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老年人刑事責任輕緩化研究

      2013-04-11 08:48:24
      湖北警官學院學報 2013年2期
      關鍵詞:罪犯刑罰刑法

      王 萌

      (山東大學 法學院,山東 濟南250100)

      法律對于弱勢群體的關注不僅體現著一國物質生活水平的高低,而且深刻地反映著該國文明發(fā)展的優(yōu)劣程度。未成年人和老年人作為社會的弱勢群體,理應得到法律的特別關注。在《刑法修正案(八)》出臺之前,我國刑法中沒有關于弱勢群體老年人的專門規(guī)定。而我國正逐步進入老齡化社會,老年人的人口數量在我國社會人口比重中越來越高,老年人犯罪問題日益成為社會關注和爭論的焦點。雖然《刑法修正案(八)》的通過有利于老年人罪犯的保護,但這還遠遠不夠。因此,我們應當就老年人犯罪問題進行系統規(guī)定,構建老年人刑事責任輕緩化體系,填補刑事立法的缺陷和漏洞。

      一、老年人犯罪問題概述

      《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護法》第二條規(guī)定,老年人是指60歲以上的公民。因此,老年人犯罪就是指60歲以上的人所實施的犯罪。隨著我國物質文化生活水平和醫(yī)療水平的提高,人的壽命延長,老年人的數量越來越多,老年人犯罪現象也日益突出。

      老年人犯罪與一般成年主體犯罪是有區(qū)別的,具體而言,老年人犯罪呈現以下特點:

      第一,從整體上看,老年人犯罪數量雖呈增長趨勢,但由于老年人本身屬于社會中的弱勢群體,因此,相對于一般成年主體實施的犯罪,老年人犯罪率較低。第二,從犯罪手段上看,老年人犯罪具有隱蔽性、間接性的特點。老年人由于生理和心理能力的衰退,大多不會選擇直接侵害的暴力性犯罪,更多的是幫助犯或教唆犯。第三,從犯罪對象上看,老年人由于身體機能的衰退,體力不足,一般選擇未成年人、婦女、老年人等弱勢群體作為侵害的對象,這樣更容易實現自己的犯罪目的。第四,從案件性質上看,很大一部分系經濟類犯罪,并且以盜竊、詐騙等犯罪行為居多。最后,老年人由于心理上的變化,容易變得焦躁、易怒和固執(zhí),很容易由于家庭矛盾和鄰里糾紛等偶然性事件實施激情犯罪。

      關于老年人犯罪的原因,國內外學者從不同角度提出了許多不同的見解。有的認為心理衰退過程的作用使老年人心理上無法承受孤獨感、失落感,不甘心自己成為多余的人;有的認為老年人犯罪是由于進入老年期后人際關系狹小、糾葛和緊張積累起來所造成的惡果;有的認為由于正式的和非正式的社會監(jiān)督減少,老年人犯罪也就隨之而增多。[1]筆者認為,總體而言,老年人犯罪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法制觀念淡薄。有關資料顯示,在老年人犯罪中,文化水平偏低者居多,這些老人法制觀念和法律意識淡薄,文化素質較低,自我控制能力較差,遇到問題時無法采用理性的方法,也就很難避免犯罪的發(fā)生。

      其次,特殊的心理、生理狀態(tài)。老年人進入老年,身體機能衰退,心理也會隨之發(fā)生變化,通常會表現為以自我為中心,急躁,易怒等。隨著老年人生活重心由工作轉向家庭,角色的轉換等也容易導致老年人身心的不適應,因此,易由瑣事如夫妻矛盾、父母子女矛盾及鄰里糾紛等導致感情爆發(fā)并實施犯罪。在老年人犯罪案件中,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等大多都是由一些小的矛盾和糾紛引起的。

      再次,經濟上的壓力也是導致老年人實施犯罪的原因之一。很多老年人由于勞動能力的喪失,只能依靠微薄的贍養(yǎng)費或退休金生活,難以滿足老年人生活上的需求,被迫走上犯罪的道路。

      最后,老年人身心疾病的影響。有的犯罪可能是由老年人精神障礙或老年精神疾病所引起;有的則可能因長期封閉生活而產生心理疾病和心理障礙,不能正確看待社會現實,導致違法犯罪;有的因性心理變態(tài)而實施犯罪。[2]

