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劉德桓教授運用溫病理論辨治腦病的經(jīng)驗

      2013-04-18 08:57:38歐凌君郭偉聰莊清芬
      福建中醫(yī)藥 2013年6期
      關鍵詞:郁金溫病劉老師

      歐凌君,郭偉聰,莊清芬

      (福建中醫(yī)藥大學附屬泉州中醫(yī)院,福建 泉州362000)

      劉德桓教授系福建中醫(yī)藥大學附屬泉州市中醫(yī)院主任醫(yī)師、教授、碩士生導師、全國第五批老中醫(yī)藥專家學術經(jīng)驗指導老師,從事中醫(yī)內(nèi)科臨床工作35 a,擅長于運用溫病理論和方藥治療心腦血管疾病及疑難重癥,臨床療效顯著。筆者在跟師學習期間受益良多,現(xiàn)將劉老師運用溫病理論辨治腦病的經(jīng)驗介紹如下。

      1 清熱解毒 醒腦開竅法

      1.1 劉老師認為急性中風發(fā)病后,常伴有發(fā)熱,其中出血性中風約80%~90%的患者伴有發(fā)熱,缺血性中風約40%左右患者有發(fā)熱。中風(中臟腑)患者有高熱、神昏、抽搐等癥狀,辨證多屬氣營同病或氣血兩燔。部分急性中風患者甚至可伴有應激性消化道出血,此與溫病血分證“熱盛動血”的病理變化相符合。吳鞠通在《溫病條辨》中云:“邪入心包,舌蹇肢厥,牛黃丸主之,紫雪丹亦主之”,“神昏、譫語者,清宮湯主之,牛黃丸、紫雪丹、局方至寶丹亦主之?!保?]可見熱陷心包常見癥狀有神昏、言蹇、譫語、肢厥等。中風重癥患者,在肝陽上亢,化風生熱,痰熱內(nèi)陷心包這一病機作用下,出現(xiàn)身熱、煩躁、神昏、言語艱澀或失語等癥狀,與溫病邪熱內(nèi)陷心包病機和臨床表現(xiàn)相似,故治療時可以互參,常選用中藥安宮牛黃丸、紫雪丹、至寶丹口服或鼻飼;或以其靜脈劑型如醒腦靜注射液、清開靈注射液等靜滴。中藥湯劑中酌加黃連、生地黃、牡丹皮、石菖蒲、遠志、郁金、冰片、水牛角粉等清熱化痰,開竅醒神之品。

      病例介紹

      莊某,女,59歲,家庭婦女,2010年10月9日入院。因突發(fā)昏仆、右側(cè)肢體癱瘓1 h送我院。急查顱腦CT顯示左側(cè)內(nèi)囊大面積出血,量約30 mL。因家屬拒絕行顱腦外科手術治療,故采用脫水降顱壓等對癥治療。次日患者身發(fā)高熱,體溫39.9℃,采用藥物退熱、冰帽、酒精擦浴等方法,仍高熱。癥見:身熱,神志不清,喉中痰鳴,時躁動,大便未解,口唇干裂,舌質(zhì)紅,苔黃濁,脈弦滑數(shù)。辨證為熱盛神昏,痰火上擾證。劉老師治以清熱祛痰,熄風化火,醒腦開竅。給予醒腦靜注射液40 mL靜脈滴注,藥用:水牛角粉(沖服)6 g,梔子 15 g,黃連、生地黃 15 g,玄參10 g,麥冬 10 g,牡丹皮 20 g,赤芍、石菖蒲 15 g,郁金10 g,黃芩10 g。水煎鼻飼。次日體溫漸降至39℃以下。服藥3劑后體溫38.5℃。因病人3 d未大便,口氣臭穢,舌苔轉(zhuǎn)黃燥,改用白虎承氣湯。用生石膏(先煎)30 g,知母、粳米各 15 g,生大黃(后入)20 g,枳實15 g,甘草6 g。水煎灌腸1次,排出大便,2 d后體溫降至36.8℃。

