋混凝土單獨基礎的施工工序是:澆筑素混凝土墊層、扎基礎鋼筋、立模板、澆筑混凝土、養(yǎng)護、拆模等。
2.2墻體砌筑
墻體是房屋的主要部分之一,其主要作用是承重、圍護和分隔。墻體按其作用和構造形式可分為,承重墻、非承重墻、維護墻。
磚砌體的組砌形式有:一順一丁、三順一丁、梅花丁、三七縫法、條砌法、丁砌法等。
砌筑砂漿,砌體通常使用的有石灰砂漿、混合砂漿(水泥石灰砂漿)和水泥砂漿等。有特殊功能要求的墻體,可用特種砂漿砌筑。
磚砌體是由磚塊和砂漿通過各種形式的組合而搭砌成的整體。要想形成牢固的墻體,砌筑時應遵循以下三個原則:
(1)砌體中的磚塊必須錯縫砌筑。磚砌體由一塊一塊磚,利用砂漿作為填縫和粘結材料,組砌成磚墻。為了使它們能共同作用,砌筑時必須錯縫搭接。要求最小錯縫長度應有1/4磚長或6cm,才算符合搭接要求。
(2)必須控制水平灰縫的厚度。按規(guī)范規(guī)定,灰縫一般為10mm,最大不超過12mm,最小不少于8mm。水平灰縫太厚,在受力時,砌體壓縮變形增大,還可能使砌體產生滑移,這對墻體結構很不利,如灰縫過薄,則不能保證砂漿的飽滿度,對墻體的粘結力削弱,影響整體性,同樣豎縫亦應控制厚度保證粘結。
(3)墻體之間的聯(lián)結應牢固。一幢房屋的墻體,都是縱橫交錯,互相支撐,拉結形成所需空間的整體。所以墻體之間的連接十分重要。理論上認為:兩道相互接合的墻體,應該同時砌筑。但實際實施中往往難以保證,為此需要有接合的方法,在砌筑上稱為接槎。要保證墻體連接牢固,則接槎應嚴格符合規(guī)范規(guī)定。磚墻接槎質量的好壞,對整個房屋的穩(wěn)定性相當重要,接槎不符合要求時,在砌體受到外力作用和震動(如地震)后,會在墻體之間產生裂縫。
2.3構造柱與圈梁的施工
在抗震設防區(qū)域,磚混結構都要設置圈梁和構造柱,它們和墻體結合成一幢房屋的整體。
(1)對構造柱,應先把鋼筋綁好后,清理柱子根部的落地灰等雜物,并用水沖刷干凈,然后支撐構造柱兩側的模板。
(2)對圈梁,可先綁鋼筋后支模板,也可先支模板后綁鋼筋。側模立在橫擔上,待鋼筋完成后把模板上口卡住,保持模板的斷面尺寸。模板也要防止脹模和漏漿。
(3)檢查鋼筋做好隱蔽工程驗收記錄。主要內容是檢查構造柱鋼筋直徑,箍筋直徑和間距,檢查圈梁斷面尺寸、主筋直徑和箍筋間距,以及鋼筋長度不夠處的搭接長度,墊塊和保護層。
(4)澆灌混凝土。要求先澆灌構造柱,在全部構造柱澆灌完畢后才可進行圈梁等處澆混凝土?;炷烈刂铺涠确乐孤{;另外由于構件較小,振搗時要適當,不要過振。
(5)現(xiàn)場養(yǎng)護。混凝土的養(yǎng)護要根據(jù)水泥品種和氣候情況來確定養(yǎng)護的時間,一般應在澆筑完畢后的12h內對混凝土加以覆蓋和澆水,養(yǎng)護時間一般不得少于7d,對摻用緩凝型外加劑的或有抗?jié)B要求的不得少于14d。
(6)拆模。構造柱和圈梁,由于都在砌體中,因此澆灌后2~3d就可以拆除側模板。如圈梁中有代替過梁的部位,需等到該處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70%以上后,才能拆去底模板。
2.4樓板的安裝
2.4.1吊裝就位
