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尹超
澄江動物群遺址
撫仙湖——云貴高原上的一顆明珠,一汪碧水襯托著周圍的青山。上世紀末至本世紀初,人們在這里的水下發(fā)現大量人工建筑遺跡,于是考古學家們紛至沓來,去追尋那個迷失千年的古城。在撫仙湖東北,有一座形似草帽的小山頭,被稱為帽天山。在這個不起眼的小山包里,埋藏的是一個更加令人神往、更加精彩、已經沉睡5億多年的海底世界。這里就是“澄江動物群”化石產地。它的發(fā)現堪稱古生物學界的一場革命。它不僅像一支穿越時光的神筆,在達爾文的巨著上補充了精彩的文字,更像是一盞明燈,照亮了人類的尋祖之路。而叩開這一史前世界大門卻是那樣的偶然。
故事還要從1984年夏天說起。那年6月,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古生物所碩士畢業(yè)的侯先光來到云南省澄江縣,采集高肌蟲化石。他住在野外地質勘探隊的工棚,每日早出晚歸,沿著崎嶇的山路搜索。為了采集標本,侯先光一邊走一邊用地質錘對沿路的巖層敲敲打打,每天打下的巖石碎片有兩三噸重。幾天下來,錘頭已經磨損得很嚴重。然而,起初艱苦的工作并沒有換來想要的收獲。工作了兩個多星期,他們只采集到零星幾塊保存不佳的標本。時間很快進入7月,侯先光決定再到帽天山一帶考察一兩天,然后就動身返鄉(xiāng)。然而,連他自己也沒想到的是,一個重大的發(fā)現即將與他不期而遇。
7月1日下午,正在帽天山緊張發(fā)掘的候先光一抬腳,鞋跟不慎剮落一片松動的巖層。一塊奇特的化石暴露出來。憑經驗判斷,這是一種寒武紀的無脊椎動物,與他要尋找的高肌蟲屬于同一時代,形狀類似三葉蟲,但沒有胸節(jié),頭甲呈半圓形,還具有較大的尾刺。這塊奇特化石的出現讓老侯欣喜若狂,因為類似的生物曾在加拿大的布爾吉斯頁巖生物群出現過。當天,他再接再厲,又挖到了另外2塊化石。后,經進一步鑒定,這3塊化石分別是納羅蟲、腮蝦蟲和尖峰蟲。此后的數天里,侯先光又陸續(xù)發(fā)現了節(jié)肢動物、水母、蠕蟲等許多的奇特化石。
回到南京后,侯先光與導師張文堂教授撰寫了《納羅蟲在亞洲大陸的發(fā)現》,并在論文中將他此次在云南澄江縣發(fā)現的化石命名為“澄江動物群”。后來,西北大學的舒德干教授,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的陳均遠教授等人也先后加入“澄江動物群”的研究。在將近30年的發(fā)掘與研究中,科學家們發(fā)現了上萬塊不同形狀的海洋動物化石,包括海綿、水母狀動物、腔腸動物、節(jié)肢動物、腕足動物等,共計38個門類,130多種。就這樣,5.3億年前寒武紀早期海底世界的神秘面紗不斷被揭開。
今天,通過各個博物館展示的復原圖,我們對這個已經迷失了5億年的海底世界有了更直觀的印象:在一片蔚藍色的海水中,千奇百怪、婀娜多姿的海生生物布滿了海底。這當中有今天還活躍在海洋中的水母,有我們雖然無緣相見,但已耳熟能詳的三葉蟲。更多的則是讓人瞠目結舌的奇怪物種,例如兇猛的奇蝦,怪異的中華微網蟲、火炬蟲、帽天山蟲,等等。而伴隨著這個迷失世界的還有一個沉睡了一個多世紀的疑惑。
在“澄江動物群”大門被叩開的一個世紀前,英國著名的生物學家達爾文辭世。他的巨著《物種的起源》奠定了生物進化論的基石。達爾文在“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進化論中認為,進化是一個穩(wěn)定、漸變、連續(xù)的過程,推崇自然界不產生飛躍。他還認為一切動物和植物都是從某一種原始類型進化而來的,后來才產生了分化。然而,達爾文也為生物發(fā)展史上的一些突然性的變化而感到疑惑不解,其中就包括寒武紀生命大爆發(fā)?!俺谓瓌游锶骸毕蛉藗冋故玖烁鞣N各樣的復雜生命在早寒武世一個相當短的時期內突然出現,而且,現在生活在地球上的各個動物門類幾乎都已存在,都處于一個非常原始的等級,只是在后來的演化中,各個不同類群才演化為一個固定模式。這就意味著達爾文的理論是不全面的。當然,“澄江動物群”的發(fā)現并不能徹底推翻進化論,而是對進化論的一種補充。這種補充也體現著“從量變引起質變,然后進入到新的量變與質變循環(huán)過程”的哲學思想。
“澄江動物群”對達爾文進化論也是一種印證。依據達爾文的進化論,現在任何復雜的生命都可以向前推演到一種已知或未知的單細胞簡單生命,我們人類同樣如此。達爾文之后一個多世紀以來,生物學家們在人類的尋祖之路上不斷探索。從現代人,我們可以向前推演到直立人、古猿;再向前便是早期的哺乳類、爬行類、兩棲類;當繼續(xù)向前推演到早奧陶世的魚類時,我們的尋祖之路似乎走到了盡頭。1999年4月,陳均遠等人發(fā)現了海口蟲?;@示出這種生物的神經索末端有一個膨大的三分腦,具有半索動物的特征。而半索動物是今天所有脊椎動物(包括我們人類)的鼻祖。1999年11月,新華社宣告了中國科學家舒德干等人在“澄江動物群”中發(fā)現了昆明魚和??隰~,這是世界上已知最古老、最原始的脊椎動物,將脊椎動物的演化歷史向前推進了5000萬年??梢哉f??谙x、云南魚和??隰~的發(fā)現,讓我們人類找到了“祖先的祖先”。當然,我們人類的尋祖之旅還將繼續(xù),而記錄著5億年前那個激情燃燒歲月的“澄江動物群”或許還會給我們帶來更大的驚喜。
“澄江動物群”被世界古生物學界稱為“20世紀震驚世界的發(fā)現”,而在去年,它也獲得了一個實至名歸的殊榮——2012年7月1日,在俄羅斯圣彼得堡舉行的世界遺產委員會第36屆會議上,“澄江動物群”化石產地正式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一個化石類世界自然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