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華 王琰
摘 要:試樣以過氧化鈉熔融,水浸取,鐵、錳等成氫氧化物沉淀而與鎢分離。通常單獨使用Ticl3或Sncl2作還原劑使鎢還原成五價,鎢(V)與硫氰酸鹽形成黃色絡合物,借以進行光度測定。如還原劑僅為Ticl3,絡合物穩(wěn)定性差,樣品結果難于重現(xiàn)。通過大量試驗,改進采用Sncl2—Ticl3做雙還原劑,從而獲得穩(wěn)定的絡合物,提高了精密度和準確度。本方法適用于低含量、大批量鎢礦樣品的測定。
關鍵詞:鎢 光度法改進 雙還原劑 Sncl2 Ticl3
中圖分類號:O65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3)03(c)-0094-02
鎢在地殼中的平均量為1.3×10-6。鎢為親石元素,已發(fā)現(xiàn)的含鎢盧礦物有20余種,我國鎢礦床中鎢礦物大部分是鎢鹽酸。主要存在于偉晶巖和熱液礦床中,其主要礦物為黑鎢礦(Mn,F(xiàn)e)Wo4,含WO3 76%,白鎢礦物CaWO4,含WO3 80%。具有工業(yè)意義的鎢礦物主要有黑鎢礦,鎢錳礦和白鎢礦4種。測定鎢的重量法和容量法主要針對高含量的ω(WO3)>5%樣品;而極譜法,比色法和原子吸收光譜法主要用于ω(WO3)<5%樣品的測定。本文應用硫氰酸鹽比色法測定低含量鎢。硫氰酸鹽比色法基于鎢(v)與硫氰酸鹽形成黃色絡合物。為使鎢還原為五價,通常用三氯化鈦或氯化亞錫做還原劑。使用三氯化鈦還原有一定的優(yōu)點,由于W6+/W5+的標準氧化電位位為+0.26 V,Ti4+/Ti3+的點位(+0.10 V)比Sn4+/Sn2+的電位(+0.15 V)更負一些。因此對鎢的還原作用進行的較快,一般只需5~10 min,顏色即可穩(wěn)定,且在幾小時不變。用氯化亞錫做還原劑,還原作用進行得很慢,甚至經過兩小時后,其顏色深度仍在增加。為了增強氯化亞錫的還原作用,雖可提高顯色溶液的酸度,但影響操作條件。用三氯化鈦做還原劑,溶液的酸度可在25%~50%(按體積計)范圍內變動,許多元素的存在不干擾鎢的測定,顯色后溶液顏色也比較清亮,絡合物穩(wěn)定性差??傊?,用三氯化鈦或氯化亞錫做還原劑,樣品結果難于重現(xiàn),精密度差,準確度難于保證,故采用雙還原劑方法加以改進。
1 試驗部分
1.1 實驗原理
試料用過氧化鈉熔融,生成鎢酸鈉。熱水提取,鐵、鈦、錳、鎳、鈷、鈮、鉭等形成沉淀而與鎢分離。分取部分濾液,在鹽酸介質中,六價的鎢被氯化亞錫和三氯化鈦還原成五價狀態(tài)與硫氰酸鹽形成黃色絡合物,于分光光度計上,在軸長420 nm處測量吸光度,計算鎢的含量。
1.2 儀器和主要試劑
UNIC WFJ 7200型分光光度計(尤尼柯、上海)
Na2O2、甲醛、無水乙醇、鹽酸(ρ1.19 g/
ml)。硫氰酸鉀溶液(250 g/L,用時現(xiàn)配),次磷酸鈉溶液(100 g/L)。氫氧化鈉溶液(40 g/L)
Sncl2—Ticl3的鹽酸溶液:取10.0 g的Sncl2,加入些預先配好的8 mol/L HCl,加熱到溶液清亮,即Sncl2完全溶解,冷卻后加入3.0 ml Ticl3溶液,用8 mol/L HCl定容至1000 ml,搖勻。
鎢標準儲備溶液:100 ug/ml的WO3(國家標準物質研究中心)。