在樓板吊裝就位過程中有水平運輸、垂直運輸及安裝就位等操作。注意事項有:
(1)做好安裝技術交底,防止板在運輸中沖撞或失落引起各類事故;
(2)檢查所用機具的安全可靠性;
(3)有專人進行安裝的統(tǒng)一指揮;
(4)安裝樓板時要瓦工或抹灰工配合,在就位處的板下坐漿;
(5)安裝時要輕放、輕撬,防砸碎找平層使板安裝后擱置不平而翹動。
2.4.2檢查驗收
在樓層的板全面安裝完畢后,應會同質量員進行檢查驗收。
(1)板號是否準確,支座長度是否滿足。一般要求板在梁上的支承長度最少為8cm,在磚墻上(無圈梁時)支承長度有10cm以上為合格;不能滿足者應適當撬動使其滿足,最主要的是應在安裝時控制好,后補撬動會使坐漿、找平層破壞。
(2)板縫是否均勻。有些安裝工人為圖省事,或木工為圖省事少支板縫模板,把板擠并在一起,板與板之間不足20mm,難以把細石混凝土灌實,在交付使用后板縫處出現(xiàn)通長裂縫。因此在安裝時,要交底并提出要求,要進行預控,最后用全面檢查作保證。
(3)在樓層下檢查板底是否有質量疵病。以防止進場驗收時的漏檢,達到保證構件使用無隱患,如有問題立即處理。
(4)觀察樓層平面是否有起落不平現(xiàn)象。有懷疑時應用水準儀測點檢查,以保證整個樓面的平整,對下步施工有利。
2.5柱子吊裝方法與操作要點
2.5.1吊裝方法
根據(jù)起吊中柱子運動的特點區(qū)分,有“旋轉法”和“滑行法”;根據(jù)使用起重機的數(shù)量區(qū)分,有“單機吊裝”和“雙機抬吊”;根據(jù)柱子吊起后柱身是否能保持垂直狀況區(qū)分,有“垂直吊法”和“斜吊法”。一般在中小型柱子吊裝施工中單機吊裝“旋轉法”比較常用。
2.5.2起吊和臨時固定操作要點
(1)起重機起鉤時,應放松回轉剎車,以便吊鉤滑車組經常保持垂直狀態(tài)。
(2)落鉤將柱子放到杯底后,要復查中線。并特別要檢查柱腳是否確實落實,未落實的柱子容易傾倒。
(3)打緊杯口楔子時,應兩人同時在柱子的兩側面對面打;一人打時要轉圈分兩次或三次,逐步落吊鉤,待吊索松弛時再落鉤,并同時拉出活絡卡環(huán)。
(4)吊裝重柱或細長柱時(如擋風桂和大跨度的雙肢柱),為防止柱子傾倒,可采取邊吊邊校法(即在摘鉤前將柱子校正好),并在校好后用堅硬石塊將柱腳卡死,必要時增設纜風。
(5)吊裝鋼柱時,要特別注意在捆綁處采取措施,保護吊索,防止吊索被鋼柱棱角割斷,并用套管保護地腳螺栓,防止鋼柱就位時碰壞螺紋。
3結語
建筑工程的施工技術是一項復雜的工程,要做好這項工作,需要建筑施工企業(yè)認真分析自身的特點,充分利用自己的長處,采取科學的方法提高施工素質。在實際工程項目中,施工工作人員在施工時一定要注意提高自己的施工技術,進一步細化施工中的各項工作,才能按時保質地完成施工任務。
參考文獻
[1]祖青山.建筑施工技術[M].北京:中國環(huán)境科學出版社,1997.
[2]中國建筑監(jiān)理協(xié)會,建設工程進度控制[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3.
[3]湯彩麗,許國富.淺談建筑工程施工技術控制[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