      二、老年人刑事責任輕緩化的依據

      隨著我國進入老齡化社會,老年人犯罪問題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皯z老恤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對老年人犯罪采取輕緩化的處理方式,既達到了刑罰一般預防和特殊預防的目的,又體現出我國刑法的謙抑性和人道性,既是我國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的具體措施之一,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應有之義。

      (一)刑法的謙抑性決定老年人刑事責任應當輕緩化

      刑法的謙抑性,是指立法者應當力求以最小的支出——少用甚至不用刑罰(而用其他刑罰替代措施),獲取最大的社會收益——有效地預防和控制犯罪。在現代社會,這是刑法應有的意蘊。[3]

      刑法的謙抑性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含義:第一,刑法的補充性。刑法的補充性是指只有通過民法、行政法等手段不足以抑制某種犯罪行為時,才能適用刑法。因此,刑法是其他法律的補充法、保障法。第二,刑法的不完整性。這就是說刑法的調控范圍是有限的,即刑法的調控對象必須是在行為人的意識支配下嚴重危害社會的行為。第三,刑法的寬容性。這是指刑法不應過度地介入公民的社會生活,應當尊重、保護和擴大公民的自由和權利。

      刑罰作為最嚴厲的制裁方式,只有違法行為具有相當程度的社會危害性時才可以發(fā)動。因此,對于老年人實施的輕微犯罪行為,可以通過刑事和解等手段進行非犯罪化或者非刑罰化處理;對于老年人的其他犯罪則可以相應從輕或減輕處罰。對老年人刑事責任進行輕緩化的處理,有利于老年人罪犯回歸社會,有利于維護社會的和諧與安定。

      (二)刑法的人道性決定老年人刑事責任應當輕緩化

      刑法的人道性是刑法的重要價值之一,主要表現為刑法的寬容性、輕緩性和道義性。刑法的人道性要求愛護人的生命,維護人的人格和權利,尊重犯罪者的人格尊嚴和合法權益,在人道主義接受范圍內對犯罪者給予制裁。西方的一句法諺正體現了刑法的人道性——刑法是保護犯罪人的大憲章。

      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機能日趨衰弱,對刑罰的承受能力遠不及一般的成年主體,因此,如果對老年人采取和一般成年主體一樣的刑罰強度,不僅無法對其他犯罪分子起到威懾作用,可能還會引起公眾對法律的誤解和不滿。

      (三)刑罰的目的決定老年人刑事責任應當輕緩化

      刑罰的目的包括特殊預防和一般預防兩個方面。所謂特殊預防,是指通過對犯罪分子適用刑罰,懲罰改造犯罪分子,預防他們重新犯罪。特殊預防主要通過兩個途徑實現:一是對罪行極其嚴重的犯罪人適用死刑,永遠剝奪其重新犯罪的能力;[4]二是對犯罪人適用刑罰,懲罰、教育犯罪分子,達到預防犯罪的目的。所謂一般預防,是指通過對犯罪分子適用刑罰,震懾潛在的犯罪者,防止他們走上犯罪的道路。

      老年人由于自身生理、體力等方面的限制,人身危險性不大,再犯的可能性較小。如果對老年人采用過于嚴厲的制裁措施,不僅不能在社會中達到應有的震懾效果,還有可能造成不良的社會影響,甚至可能引起公眾的反感和抵觸的情緒,不利于社會的穩(wěn)定。

      (四)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決定老年人刑事責任應當輕緩化

      刑事政策是國家基于預防犯罪、控制犯罪以及保障自由、維持秩序、實現正義之目的而制定和實施的準則、策略、方針、計劃及具體措施的總稱,是有效地與犯罪作斗爭的方略。[5]我國實行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寬”指對于犯罪情節(jié)較輕、社會危害不大、人身危險性較小的初犯或者過失犯等處以較輕的刑罰?!皣馈眲t指對于罪行十分嚴重、社會危害性極大的犯罪分子,要給予嚴厲的打擊,從而有效地震懾犯罪分子,達到預防和遏制犯罪的目的。對于不同的犯罪,要綜合運用寬、嚴兩種手段。要對犯罪嫌疑人的年齡、性別、受教育程度、家庭狀況等個人情況,以及犯罪行為、手段的殘忍程度、犯罪情節(jié)與社會影響的惡劣程度、對犯罪行為的態(tài)度、悔過表現、是否有坦白、自首、立功、累犯等量刑情節(jié)綜合考量,而不應僅僅將犯罪的嚴重程度作為唯一的區(qū)分標準。[6]

