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瀚文
我的爸爸是一家報社的編輯,他的工作就是編輯報紙。7月24日的晚上,我在家里看《齊魯晚報》、《生活日報》這兩份報紙時,忽然來了靈感,我想:“爸爸的工作是編輯報紙,我為什么不能也編一份報紙,來讓大家閱讀呢?”于是,我開始準備了。
要想編報紙,起碼要先想好報紙的名字。對于這個問題,我考慮了很久。如果叫《新晨日報》,濟南有一份《新晨報》,這個名字就太沒有新意了。如果叫《濟南日報》或《濟南時報》,濟南有這兩份報紙,又重名了。那么,到底該起什么名字呢?啊,我突然想起來了!濟南歷史上不是叫歷城嗎?為什么不能叫歷城什么報呢?這樣既不仿冒《濟南日報》《濟南時報》,而且歷城什么報這個報名還挺新奇,多好啊!我想了想,就叫《歷城晚報》吧,這個名字既好聽又新奇。
起好了報紙的名字,我又找出幾份最近的報紙,根據(jù)上面的內(nèi)容,自己用鉛筆在報紙上畫了兩個版面。我看到報紙上登有很多北京暴雨的新聞,我就想第一個版面的頭條標題可以叫做“大雨來臨”。我又突然想到報紙上經(jīng)常用雙引號的諧音來表示另一個意思,北京下暴雨肯定把人淋得很厲害,如果把來臨的“臨”改成淋雨的“淋”,加上雙引號一語雙關,不就更形象了嗎?然后我查了字典,確認了“淋”這個字的意思,更加堅信用“淋”這個字來代替“臨”很合適,于是我就把頭條大標題改成了《大雨來“淋”》。在第二個版面上,我登載了“天氣預報”“生活指南”等欄目,還根據(jù)其他報紙的報道登了兩條新聞,最后又在下面登了個廣告《歷城晚報也有手機版了》。
第二天早晨,爸爸看到我編的報紙后很感興趣,說我編的報紙很有創(chuàng)意,有封面導讀,有生活資訊,有新聞報道,還有形象廣告,選擇的內(nèi)容很全面,“看起來還真像那么回事”。聽了爸爸的話,我心里既高興,又有點不服氣,我心里想,我天天看報紙,設計這么個報紙是小意思,怎么才是個“還真像那么回事”?爸爸又說:“《大雨來‘淋》這個標題就起得很好,特別形象,這個標題你是從什么報紙上抄的?”我說:“什么抄的?這個標題是我自己想出來的!”爸爸驚奇地瞪大了眼睛說:“真的,那你真是太厲害了。就是工作了很多年的報社編輯,也不一定能想出來《大雨來‘淋》這么確切的標題。”我聽了,心里可自豪了!我暗暗地下決心:今后我也要學會設計報紙的軟件,在電腦上設計出和真正的報紙一模一樣的報紙版面,到時候才會更讓你大吃一驚呢!
點評
認真讀過這篇作文后,深深地為小作者的創(chuàng)意和體現(xiàn)出來的專業(yè)性而感動,正如小作者爸爸所說,《大雨來“淋”》這個標題非常出色!而且,通過讀這篇作文,編輯一份報紙也不是多么神秘的事情了吧?正是因為它的內(nèi)容獨具特色,才被編輯叔叔阿姨們一眼看中,怎么樣?也趕緊看看自己的生活里有哪些獨具特色的事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