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唐宋詞中“憑欄倚樓”意象探析*

      2013-03-31 16:20:25袁利杰
      關(guān)鍵詞:唐宋詞憑欄詞人

      袁利杰

      (漳州師范學(xué)院,福建 漳州 363000)

      唐宋詞中“憑欄倚樓”意象探析*

      袁利杰

      (漳州師范學(xué)院,福建 漳州 363000)

      唐宋詞中“憑欄倚樓”意象甚多,其表達的深閨幽恨、思歸懷遠、慷慨激昂、低回纏綿等情感觸目皆是,為此,從“憑欄倚樓”的情感內(nèi)涵、“憑欄倚樓”作為“心靈停留”的象征以及“憑欄倚樓者”高貴的孤獨感和存在感三個方面來探析唐宋詞的深遠意蘊。

      憑欄倚樓;情感內(nèi)涵;心靈停留;孤獨感和存在感

      唐宋詞中“樓欄”意象的高頻出現(xiàn),與其所特有的情景內(nèi)涵關(guān)系密切。登高望遠可寄一己之情懷,亦可抒天下之真情。樓欄之高能讓人產(chǎn)生滲透著高傲情懷的孤獨感,樓欄之狹也能讓人產(chǎn)生莫名的困頓和憂愁。唐宋詞人就在這種“憑欄倚樓”的意象里抒發(fā)著各種情感。

      一、“憑欄倚樓”的情感內(nèi)涵

      “閨閣的幽思”在樓欄意象里很是常見。宋人李清照的詞有“樓上幾日春寒,簾垂四面,玉闌桿慵倚”[1]906,春來只覺春寒,登樓卻垂簾四面,無心樓外無限春色?!耙斜闄跅U,祇是無情緒”[1]916,“倚樓無語理瑤琴”[2],倚樓人內(nèi)心的悠遠愁思和寂寥情緒躍然紙上,所思之人不可見,所思之深不可說,“惟有樓前流水,應(yīng)念我,終日凝眸”[1]899。閨閣之傷別念遠的憂郁愁情和懷人盼歸之意無不在“憑欄倚樓”的情景里展現(xiàn)。古人有“言不盡意則立象以盡意”之說,也可證于此處。古代女子深居閨閣之內(nèi),愁思滿懷,深恨寂寞夜長難以排遣。馮延巳有“夜深寒不徹,凝恨何曾歇,憑欄桿欲折”[3];“黃昏獨倚朱闌,西南新月彎”[4]98;“笙歌散,魂夢斷,倚高樓”[4]119;“香已寒,燈已絕,忽憶去年離別。石城花雨倚江樓,波上木蘭舟”[4]118。望月懷遠,萬般惆悵,“淚眼倚樓頻獨語”[1]75。“不知今夜月眉彎,誰佩同心雙結(jié)倚闌干。”[1]109可見,“憑欄倚樓”是一個可以淋漓呈現(xiàn)閨閣之思的意象。這種情感不管是由女子自己抒寫,還是由他人代筆,幽怨深婉、真摯纏綿、寂寞低回之情無不在這一意象里徘徊。

      除“閨閣幽思”外,“傷懷念遠、憶昔傷今”是“憑欄倚樓”意象的另一個情感內(nèi)涵。登高自生懷遠之情,懷遠觸生盼歸之意,而歸來之期的杳渺,期望帶來失望的循環(huán),亦讓人滋生無限的感慨與哀愁。昔日的宴飲團聚相與從游,今日的只身落寞憑欄惆悵,憶昔傷今之感也盡在其中。如柳永的《卜算子慢》:“江楓漸老,汀蕙半凋,滿目敗紅衰翠。楚客登臨,正是暮秋天氣。引疏碪、斷續(xù)殘陽里。對晚景、傷懷念遠,新愁舊恨相繼。 脈脈人千里,年兩處風(fēng)情,萬重?zé)熕?。雨歇天高,望斷翠峰十二。盡無言,誰會憑高意?縱寫得離情萬種,奈歸云誰寄?”[1]42暮秋登臨、傷懷念遠,人隔千里、情牽萬重,無人會意更無以寄情,凄婉欲絕。如晏幾道的《御街行》:“闌干倚盡猶慵去,幾度黃昏雨。晚春盤馬踏青苔,曾傍綠蔭深駐。落花猶在,香屏空掩,人面知何處?”[1]280主人公數(shù)次登臨憑欄,黃昏微雨中,憶及昔日駐馬綠蔭幽會伊人的情景,又比之于眼前的落花猶存倩影不再的寂寥,憶昔傷今之情深沉濃烈?!皯{欄倚樓”作為一個具體的姿態(tài)傳達出的不同的情感內(nèi)涵與憑欄倚樓者內(nèi)心的情感活動息息相關(guān),所以,與之相隨的意象內(nèi)蘊也是不同層次的、多側(cè)面的。

