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霞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在作文教學中,要求學生說真話、實話、心里話,不說假話、空話、套話。”《高考作文分等評分標準》將“感情真摯”列為基礎等級中的最高一等(第一等)。感情真摯,即感情真誠懇切?!罢妗奔凑嬲\,真切;“摯”即誠懇,懇摯。正所謂言為心聲,文章應該是作者內(nèi)心情感的真實流露。感情真摯是指文章中所表達的對社會、人生、生活的發(fā)自內(nèi)心的真實自然的感情,不是人云亦云,也不是無病呻吟。作文想拿高分,關鍵是寫出真情實感。
近幾年的高考優(yōu)秀作文的比例相當?shù)?,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教師的原因,也有學生的原因,但主要原因是教師對作文的指導進入誤區(qū),那就是過于強調(diào)形式,淡化內(nèi)容。學生的作文中普遍存在一種現(xiàn)象:寫古代的多,寫現(xiàn)實的少;寫虛情假意的多;抒真情實感的少;在注重文采、追求形式的東西上狠下工夫,缺少對社會的深入思考和關注。
另外,從學生角度來說,許多學生寫作的目的不夠明確,為應試而寫作的思想比較嚴重。學生在本質(zhì)上缺乏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寫作缺乏源頭活水?,F(xiàn)在有不少高中實行封閉管理,學生在教室的時間達十二三個小時,整天埋在題海之中,很少與社會接觸,也很少有思考的時間,導致學生的寫作缺少源頭之水。學生缺少生活體驗,缺少思考,又怎么能寫出有真情實感的文章呢?
托爾斯泰說過:優(yōu)秀的作家都是蘸著自己的血肉寫出來的,真誠的文章是從作者的心里流出來的,而不是硬擠出來的。只有真正動了情,才能寫出真情實感的東西。
那么,我們在作文教學中怎樣引導學生寫出真情實感的文章呢?在長期作文教學中,我認為有以下幾點做法:
首先要轉(zhuǎn)變觀念,走出作文指導的誤區(qū),創(chuàng)造有利于學生寫出真情實感的環(huán)境。讓學生明白寫作不僅僅是應試的需要,更是生活的需要。中學作文是運用書面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它的基本要求是怎么想就怎么說,怎么說就怎么寫,以我手寫我口,只要用文字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思如實地表達出來就可以了。這是一項重要的語文基本功,也是學生將來走向社會、從事各項工作所必需的一種基本技能。只有將感情融入生活,才能產(chǎn)生深切的感受,才能體驗生活中的喜怒哀樂,才能看到真善美,即“功夫在詩外”。有了材料,又有了真切感受,作文就不再是閉門造車,也不會枯燥無味。
其次要引導學生關注生活、認知生活、感受生活。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是培植創(chuàng)新精神的土壤。生活中點點滴滴的“浪花”最能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欲望。從生活的“小”處、“細”處入手。要從平凡普通的事中發(fā)現(xiàn)生活真諦,產(chǎn)生與眾不同的情感共鳴,就必須時時關注小事。雖然小事細碎,不引人注目,可是在有心人眼里,就會以小見大。
善于認知生活中的人和事,善于積累。生活中的真情事理無處不在,點點滴滴匯聚成溪,若不注意及時捕捉就會稍縱即逝。因此老師可有意培養(yǎng)學生認知的習慣,讓學生把當天發(fā)現(xiàn)的、覺得特別的事寫下來,不論是好事還是壞事,不論是喜事還是愁事,只要印象深刻就把它寫下來,在寫的過程中做到真實地表達思想感情,大膽說自己想說的話,寫自己想寫的事,抒自己想抒的情。
寫作是人的思想感情的一種表述,而人的思想感情來源于對生活的感受,沒有對生活的感受就寫不出真情實感的文章。引導學生面向社會,直接參與體驗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注意多角度、多層次地觀察各種人和事,善于從平常的人和事中發(fā)現(xiàn)不平常的情與理,用細膩的心尋覓真善美的所在,挖掘生活中的智慧和哲理。要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人生,善于聯(lián)想和想象。生活是豐富多彩的,有轟轟烈烈、驚險奇特的大事,也有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小事,無論是大事還是小事都能引起我們的想象和聯(lián)想。如果引導學生對生活中的一事、一物、一種現(xiàn)象都不輕易放過,都多加思考、想象和聯(lián)想,都想出點意思來,悟出點哲理來,品出點情味來,那么就不愁寫不出富有真情實感的文章。
最后要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學生獲取寫作材料有兩條途徑:一是從自己的生活中獲取,二是從自己的閱讀材料中獲取。由于學生生活經(jīng)歷尚淺,即便是從家長朋友那得來的有效信息也微乎其微,在寫作中涉及的材料絕大多數(shù)還是來自于課本和他們閱讀的書本。這樣看來學生的寫作內(nèi)容踏不踏實,寫作動機純不純凈,寫作思想深不深刻與閱讀內(nèi)容有莫大的關系。很多學生寫作之所以沒有分量,原因就在于對作品、對社會的認識不夠深刻。這都是因為學生沒有正確選擇閱讀材料,缺乏對一些經(jīng)典著作的閱讀,這樣在寫作的時候就不能深刻地審題,看透題目的深意。因此,教師在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引導學生正確閱讀的時候務必要從認識文章的深度入手,讓學生從理解文章、理解經(jīng)典的角度出發(fā),讓學生學會探究作品的社會價值,分析作者的思想,在其中尋找到讀經(jīng)典的樂趣所在,避免閱讀指向的空白。
總之,在作文教學中,要使學生寫真情實感的文章,就要讓學生關注生活找源頭,認知生活打基礎,感受生活悟哲理,引導學生在寫作時有真意地粉飾,不做作、不賣弄,會用平實、簡潔、流暢的語言抒寫自己的真情實感,做到“我手寫我心”、“我心抒我情”,寫出內(nèi)容充實、語言生動、有真情實感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