      1.2 劉老師認為大多病毒性腦炎病人就診時多處于高熱昏迷狀態(tài),此時應用醒腦開竅、清熱解毒之法促使病人清醒尤為重要。此高熱昏迷屬于溫病學中熱入心包范疇。《溫熱論》中“溫邪上受,首先犯肺,逆?zhèn)餍陌保?]。臨床觀察病毒性腦炎急性期大多都具有神志昏迷、喉中痰聲漉漉等癥,此時劉老師常在白虎湯加減治療基礎上配合安宮牛黃丸鼻飼,以利于病人熱退神清。

      病例介紹

      王某,男,48歲,工人,2011年7月20日初診。因頻繁抽搐半個月就診。于某院診斷為病毒性腦炎,經(jīng)多家醫(yī)院治療無效。體檢:體溫 37~38℃,神志清楚,喉中痰鳴,呼吸急促,咳嗽,痰粘,痙攣性抽搐,發(fā)作時軀體后仰,角弓反張,轉(zhuǎn)瞬間抽搐消失,每日頻繁發(fā)作,夜間尤甚,常需 3~4人照顧,小便短赤,大便時干,舌短,難伸出口外,牙關緊,舌質(zhì)黯紅而乏津,脈象弦數(shù)而大有力。辨證為熱毒熾盛,肝風內(nèi)動。治宜清熱解毒,熄風開竅。方投白虎湯加減,與安宮牛黃丸同用。藥物組成:生石膏 60 g,知母15 g,僵蠶10 g,龍骨 30 g,石決明 15 g,丹參 15 g,射干 10 g,地龍 15 g,山藥 15 g,天花粉 15 g,郁金 12 g,珍珠母 30 g,水蛭5 g,粳米20 g。日 1劑,水煎 2次取汁300 mL,分3~5次頻頻喂下,服 3劑?;颊叱榇p輕,但仍喉中有痰,稍喘促,石膏加量至 90 g,服 15劑。患者抽搐減半,痰量明顯減少,體溫恢復正常。后配合西洋參益氣養(yǎng)陰,恢復正氣。經(jīng)過近5個月治療,最后基本康復。

      2 化痰降濁 解郁開竅法

      劉老師認為溫病學在治療溫病竅閉神昏癥常用化痰降濁、解郁開竅法,此法用芳香辟穢、化痰開竅之品,宣通竅閉,適用于濕熱郁蒸,釀生痰熱,蒙蔽清竅的證候,癥見神識昏蒙,時清時昧,時有譫語等。劉老師善用菖蒲郁金湯治療老年性癡呆。此病多為痰濁內(nèi)郁清竅,元神受蒙而神志混淆。治宜化痰降濁,解郁開竅,漸使胃健氣通,痰逐郁開,進而竅開神清。若辨證屬痰熱為主,可靜滴醒腦靜、清開靈注射液等;若屬痰濕為患,則以黃連溫膽湯或以滌痰湯加減,或在辨證的基礎上酌加遠志、麝香(目前常用白芷代替)、蘇合香等開竅之品。

      病例介紹

      李某,男,72歲,退休教師,2012年6月12日初診。代訴:智力逐漸減退3 a,加重1月。患者患高血壓病10 a,近3 a來智力逐漸減退,反應遲鈍,行走不穩(wěn),蹣跚如醉。尤其是近月來神志癡呆,表情淡漠,外出迷路,無故吵鬧,已喪失正常思維能力,小便常失禁。家屬帶其前來診治。入院癥見:神情呆滯,面色晦滯微腫,痰涎較盛,言語賽澀,困倦嗜臥,呵欠時作,舌淡微紫,苔膩脈滑。診斷:老年性癡呆。病由痰濕郁蔽清竅,元神無主,神志混淆所致。治療:化痰降濁,解郁開竅。方用菖蒲郁金湯合半夏白術天麻湯加味,處方:石菖蒲 12 g,遠志 6 g,半夏 12 g,僵蠶 10 g,丹參 15 g,茯苓 12 g,天麻 12 g,浙貝母 12 g,郁金12 g,陳皮10 g,蒼白術各10 g。上方服7劑后,諸癥減輕,加入杏仁、杜仲各20 g,以杜絕痰源,增強藥力。續(xù)進30余劑,癡呆面容明顯改善,記憶增強,步履較穩(wěn),說話較前流利,血壓穩(wěn)定,生活基本能自理,舌淡紅苔薄白,脈來和緩。痰濕已化,郁解竅開,元神主位,癥狀緩解。