      在唐宋詞里,“憑欄倚樓”意象所蘊含的情感中,婉約詞詞人表現(xiàn)的閨閣幽思、懷遠盼歸、憶昔傷今的情緒比較多,豪放詞詞人在“憑欄登樓”意象里多表達感時傷事、撫今追昔、家國天下、慷慨激昂、壯懷激烈、懷才不遇等情懷。如李煜的《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銷魂獨我情何限。古國夢重歸,覺來雙淚垂。高樓誰與上?常記秋晴忘。往事已成空,還如一夢中。”[5]人生在世本就無常,失國之痛更是讓生命的愁恨奔涌不絕。夢中思故國,夢醒更覺不堪回望,悲痛至極。生命之愁恨,失家國之悲痛,往事之不堪回首,現(xiàn)實之孤凄絕望,人生如夢之無奈,都交織在“登臨憑欄”的意象里。如岳飛的《滿江紅》:“怒發(fā)沖冠, 憑欄處, 瀟瀟雨歇”[1]997,抒寫了作者渴望為國殺敵立功的情懷和抱負, 也表達了作者雪恥復(fù)仇、重整山河的豪情。李綱的《六幺令》:“高樓誰設(shè)。倚闌凝望, 獨立漁翁滿江雪?!盵1]864全詞吊古傷今, 宣泄了詞人郁積在胸的不平之氣,也表現(xiàn)了他超拔、獨立的崇高精神境界,以及獨立不移、堅韌不拔的斗爭精神。張孝祥的《水調(diào)歌頭》,先寫他“徒倚欄桿久,缺月掛簾鉤”[1]1152,進而描述詞人在岳陽樓上倚樓凝思,聯(lián)想到屈原,勾起自己的敬吊之情。胡世將《酹江月》一詞的結(jié)尾處“闌干拍遍, 獨對中天明月”[1]926,表達了詞人何等悲切的激情!在這些登高凝望、拍欄對月的動作里,蘊涵了詞人無限的感慨。壯志難申、知音不遇、忠心不渝、悲憤難傾等情感,集中體現(xiàn)了“憑欄登樓”意象另一個更深層次的內(nèi)涵:作為心靈停留的象征。

      二、“憑欄倚樓”:“心靈停留”的象征

      在所有的道路上,前行是一種永不退場的姿態(tài)。忙碌占據(jù)著生命大部分的時間,而關(guān)于人生的體悟,關(guān)于自己的存在,關(guān)于前行的意義,關(guān)于自己的堅守和追求等問題,卻都是在停留的時候才有答案。唐宋詞里“憑欄倚樓”意象不只是一種空間上的停留,也是心靈的停留。馮延巳有一首詞中寫道:“樓上春山寒四面,過盡征鴻,暮景煙深淺。一晌憑欄人不見,鮫綃掩淚思量遍?!盵4]65登高樓觀春色,只見飛鴻暮煙,只覺清冷春寒,憑欄人從白天到黃昏可能都未離開,為何如此執(zhí)著于孤清凄涼的景色,詞人沒有點出,只是說“鮫綃掩淚思量遍”。在這樣一種停留里,“憑欄”人才有心情和時間審視自己、審視生活、審視心靈,審視所有的過往,以及所有的堅持和努力??梢哉f,停留是一種審視反省的姿態(tài),所以蘇軾登高憑欄的詞中都有著很深的感慨:“飄渺危樓紫翠間,良辰樂事古難全。感時懷舊獨凄然。璧月瓊枝空夜夜,菊花人貌自年年。不知來歲與誰看?!盵6]21紫翠間的危樓一直都在,菊花也年年盛開,可是賞花的人呢?來年的賞菊人會在哪里呢?感時懷舊固然凄涼,而在離別還未到來之前,就先想到了離別后的落寞和凄涼,就更令人傷感了。蘇軾的心靈停留在這里,在有限的永恒里看到了無限的悲涼:花景常在,人似飛蓬。在他的另一首詞里,又有不同的感悟:“點點樓頭細雨,重重江外平湖。當(dāng)年戲馬會東徐,今日凄涼南浦。莫恨黃花未吐,且教紅粉相扶。酒闌不必看茱萸,俯仰人間今古?!盵6]111飲酒樓頭,追昔撫今,讓人頓生人似轉(zhuǎn)蓬的感慨,而詞人卻超越了這種無法避免的悲涼,以一種博大豁達的胸懷去面對人生所有境遇,打通時間空間的界限,俯仰人間、縱橫今古。心靈的停留,是為了更好地前行。

