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水利廳防汛工作組
針對洪峰已至,并持續(xù)高水位不下,經(jīng)研究提出高水位及退水階段巡堤查險技術要點及注意事項,要求各分段領導責任人以及鄉(xiāng)村干部和查險人員必須掌握。
各段技術責任人具體指導,并以此進行檢查,對沒有查到位的,要及時指出,防止漏項。
從目前情況看,水位有下降趨勢,但下降十分緩慢,仍然處于高水位,加之堤防浸泡時間較長,堤防還處于危險階段。
前一階段,堤防相繼出現(xiàn)一些險情,并且進行了應急處置,但都是臨時性處理,并不穩(wěn)固,加之堤防有子堤、砂石料、木桿堆放,巡堤時應注意:
(一)堤上堆放物絆倒。
(二)踩到彩條布滑入水中。
(三)掉入塌陷坑。
(四)巡堤時要組成2到3人巡堤組,分迎水面及背水面分別巡堤,遇險時相互照應。
(五)巡堤查險人員必須穿救生衣,并準備手竿或繩子,以便發(fā)生落水危險時方便營救。
(六)發(fā)生潰堤時,按避險路線盡快登上??堪哆叺霓D移船。
特別是夜間巡堤時,要注意巡堤人員人身安全。
由于堤防長時間浸泡、風浪沖刷、水位下降、車輛和子堤壓堤肩等因素影響,易出現(xiàn)迎水坡片堤、淘刷和壩肩裂縫等險情。檢查時應注意:
(一)對已鋪設彩條布堤段,應查看迎水坡彩條布及砂袋有無變位,如有變位應揭開彩條布查看。
(二)對迎水坡未做防護堤段,應查看水面帶有無泥土渾濁現(xiàn)象。
(三)必要時可乘船用探桿進行水下脫坡探查。
(四)觀察堤肩縱向有無裂縫,并對裂縫長度、寬度及深度初步查明。
(五)迎水坡巡堤時應多注意迎風頂流處。
由于長時間高水位和部分堤段水位接近堤頂,堤頂極易出現(xiàn)險情。在巡堤查險時,應觀察:
(一)堤頂有無縱向及橫向裂縫,并應初步查明裂縫長度、寬度及深度。
(二)觀察堤面有無松軟堤段。
(三)查看堤面有無沉降。
由于持續(xù)高水位時間較長,查看背水坡時應注意:
(一)觀察滲水嚴重堤段,特別注意觀察壩炕以上滲水嚴重堤段。
(二)查看背水坡有無脫坡情況。
(3)查看背水坡有無塌陷,一般塌陷易先出現(xiàn)在壩炕處。
(4)查看背水坡裂縫情況,裂縫易出現(xiàn)在后壩肩或斜坡處。
堤腳隱患主要是管涌,查看時應注意:
(一)有無新管涌出現(xiàn)。
(二)對已經(jīng)處置過的管涌,觀察有無水流帶土現(xiàn)象。
(三)用腳踩砂袋,有無松軟情況。
(一)觀察進水口與出水口兩側翼墻有無傾斜。
(二)觀察閘墩有無斷裂情況。
(三)閘門有無漏水情況。
(四)上游迎水口有無漩渦情況。
(五)下游出水口有無淘坑情況。
(六)建筑物兩側堤防土體有無裂縫和塌陷。
(一)發(fā)現(xiàn)隱患及險情應立即報告給分段指揮。
(二)報告內容應包括發(fā)現(xiàn)時間、地點及目測險情范圍和現(xiàn)象。
(三)各段指揮應組織本段技術人員現(xiàn)場勘查并提出處置意見,迅速組織人員進行處置。
(四)發(fā)現(xiàn)嚴重險情時,應及時報告,派專家現(xiàn)場指導。
(一)立秋后10天進入防秋汛階段,多北風,對南堤不利。
(二)當壩頂有車轍積水時,注意用粗砂及砂礫石修復壩面,防止壩面過車震動發(fā)生液化。
(三)壩炕修路時,應先采取排水措施,同時可采用鋪設木桿,可采取挖溝和埋設排水管。
(四)處置管涌時,應采取迎水面堵,背水面反濾措施,俗稱前堵后排。
(五)使用管涌停時,應用在上游,不能用于下游。
(六)對于滑坡、片堤主要采取打樁投砂袋加固。
(七)對裂縫處理不能灌泥漿,要觀察裂縫的變化。
按前指要求,此件印500份,發(fā)放到各堤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