      老年人是社會的弱勢群體,對老年人犯罪的刑罰更應該體現寬的一面。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機能日漸衰退,人身危險性相對較小,再犯的可能性不大。因此,對于老年人罪犯要以教育感化為主,懲罰為輔。在司法過程中,對老年人的刑事責任適用輕緩化的處理方式是“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的必然要求。

      三、《刑法修正案(八)》相關條文的解讀

      《刑法修正案(八)》以75歲作為對老年人犯罪從寬處理的界限,在刑法第17條中增加規(guī)定“已滿75周歲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過失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痹谒佬踢m用方面,規(guī)定除了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死亡的以外,對審判時已滿75周歲的老人不適用死刑。同時規(guī)定符合緩刑條件的75周歲的老人應當適用緩刑。

      《刑法修正案(八)》對老年人犯罪的從寬處罰,充分體現出法律對老年人的人文關懷。作為弱勢群體的老年人理應受到社會更多的關注與照顧,這不僅是《刑法修正案(八)》中的一個亮點,也是以人為本的科學發(fā)展觀的根本要求。當然,在立法上,我們也必須考慮到老年人犯罪輕緩化的兩面性,即使是這樣的弱勢群體犯罪,也同樣具有一定的社會危害性,因而,很多人對這些輕緩化的規(guī)定提出了質疑:對老年人犯罪從寬處罰特別是排斥死刑適用的規(guī)定是否違反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則;是否會導致老齡化犯罪的加劇,影響社會治安;老年人犯罪排斥死刑適用應否有例外等等。

      首先,對于老年人犯罪從寬處罰特別是排斥死刑適用是否違反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則的問題,筆者認為,作為兩種弱勢群體的老年人與未成年人應該受到同等的待遇,未成年人犯罪的輕緩化如果是理所應當的話,那么老年人犯罪的輕緩化也無可非議。而且,老年人的身體狀態(tài)、控制能力相比于中青年人要低很多,惡害性也普遍較小,根據刑法的罪責刑相適應原則,理應對老年人犯罪從寬處理。

      其次,是否會導致老齡化犯罪加劇,影響社會治安的擔憂,筆者認為是沒有必要的,75周歲以上的老年人犯罪本身可能性就不大,再犯的能力也十分有限。加之老年人犯罪本身的人身危險性社會危害性較小,所以老年人的犯罪不會因為《刑法修正案(八)》的規(guī)定而增加。

      最后,關于對老年人犯罪排斥死刑適用應否有例外,筆者認為應該有例外。對于那些手段極其惡劣,社會影響極壞的老年人犯罪應當有死刑的規(guī)定,雖然從人道性的立場上講,對于行將就木的老年人處以死刑并不合適,但我們還是應該從刑法保護社會、預防犯罪和懲治犯罪的角度去思考。綜合考量刑法價值中的公正性、謙抑性和人道性,不能為了過度追求人道性而忽略了前兩者。人道性只是我們所要參考的方面之一,畢竟它并不是我們首先要考慮的問題,公正才是刑法所追求的首要價值。

      四、進一步完善老年人刑事責任輕緩化體系的建議

      (一)適當降低年齡起點

      目前,對老年人的年齡起點并沒有一個確定的標準,各國甚至一國不同的歷史時期,老年人的起點都是不一樣的。西方發(fā)達國家及大部分發(fā)展中國家一般將65歲規(guī)定為老年人;聯合國1982年規(guī)定以60周歲作為老年人的起點年齡。筆者認為,從老年人生理、心理以及我國人口平均壽命等各個方面考慮,將老年人的起點劃定在65周歲是符合實際的,但是《刑法修正案(八)》卻只對75周歲以上老年人實施的犯罪從寬處理。

