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璽嘉
工地的攪拌機攪死了人,調查組當天就進入了事故現場,調查工作緊鑼密鼓地進行著。
一個下午過去了,調查組搜集了厚厚的一沓資料。通過對事故現場的實地勘察以及分析,調查組了解了事發(fā)經過。
事發(fā)當天早晨6:20,夜班司機雷濤發(fā)現攪拌機有異常響聲,遂停止混凝土拌和,并通知機修工吳滿銀對攪拌機進行檢修。吳滿銀經過檢查,確定故障為攪拌機葉片磨損。在通知雷濤關閉了攪拌機電源的總閘后,吳滿銀攜帶維修工具進入攪拌倉更換磨損葉片。7:10左右,故障排除,雷濤重新開啟攪拌機機電源。7:30左右,白班司機崔軍與雷濤進行了工作交接。在攪拌機維修結束至兩人交接期間,攪拌機共攪拌混凝土16方,運輸罐車分別為26#罐車與17#罐車。崔軍接班后開啟攪拌機,突然發(fā)現儀表電流顯示異常,遂立即停機,并開啟攪拌倉倉門進行檢查,發(fā)現吳滿銀倒在攪拌倉內,頭部遭到攪拌機葉片重創(chuàng)。崔軍立即撥打了120。醫(yī)院救護人員不久趕到現場,經診斷,確認吳滿銀已經死亡。
通過分析,調查組認為事故發(fā)生的原因是:吳滿銀將維修工具遺落在攪拌倉內,在沒有通知攪拌機司機停機并關閉總機電源的情況下,他再次進入攪拌倉拾取維修工具,最終釀成慘劇。這起事故的發(fā)生,完全是因為吳滿銀違章操作所造成的。當然,調查組認為其他人員也有監(jiān)管不力等次要責任。
對于吳滿銀的意外身亡,雷濤心里很不是滋味,他和吳滿銀可是鐵一般的酒友啊!雷濤決定主動向調查組說明事故的真正原因。
他還沒有開口,組長就先說道:“我知道你一定會來找我的。你既然肯來,說明你還是一個有責任心的人?!崩诐拖骂^,不安地拽著衣角。組長繼續(xù)說:“其實,我們已經發(fā)現了事故調查中的一些疑點。你們當中,有人撒了謊。首先,攪拌機如果攪死了人,儀表顯示的電流真的會出現異常嗎?其次,在攪拌機維修好到你們交班期間,共攪拌了兩車混凝土。可是,這兩車混凝土用到哪里去了呢?我們整理了昨天的施工臺帳,在此期間壓根就沒有需要灌注混凝土的工序。另外,你覺得一個維修工真的會傻到不通知攪拌機司機,就私自進入尚在工作的攪拌倉內,拾取維修工具嗎?”
雷濤哆哆嗦嗦地從衣袋里掏出一根煙,費了好大勁才點燃。他狠狠吸了一口,終于把事故經過和盤托出。
事實上,吳滿銀一直在攪拌倉里進行維修,根本沒有出來。雷濤雖然關閉了攪拌機電源總閘,但一時疏忽,并沒有懸掛“有人維修,禁止開機”的安全警示牌。由于值了一個通宵班,他實在困極了,便睡著了。恰好此時崔軍過來接班,看到他睡著了,也沒有叫醒他。而接班司機往往都有一個習慣,上班后第一件事就是開機檢查一下機械的運轉情況。于是,崔軍開啟了電閘。雷軍聽到機器的轟鳴,方才從夢中驚醒。他大喊一聲,不能開機,倉內有人。但為時已晚,慘劇已經釀成。
這時,崔軍眼圈發(fā)黑,頭發(fā)凌亂地走了進來,看樣子也是一夜沒有睡好。兩名攪拌機司機在調查組組長的辦公桌前,陷入了久久的沉默。
組長非常嚴肅地對他們說:“好了,事情已經真相大白。你們倆才是事故的直接責任者。按照規(guī)定,恐怕要受到企業(yè)甚至是法律的嚴重懲罰。”
“不!如果我們不說出真相,即使僥幸逃脫了責任,我們今生恐怕也很難再睡一個安穩(wěn)覺了。噩夢會永遠伴隨著我們,那樣才是最嚴重的懲罰!”雷濤和崔軍不約而同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