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 斌
(西華師范大學 計算機學院,四川 南充 637000)
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fā)展,當前的計算機和網絡應用得到了極大的普及,而人們的學習和生活方式也發(fā)生了很大變化。在這樣的背景下,掌握計算機技術,利用計算機更好地工作和生活,已經成為了信息時代對人才提出地基本能力要求。高校教育在培養(yǎng)各方面專業(yè)人才的同時,如何能在日常教學活動中合理配置計算機科學相關的課程,科學合理地規(guī)劃安排課程設置,已經成為眾高校亟待解決的一個問題。
計算機科學教育與傳統(tǒng)工科學科相似,需要大量地實踐作為理論教學的輔導。而在現(xiàn)實中,非本專業(yè)的高校計算機教學中,教師往往側重于對計算機的理論教學,而給與學生的實踐機會很少,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往往只能對深奧的理論進行死記硬背,無法很好地進行理解和掌握。而這些脫離實踐的理論,對高校學生本專業(yè)的學習幫助有限,又進一步引起學生對枯燥理論地反感,長此以往,惡性循環(huán),直接導致計算機科學教育的效果下降,無法滿足社會對人才的要求。
高校為了培養(yǎng)自由開放的學風和學術氣息,在課堂紀律的把握上,沒有初高中嚴格。這一方面方便學生在課堂上自由發(fā)表學術見解,參與學術討論,另一方面,也造成了課堂組織渙散,在專業(yè)課上還能收斂幾分,一旦碰到計算機科學教育相關的技能課程時,自由散漫的上課習氣直接導致了學生逃課、開小差、上機時偷玩游戲等危害課堂紀律,影響教學效果的行為。
傳統(tǒng)計算機教學中,為了達到理論與實踐結合,將其考核過程分別為筆試部分和上級部分。兩個方面的考核分開進行,沒有很好地加以結合。這使得高校計算機科學教育理論與實際操作雖然沒有分離,卻也沒有相輔相成,互為幫助。同時,由于目前市場上專用的計算機教學軟件較少,已有的成品質量不高,無法滿足計算機科學教育的實際的需要,這也使得目前尚無一款軟件既能滿足計算機教學的需要,又能很好地充當考核地工具,也使得教學和考核也無法很好地結合。
當前高校就業(yè)形勢嚴峻,為了滿足社會對專業(yè)人才的需求,高校往往將精力著注于對在校學生本專業(yè)技能的培養(yǎng),對于通識性的職業(yè)技能培養(yǎng)缺乏必要的重視和關注。這一方面是受社會大環(huán)境的影響,另一方面也是由于高校領導對于計算機科學教育等基礎課程認識不足造成的。
今年高校擴招,生源素質有所下降。有些學生連本專業(yè)的課程都不太重視,而計算機科學教育這樣的輔助性課程更加無法得到他們的關注。故而在開課過程中,常常出現(xiàn)課堂紀律差、學生出勤率低以及考試作弊嚴重等嚴重影響教學效果的現(xiàn)象。更有甚者,有些學生在上機課上聯(lián)機打游戲,聊QQ,根本無心課程學習。
傳統(tǒng)的高校計算機科學教育方法和課程設置偏向以教為主,以學為輔,教材地設置也貫徹了這樣一個理念。在現(xiàn)今自主學習改革的浪潮中,其他課程的教材設置都或多或少地進行了修改,添加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比重。而計算機教育作為一門實用性很強的課程,卻沿襲了舊有地教育思路,是很難適應現(xiàn)在形勢的要求。同時,我國的計算機教育缺乏專門設備,以家用設備代替教學設備的現(xiàn)象十分普遍,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學效果。
本人通過研究,認為通過以下辦法可以改變高校計算機科學教育現(xiàn)有的狀況。
計算機科學教育應注重實踐,作為一門操作為主的課程,實踐是其長久發(fā)展的基礎。高校計算機科學教育要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首要地是增加實踐在教學中的比例,以實踐為引導,指導學生進行理論學習,在理論學習的基礎上,結合實操的經驗加深對相關知識地學習和梳理。同時,高校還需改進課程設置,根據(jù)當前計算機領域地最新研究成果,積極調整課程設置,分模塊,分領域推動課程改革地進程。
要想改變學生對課程的輕視,解決課堂紀律差的問題,應著重于轉變學生對本課程的認知,提高其對本課程的興趣和愛好。這方面筆者認為可以從兩方面著手,一方面,結合學生本專業(yè)組建興趣愛好小組,如廣告制作、程序設計、公文寫作等。以專業(yè)為引導,促使學生了解如何使用計算機為工具,更好地為本專業(yè)課程服務,從而改變學生對課程輕視地態(tài)度,提高教學效果。另一方面,開設計算機課外實踐課,將課堂搬到校外,讓學生走進公司,走入工作崗位,切實體會計算機對未來工作的重要性,轉變其態(tài)度。
教材是實踐經驗的升華,現(xiàn)存的教材落后的現(xiàn)狀嚴重地影響了對學生實踐的指導。印度最大的培訓機構APTECH學院每年培訓幾十萬軟件人才,幾乎每年都要對教材進行修改,以適應市場變化的需要。我國高校要改變計算機教育現(xiàn)狀不可避免地要對先行的教材進行修訂,使其符合市場變化的需要。同時,高校還應更替教學設備,淘汰那些老舊的,已經無法跟上時代要求的教學設備。使得客觀條件不再成為制約我國高校計算機科學教育發(fā)展的瓶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