      為了避免濫用老年人犯罪排斥死刑適用的條款,將老年人排斥死刑適用的年齡劃定在75周歲以上恰如其分。但如果將適用緩刑或者從輕、減輕刑罰的界限也劃定在這一范圍就不盡合理了。筆者建議,可以對65歲以上的老年人犯罪作出進一步的劃分:對已滿65周歲不滿70周歲的人犯罪的,可以從輕、減輕處罰;已滿70周歲的人犯罪的,應當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這樣,就能夠對不同年齡段的老年人犯罪進行不同的處理,更加符合現代刑法的精神。

      (二)對老年人罪犯不適用無期徒刑

      關于老年人這一特殊主體犯罪是否適用無期徒刑的爭論從未停止過。將老年人長期關押不僅不能給社會帶來應有的震懾犯罪的效果,而且不利于充分發(fā)揮司法資源的功效。將風燭殘年的老人長期關押,使他們在監(jiān)獄中結束自己的一生,也有違刑法的謙抑性和人道性。故而,對老年人罪犯,不如以有期徒刑取代無期徒刑。

      (三)擴大老年人罪犯緩刑的適用范圍

      從老年人的犯罪特點來看,老年人由于身體機能的衰弱,其犯罪的人身危險性和社會危害性遠不及一般成年主體,因此,對其適用緩刑既符合刑法的謙抑性,又符合現代刑法的精神。并且,對老年人罪犯適用緩刑,由其家人照顧其生活起居,也可以減少監(jiān)獄方面的負擔,符合刑法的經濟性原則。對老年人罪犯適用緩刑,也是刑法人道性的體現,充分體現出我國刑事政策對老年人罪犯的人文關懷。因此,對老年人這一特殊犯罪主體,可以將適用緩刑的宣告刑條件從3年提高到5年。這樣既可以擴大老年犯罪人適用緩刑的范圍,也更有利于構建合理的老年人刑罰輕緩化體系。

      我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老年人犯罪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刑法作為保障公民權益的最后一道防線,其所體現出來的謙抑性和人道性必然要求對老年人罪犯這一特殊主體給予特殊對待?!缎谭ㄐ拚福ò耍返某雠_,是我國老年人刑事責任輕緩化重要的里程碑,但是還不夠完善。我國刑法對老年人犯罪的問題給予更多的關注,使我國關于老年人罪犯刑罰輕緩化的內容更加明確,避免刑事司法中出現無法可依或者依據不明的局面,這樣才能真正實現社會的公平正義,維護法律的權威和社會的安定和諧。

      [1]康樹華,石芳.老年人犯罪特點、原因與對策[J].南都學壇(人文社會科學學報),2004(1).

      [2]吳多辰.構筑預防老年人犯罪的社會防線[J].法學雜志,2003(1).

      [3]陳興良.走向哲學的刑法學[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59-60.

      [4]張明楷.刑法學[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400.

      [5]曲新久.刑事政策的權力分析[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 002:68.

      [6]孫志強.寬嚴相濟刑事政策與未成年犯之刑事司法[A].寬嚴相濟刑事政策與和諧社會的構建[C].趙秉志.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09:242.

      猜你喜歡
      罪犯刑罰刑法
      過度刑法化的傾向及其糾正
      法律方法(2021年4期)2021-03-16 05:35:02
      刑罰威懾力的刑法學分析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9:24
      代運為名行詐騙 構成犯罪獲刑罰
      斷鹽也是一種刑罰
      論罪犯“確有悔改表現”的認定
      刑法適用與刑法教義學的向度
      刑法論叢(2016年3期)2016-06-01 12:15:17
      刑罰的證明標準
      人間(2015年22期)2016-01-04 12:47:28
      釋疑刑法
      浙江人大(2014年6期)2014-03-20 16:20:40
      聰明的罪犯
      海外英語(2013年9期)2013-12-11 09:03:36
      抓罪犯
      海外英語(2013年7期)2013-11-22 08:25:45
      和静县| 红安县| 枝江市| 天镇县| 谢通门县| 水城县| 南澳县| 光泽县| 佳木斯市| 都安| 万安县| 侯马市| 威信县| 巴林左旗| 古丈县| 苗栗县| 陆川县| 油尖旺区| 海门市| 东源县| 宜兰县| 榕江县| 台中县| 肇源县| 武功县| 西宁市| 安阳县| 北流市| 棋牌| 永济市| 高州市| 万全县| 浦江县| 湘潭市| 北碚区| 遵义市| 太仓市| 濮阳市| 绥宁县| 金溪县| 华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