      3 滋補肝腎 化痰逐瘀法

      劉老師認為溫病后期,溫邪深入,耗傷肝腎之陰;另外病久不解,余熱挾痰,痰留絡脈,日久成瘀,痰瘀互結(jié),閉阻清竅。薛生白《濕熱病篇》34條曰:“濕熱證,七八日……與飲食亦不卻,默默不語……此邪入厥陰,主客渾受。主客渾受概指久病體虛,脈絡凝瘀,清竅失聰”[3]。此與中風后遺癥之髓海不足,腦失所養(yǎng),痰瘀阻竅,脈絡瘀阻之病機有相似之處。故劉老師遇此證常以治療溫病熱邪深入,耗傷真陰的滋補肝腎法以及余邪未清,痰瘀滯絡的化痰祛瘀法相合。故擬滋補肝腎、化痰逐瘀法治療中風后遺癥,方用薛生白仿吳又可的三甲散加用菟絲子、山茱萸、枸杞子、熟地黃、丹參、當歸、川芎、郁金、僵蠶、石菖蒲、天麻等藥物。在補腎虛時還細辨其真陰、真陽:真陰虛者,藥用熟地黃、何首烏、玄參之類;對真陽虛者,常用肉蓯蓉、枸杞子、巴戟之類。常用“介以潛之”,潛陽介類藥常用龜板、鱉甲、龍骨、牡蠣、生石決明等?!敖轭悺迸c“有情”合用,不僅能使肝腎得以補益,又使既補之精因介類固攝而不致重泄,起到填精補髓、潛陽固攝的作用。對于中醫(yī)辨證屬肝腎虛損,痰瘀阻竅的頭暈、頭痛、神經(jīng)衰弱的病人,臨床加減化裁使用亦具有較好的臨床療效。

      病例介紹

      江某,男,72歲,退休職工,2011年10月 18日因左肢乏力6月余入院。診見面色黧黑,表情淡漠,少氣懶言,言語蹇澀,健忘,易怒,多疑,腰酸,膝軟,納差,夜尿多,大便正常,舌黯淡有瘀斑苔白,脈弦細。查體:記憶力、定向力、判斷力、計算力下降,舌體偏向左,左側(cè)肢體肌力3級,肌張力明顯升高。左巴氏征陽性,既往有原發(fā)性高血壓病。顱腦CT提示:右側(cè)基底節(jié)區(qū)腦梗塞。中醫(yī)診斷為中風后遺癥,辨證為肝腎虧虛、痰淤阻絡,治以滋補肝腎,化痰逐瘀。方用薛氏加減三甲散合補陽還五湯化裁:醉 蟲10 g,醋炒鱉甲 10 g,僵蠶 10 g,柴胡 10 g,桃仁 10 g,黃芪60 g,當歸 6 g,遠志 6 g,川芎 15 g,紅花 10 g,赤芍15 g,地龍10 g,膽南星10 g,益智仁15 g。服7劑,精神好轉(zhuǎn),夜尿減少為1次,但述胸悶痰多,言語不清,舌質(zhì)黯淡苔膩,脈較前有力。辨證為氣虛痰阻,上方加黃芪至100 g增強補氣力度,加用石菖蒲、遠志各10 g化痰開竅。服15劑,精神明顯好轉(zhuǎn),患者反應力加強,情緒明顯好轉(zhuǎn),言語變清晰,舌質(zhì)淡紅,苔薄白,脈弦有力。上方加龜版至20 g補腎填精,水蛭5 g走竄活絡。守方持續(xù)使用2個月,患者言語較前清晰,情緒能自控,認知功能改善,納寐可,二便正常,可由家屬扶行。