鎢標準溶液(20 ug/ml的WO3標準溶液):取20 ml鎢標準儲備溶液加入至100 ml容量瓶中,用40 g/L NaOH溶液定容至刻度,搖勻后轉移至塑料瓶中待用。
2 樣品分析
2.1 試驗步驟
按GB/T14505的相關要求,加工試樣粒徑應小于97 um。試樣在105 ℃的鼓風干燥烘箱內預干燥2 h。含硫的礦物試樣在60℃~80 ℃的鼓風干燥烘箱內干燥2~4 h,然后置于干燥箱中,冷卻至室溫。稱取0.1000~0.5000 g(±0.1 mg)樣品于高鋁坩堝中,加入3.0g Na2O2,用玻璃棒將樣品與試劑充分混勻,再覆蓋1.0 g Na2O2,放入已升溫至650 ℃的高溫爐中熔融15 min,取出并冷卻。置于250 ml燒杯中加入50 ml熱水蓋上表面皿浸提,待劇烈反應停止,從燒杯嘴滴加無水乙醇及甲醛溶液各5~6滴,以消除高價態(tài)Mn的影響。并在電熱板上煮沸3~5 min,以破壞H2O2。洗滌表面皿后除去,洗出坩堝和蓋,控制體積在70 ml左右,冷卻后移入100 ml容量瓶中,稀釋至刻度,搖勻,放置澄清或干過濾。
2.2 標準曲線配制
準確吸取20 ug/ml WO3標準溶液0,5,10,20,40,80,120 ug置于25 ml比色管中,不足10 ml的補加40 g/L NaOH溶液至10 ml。準確加入1.0 ml,250 g/L KSCN溶液,搖勻再加入1 ml次磷酸鈉溶液(100 g/L),搖勻。然后用Sncl2—Ticl3的鹽酸溶液定容至刻度。15 min后在波長420 nm處,用3 cm比色杯比色。
2.3 樣品測定
按樣品的不同,分取5 ml或10 ml(不足10 ml者補加40 g/L NaOH溶液至10 ml)于25 ml比色杯中,以下同標準曲線配制。
2.4 空白實驗
隨同試料進行雙份空白的試驗,所用試劑應取自同一試劑瓶,加入相等的量。
2.5 驗證試驗
隨同試料分析同礦種,含量相近的標準物質。
3 方法的精密度和準確度
將標準物質GBW(E)-O70024,GBW-O7241,GBW-07239分別進行10次平行測定,結果見表1。標準曲線中的先行方程為Y=0.1749X-0.9673,線性回歸分數(shù)R=0.9998,符合分析要求。使用該方法測得標準物質的平均值與標準值吻合性好,準確度和可靠性提高。
4 結果與討論
4.1 消除與干擾
三價砷、銻對測定無影響,五價砷、銻由于消耗三氯化鈦使結果偏低;加次磷酸鈉能減弱其影響,但砷、銻含量高時需預先分離。
4.2 結果
本文是將三氯化鈦和二氯化錫兩種還原劑配成混合液,一次加入,經過大量試驗,證明該方法重現(xiàn)性好,絡合物穩(wěn)定時間長,操作簡便,適用大批量的樣品中底含量鎢的測定。
參考文獻
[1]巖礦物分析編寫小組.巖石礦物分析[M].地質出版社,1973:441-444.
[2]礦石礦物分析[M].湖南省礦產測試利用研究所,1988,4:246-247.
[3]地質礦產部科學技術司試驗管理處編 巖石和礦石分析規(guī)程[M].第一冊.120-122.
[4]巖石礦物分析委會.礦石礦物分析地質出版社[M].4版.2011,2:325-330.
[5]GB/T14352.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S].20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