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駿
喜歡在和風細雨的午后,焚一炷香,溫一壺茶,讀一本自己喜歡的書,書中的故事或文字不一定會讓我流淚,卻會讓我在不知不覺中眼眶變得濕潤……在這樣一個午后,沒有嘈雜的聲音,沒有工作和家務,時光仿佛停止,一切都定格在自我的世界里。
慢慢地,天黑了;慢慢地,心靜了……
現(xiàn)代人因為各種各樣的壓力,不得不加快生活的節(jié)奏、工作的步伐,不得不急匆匆地奔波在生產(chǎn)現(xiàn)場、田間作坊、會議室里、飯桌旁邊……
于是,在我們的生活中,常常會看到這樣的事情發(fā)生———
在街上,開快車的人屢見不鮮,即使在斑馬線上,甚至在紅燈亮起的一瞬間,也會一沖而過,驚得路人如驚弓之鳥;在農(nóng)村,給生豬加“四月肥”的、給鱔魚喂避孕藥的、給水果澆催熟劑的……
古時候具有諷刺意義的“揠苗助長”的成語故事,在現(xiàn)代人生活中真實上演。
一句“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廣告語,就把家長忽悠得暈頭轉向。小小年紀的孩子今天學這樣,明天學那樣。家長們把中國式培優(yōu),當成了教育的“靈丹妙藥”,恨不得孩子個個都是琴棋書畫的“全能冠軍”。
我們常?!锻霞?guī)Э谌チ骼恕罚瑓s被旅行團帶著天不亮就出發(fā),天黑了才回家,走馬觀花,到此一游,除了疲于奔命外,卻不知自己收獲了什么。
在人生短短的幾十年里,我們總是行色匆匆,為名奔,為利忙,為數(shù)不清的欲望,為傷不起的人情,卻往往忽略了自己內(nèi)心最真實的感受,最本真的需求……
記得曾經(jīng)讀到過這樣一段話:一群人急匆匆地趕路,突然,一個人停了下來,旁邊的人很奇怪:為什么不走了?停下來的人一笑:走得太快,靈魂落在了后面,我要等等它。
是啊,在人生的旅程中,我們常常太快、太急、太遠,因為追求的太多,所以反而忘了當初為什么出發(fā),忘了自己最初的夢想……此時,可不可以放慢腳步,用一顆平靜的心來慢慢地品味和感受生活,讓生活回到本來的速度上。來一次《西藏,靈魂滌蕩之旅》,讓靈魂回歸到最安靜的心靈里,尋找你最原始的快樂。
慢下來,我們可以在熙來攘往的車流中享受駕駛的樂趣,欣賞一路的風景,讓浮躁的心靜下來,讓生命得到尊重。
慢下來,我們可以在田野里、在山林間欣賞蟬噪蛙鳴、霧靄流嵐,等待春天開花,秋天結果。因為成熟需要時間,豐收需要耕耘,瓜熟蒂落才是生命圓滿的過程。
慢下來,讓孩子們慢慢長大,讓他們有睡懶覺、看動畫片的時間,讓孩子們在每一個年齡段都健康、快樂地成長。因為教育、學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慢慢地澆灌、積累。人生不是短跑,也不是中長跑,而是一場馬拉松。馬拉松從來沒有人搶跑。
時光匆匆,人生苦短,不妨換一種生活的態(tài)度,放慢生活的腳步,放松緊張的身體,放下焦慮的心情。在快節(jié)奏的生活里,慢一點,或許是一種更美好、更奢侈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