      4 升清降濁 清熱通腑法

      劉老師認為溫病中雜氣侵襲人體導致表里三焦大熱,人體氣機升降不和,正邪氣血清濁不分,與腦病常見火熱內(nèi)郁、氣機失調(diào)、清陽不升、濁陰不降的病機相似。《傷寒溫疫條辨》:“升降散主治溫病中雜氣所致,表里三焦大熱,其證不可名狀者,如頭痛眩暈,胸隔脹悶,心腹疼痛,嘔噦吐食者;如內(nèi)燒作渴,上吐下泄身不發(fā)熱者;如憎寒壯熱,如身熱如火,一身關節(jié)酸痛,煩渴引飲,飲水無度者;如四肢厥冷,身涼如冰,而氣噴如火,煩躁不寧者;頭面猝腫,其大如斗者;如咽喉腫痛,痰涎壅盛,滴水不能下咽者;如遍身紅腫,發(fā)塊如瘤者;如斑疹難出,有似丹毒風瘡者;如胸高脅起脹痛,……”[4]。劉老師常用溫病的升降散及加味升降散治療頭暈、頭痛等癥,認為其清濁不分。唯有升其清,降其濁,而可以治之。雜氣在上可升而吐之,雜氣在下可降而瀉之,雜氣在中可分而化之。升清降濁,寒溫并用,內(nèi)外通達,氣血調(diào)暢,共奏行氣解郁,使人體氣機升降如常,陰陽氣血調(diào)和。

      病例介紹

      唐某,男,55歲,公司主管。主訴:頭暈、頭痛2年,復發(fā)3周?,F(xiàn)病史:患者長期嗜煙,平素應酬多,常飲酒。2 a前因精神緊張,工作壓力較大引起頭暈、頭痛,常常在加班或出差時發(fā)作。入院3周前患者因與人爭吵后癥狀復發(fā)且加重,情緒急躁易怒,口干苦,飲食減少,大便干,溲短黃,舌暗紅邊有齒痕,苔黃濁,脈弦滑。西醫(yī)診斷:偏頭痛。中醫(yī)診斷:頭痛。辨證分型:肝陽化火,痰熱上擾。治則治法:疏肝瀉火,升清降濁,清熱化痰。方藥組成為升降散合龍膽瀉肝湯化裁:蟬蛻 5 g,白僵蠶 8 g,姜黃 8 g,生大黃(后入)15 g,梔子 12 g,柴胡 10 g,龍膽草 10 g,川芎 12 g,膽星 12 g,半夏 10 g,白術 10 g,天麻 15 g 等。7劑,水煎服。1周后復診頭痛明顯減輕,仍時感頭暈口苦。后繼服 7劑以期鞏固。囑適勞逸,調(diào)暢情志,戒煙酒。

      [1]清·吳塘.溫病條辨[M]//孫志波點校.北京:中醫(yī)古籍出版社,2010.

      [2]清·葉桂.溫熱論[M]//張志斌整理.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7.

      [3]盛國榮.薛生白濕熱病篇類釋[M].廈門:廈門市醫(yī)藥研究所編印,1983.

      [4]清·楊栗山.傷寒瘟疫條辨[M]//宋乃光,張曉梅校注.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02.

      猜你喜歡
      郁金溫病劉老師
      “咕咚”因何加引號?
      借助連環(huán)畫講故事
      淺談溫病特色診法之舌診
      多基原郁金的性狀、顯微及氣味差異性研究
      “一指禪”爸爸
      劉老師想開小車
      文苑(2018年22期)2018-11-19 02:54:18
      幽默的劉老師
      郁金的品種規(guī)格與鑒別
      不同方法提取郁金揮發(fā)油成分的GC-MS分析
      參與式教學法在溫病學教學中的應用
      怀远县| 哈尔滨市| 昌邑市| 增城市| 杨浦区| 阳东县| 正镶白旗| 庄河市| 甘泉县| 潼关县| 新兴县| 古田县| 永丰县| 健康| 区。| 武乡县| 淄博市| 从化市| 宝坻区| 巴彦淖尔市| 闽侯县| 禄丰县| 邯郸县| 万州区| 商城县| 苏州市| 宁城县| 河北区| 吕梁市| 大竹县| 巴东县| 郴州市| 三河市| 永宁县| 华安县| 襄樊市| 鄂托克前旗| 石泉县| 陆河县| 特克斯县| 盐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