      辛棄疾的《水龍吟》完美詮釋了“憑欄倚樓”作為“心靈停留”象征的意蘊?!俺烨Ю锴迩?,水隨天去秋無際”[1]1177,詞人有如此博大遼闊的襟懷,卻依然無法平復(fù)心中久蓄的閑愁;“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1]1177,這種閑愁無法消除、無法排遣,沒有人了解他的雄心壯志,也沒有人關(guān)心他的抑郁心情:“落日樓頭,斷鴻聲里,江南游子,把吳鉤看了。欄桿拍遍,無人會,登臨意?!盵1]1177辛棄疾在這樣的困頓里審視著自己,他既不會像張翰那樣為了“莼羹鱸膾”而回故鄉(xiāng),又表明自己不會像許汜那樣為個人利益而不顧國家風(fēng)雨飄搖。光陰無情,年復(fù)一年,時間就在風(fēng)雨憂愁、國勢飄搖中流逝,而自己的濟民救國之志尚難遂愿,好不痛惜??梢姟皯{欄倚樓”作為“心靈停留”的象征呈現(xiàn)了不同的心理狀態(tài),有困頓失意、有慷慨激昂、有迷茫無助、有惆悵幽怨、有審視內(nèi)省、有狂放曠達。辛棄疾的另一首詞《丑奴兒》:“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盵1]1268懷才不遇的哀愁盡在登樓憑欄的意象里了。“何處望神州,滿眼風(fēng)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1]1313,《南鄉(xiāng)子》中的慷慨昂揚又是另一重境界。陳亮的“危樓還望,嘆此意、今古幾人曾會?鬼設(shè)神施,渾認作、天限南疆北界”[1]1336;“寂寞憑高念遠,向南樓、一聲歸雁。金釵斗草,青絲勒馬,風(fēng)流云散”[1]1353;“樓臺恍似游仙夢,又疑是、洛浦瀟湘。風(fēng)露浩然,山河影轉(zhuǎn),今古照凄涼”[7]162;劉過的“悵望金陵宅,丹陽郡,山不斷綢繆。興亡夢,榮枯淚,水東流,甚時休?”[7]163等等,飄零之感、人生如夢之嘆都在登臨停留的時刻奔涌;矚目遠望、憶昔撫今,個中感慨只在此時最盛。這種空間的固定容易展示給憑欄者空闊蒼茫的景象,讓心靈暫時停留在某個點上來審視、觀照自我和外在的世界。戴復(fù)古的《柳梢青》:“袖劍飛吟。洞庭青草,秋水深深。萬頃波光,岳陽樓上,一快披襟。不需攜酒登臨,問有酒和人共斟?變盡人間,君山一點,自古如今?!盵7]187詞人的狂放自得、灑脫不羈、孤高獨立,遺落人間的曠達、古今無隔的通透在登臨的意象里得到充分展現(xiàn)。由以上論述可以看出,“憑欄倚樓”作為“心靈停留”的象征,其意蘊是復(fù)雜的,而人的心情也是瞬息萬變的。從“停留”這個角度看作品,可以更加清晰地體味創(chuàng)作者的心靈世界,進而體會唐宋詞蘊含的深遠意蘊。中國古代文人賦詩言志、作詞寄情是一種生存的方式,是他們安放自己、成為自己的方式,所以在他們的詩詞里,對自我存在與外在世界關(guān)系的探索是永無止境的。

      三、“憑欄倚樓者”高貴的孤獨感和存在感特質(zhì)

      在“倚樓憑欄”意象里,憑欄倚樓者的孤獨感和存在感可以說無處不在。登高臨遠帶來的蒼茫寂寥感,自我與外在一切的對立感,自我的渺小和無力感,總是能讓詞人在自己營造的高貴的精神痛苦里發(fā)現(xiàn)自己、超越自己,進而升華自己。不管是閨閣之幽思里的對感情的深沉執(zhí)著,遠行之人對故鄉(xiāng)的深切思念,還是有志之士對歷史滄桑的感悟和喟嘆,都是他們探索人生、思索生命、審視自己的方式。李璟的詞有:“細雨夢回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多少淚珠何限恨,倚闌干?!盵4]14柳永的詞有:“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xiāng)渺邈,歸思難收。嘆來年蹤跡,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妝樓颙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怎知我、倚闌干處,正恁凝愁!”[7]21王安石的《桂枝香》里有:“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念往昔、繁華競逐,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xù)。千古憑高對此,漫嗟榮辱。”[7]26一以貫之的孤獨感彌漫開來。登臨高處,人們都會不自覺地劃分出時間和空間的坐標(biāo),以確定自己的位置,存在感在這樣的坐標(biāo)里也因此更清晰明朗。而人的渺小,生命的無奈,世事的無常,宇宙的浩淼都在無形中影響著人的存在狀態(tài)。自我的覺醒、強烈存在感的凸顯往往伴隨著人內(nèi)心長久的迷茫和痛苦,發(fā)現(xiàn)自己、成為自己,是每個人一生的追求。蘇軾的《念奴嬌·中秋》里有:“憑高眺遠,見長空、萬里云無留跡……我醉拍手狂歌,舉杯邀月,對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風(fēng)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風(fēng),翻然歸去,何用騎鵬翼。水晶宮里,一聲吹斷橫笛?!盵7]38這是作者謫居黃州時寫的,政治處境仍然沒有得到改善,社會現(xiàn)實里的失意并未使作者就此消沉,他在自我精神上的解脫與超拔完善了自然性的自己。陳與義的《臨江仙》中有:“二十余年如一夢,此身雖在堪驚。閑登小閣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漁唱起三更?!盵7]94前憶洛中舊游“長溝流月”“杏花疏影”中的歡聚,比之于現(xiàn)在“閑看”的殘酷現(xiàn)實與自我追求的對立,當(dāng)有為而不可為不能為的無奈甚至妥協(xié),都令作者有強烈的孤獨感和與之對應(yīng)的強烈存在感。由此可見,“憑欄倚樓”者的孤獨感和存在感的高貴之處,更多的在于精神上的富足與執(zhí)著。

