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偉在小品《賣拐》中有一句臺詞:“同樣是生活在一起的兩口子,做人的差距怎么這么大呢?”遇到落馬官員時,這句話可以改成:“同樣是一個人,差距怎么這么大呢?”
比如落馬前后的季建業(yè)。落馬前,關于他精明干練的報道屢見不鮮;落馬后,從假冒學歷到大拆大建,直至包養(yǎng)情婦、貪污受賄,什么事都被扒了出來,有人甚至以“黑社會”相稱。
毫無疑問,季建業(yè)落得今日下場是咎由自取。從主流看,他就是一個貪官,必將遭人唾棄。但是,常識告訴我們,一個再英明神武的領導,不可能一輩子不犯一次錯誤;一個再劣跡斑斑的官員,也不會沒干過一件好事??上В诂F(xiàn)實中,人們更喜歡進行簡單的二分法。某人在位時,不惜肉麻地吹捧上天,一旦失勢,免不了破鼓眾人捶。
還有浙江余姚的“鞋哥”,事件發(fā)展可謂一波三折。一開始,有人在微博上發(fā)照片,說某名官員視察水災,竟讓60 歲的村支書背他到現(xiàn)場。這一來,自然引來猛烈撻伐。最后,又有報道說,兩人平時關系就很好,當時只是開玩笑。那名官員腳下穿的,也不是什么高檔皮鞋,而是一雙普通布鞋。對于已被撤職的官員,外界又充滿同情。
依舊用常識來分析,當初照片上人很多,想必任何一名稍微有點頭腦的官員,也不敢在這種公開場合,用這種極盡夸張的方式作威作福。微博上的指責,自然有偏頗之處。但另一方面,官員代表政府去水災現(xiàn)場慰問,理應是公務行為。甭管平時如何哥倆好,請問這種時候,這種地方,適合開玩笑嗎?關于此人“鞋沒進水,腦子進水”之說,并非全無道理。當初不問青紅皂白地撻伐與今日不講道理地一味同情,都大可不必!
當然,在某些事件上,我們也欣喜地看到常識猶在。比如有媒體抨擊星巴克在中國售價過高,還經(jīng)過一番調(diào)查,得出一杯咖啡成本僅有4 元的結(jié)論。此論一出,立刻引來無數(shù)“吐槽”,就連新華社也忍不住撰文批駁一番。
中國進行市場經(jīng)濟改革近20 年了,大多數(shù)人都具備了基本的經(jīng)濟常識——只要是在一個非壟斷的環(huán)境中,商人追逐高額利潤無可厚非。再說了,企業(yè)除了賣產(chǎn)品,還在賣服務、賣品牌、賣文化,關于這一部分的溢價,那是人家的本事。就像茅臺酒,LV 皮包,誰都知道它的成本遠遠低于售價,但就有人心甘情愿去當“冤大頭”,與你我何干?
2012 年5 月8 日,張 麗莉 在學校門口為救學生挺身而出,遭失控客車碾軋導致雙腿高位截肢。張麗莉也被稱為“最美女教師”。近日,佳木斯市委組織部對張麗莉等25名擬提任干部進行任前公示,張麗莉擬任市殘聯(lián)黨組成員、推薦為市殘聯(lián)副理事長人選。
中國教育部副部長郝平日前獲得提名,有望在正式選舉中成為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大會主席,任期兩年。中國是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創(chuàng)始國,該組織是聯(lián)合國系統(tǒng)中會員國最多、規(guī)模最大的智力合作機構(gòu),也是決定“世界遺產(chǎn)”歸屬的機構(gòu),但68年來還從沒有中國人擔任過大會主席。
原中顧委委員、最高人民法院原院長鄭天翔,10月10日在京病逝。鄭天翔在任期間,正值改革開放初期,面對“嚴打”時期的嚴峻形勢,他反復強調(diào)“越是嚴打,越要強調(diào)辦案質(zhì)量”。鄭天翔時期,曾有群眾因住房采光權(quán)起訴最高院,結(jié)果最高院被判敗訴,將影響居民采光的第三層樓拆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