      唐宋詞中“憑欄倚樓”意象以愁思為主與詞體本身“要眇宜修”[8]的特質(zhì)有關(guān),這就決定了它的抒情性、婉轉(zhuǎn)性、模糊性,所以它在詞中的情感內(nèi)涵又是豐富多樣的。從兒女之情、遠行之思、懷遠之嘆的幽怨纏綿到家國之恨,都在“憑欄倚樓”這樣一個具體的動作里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出來。其作為“心靈停留”的象征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走進作者的心靈世界,從自我審視觀照的角度剖析“憑欄倚樓者”的情感流動和心緒變化,體會意象里更深遠的意蘊;“憑欄倚樓者”高貴的孤獨感和存在感特質(zhì),從自我與社會的關(guān)系對立又統(tǒng)一的矛盾出發(fā),也使我們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思想及意境。

      [1] 夏承燾,唐圭璋.宋詞鑒賞辭典[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

      [2] 范英豪.李清照詩詞選[M].合肥:黃山書社,2007:34.

      [3] 李煜.李煜詞集[M].王兆鵬,導(dǎo)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133.

      [4] 王兆鵬.南唐二主馮延巳詞選[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5] 李璟,李煜.南唐二主詞校注[M].詹安泰,校注.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98:70.

      [6] 蘇軾.蘇軾詞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7] 胡云翼.宋詞選[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8] 王國維.人間詞話[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37.

      (編輯:李春英)

      Imageof“LeaningagainsttheRailing”inTangsongCi

      YUAN Lijie

      (ZhangzhouNormalUniversity,Zhangzhou363000,China)

      The image of “l(fā)eaning against the railing” often appears in Tangsong Ci. It expresses a lot of feelings, such as young lady’s deep thoughts when confined in room, the yearning to go back home, the inner exclamation and so on. There are three aspects in this paper as follows: the emotional connotation of the image; the symbol of the image as soul’s stay; the loneliness and existence of the people leaning against the railing.

      leaning against railing; emotional connotation of the image; soul’s stay; loneliness and existence

      10.3969/j.issn.1673-8268.2013.03.019

      2012-11-05

      袁利杰(1987-),女,河南開封人,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唐宋文學(xué)研究。

      I206

      A

      1673-8268(2013)03-0091-04

      猜你喜歡
      唐宋詞憑欄詞人
      錯把異鄉(xiāng)當(dāng)故鄉(xiāng)
      憑欄詩境
      論詞人擇調(diào)與審美聯(lián)想
      詞人的職業(yè)
      文苑(2020年6期)2020-06-22 08:42:08
      一部唐宋詞史研究方面的力作
      林逋梅妻鶴子
      論唐宋詞中的鶯聲
      論唐宋詞中的傷春主題
      唐宋詞舉要
      全國新書目(2015年4期)2015-05-11 23:41:22
      滿川風(fēng)雨獨憑欄
      湖南省| 保康县| 保亭| 深泽县| 射阳县| 西宁市| 塔城市| 武强县| 乌拉特前旗| 筠连县| 灵寿县| 鄂尔多斯市| 汝州市| 阿拉善左旗| 高碑店市| 泗水县| 南召县| 濮阳市| 孟连| 阜南县| 南京市| 延寿县| 新乡市| 临泉县| 新宁县| 米泉市| 潮州市| 西平县| 四会市| 健康| 双辽市| 明星| 莆田市| 镇沅| 金寨县| 磐石市| 茌平县| 玛曲县| 平和县| 尉犁县| 竹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