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凌波
摘 要:現(xiàn)在標配LED日間行車燈已經成為不少汽車廠商宣傳的噱頭,奧迪,寶馬,奔馳,大眾眾等均已配備到了自己的量產車型上。LED日間行車燈已經越來越趨于流行,預計在未來幾年會有很大的發(fā)展空間。
關鍵詞:LED日間行車燈,配光法規(guī)認證,燈體結構設計綜述
中圖分類號:TP3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3)03(c)-0097-01
歐盟規(guī)定自2011年起,歐盟境內所有新車必須安裝日間行車燈。日間行車燈不同于普通的近光燈,是專門為白天行車照明而設計,目的是用于在行車路況遇上霧雪天氣中,制造信號燈讓道路的其他使用者盡早的發(fā)現(xiàn)自己。早期的日間行車燈,多半采用的是鹵素燈泡,雖然耗電量不大,但隨著科技的進步使用LED技術的日間行車燈,節(jié)能效果得到進一步提升,一般鹵素大燈的功率為70 W左右,而日間行車燈僅有13.5 W,光通量為70~90 LM,比傳統(tǒng)的鹵素燈還要亮,消耗功率僅為鹵素大燈的20%。當汽車發(fā)動機一啟動,日間行車燈則自動開啟,以引起路上其他機動車、非機動車以及行人的注意。當夜晚降臨,駕駛者手動打開近光燈后,日間行車燈則自動熄滅。據(jù)統(tǒng)計,開啟日間行車燈,可降低12.4%的車輛意外,同時也可降低26.45%的車禍死亡幾率。說起日間行車燈,不得不提寶馬和奧迪。寶馬的“天使眼”最初只是為了美觀而設計,但后來這種創(chuàng)新的設計一直被沿用至今,成為寶馬車系的特色。而把日間行車燈設計和推廣得最好的無疑是奧迪。A4L剛上市的時候,“淚眼”造型的日行燈曾經迷住了眾多年輕消費者。奧迪作為行業(yè)內首先將LED光源應用到日間行車燈中的企業(yè),正在逐漸將LED日間行車燈演化為家族新的識別特征。也使得日間行車燈,在奧迪的每個車型形成了獨特的設計和寓意。時至今日在大燈中植入LED日間行車燈,甚至完全采用LED照明,已行程了奧迪品牌的一大亮點。
1 日間行車燈國標的配光法規(guī)
以下列表是日間行車燈的歐標跟國標的內容對比。(如圖1)
GB 23255-2009規(guī)定日間行車燈的光色應為白色,其色度特性應符合GB4785規(guī)定,發(fā)光面積不應小于40 cm2,在基準軸線上的發(fā)光強度應不小于400 cd,投射到圖1配光分布上點得發(fā)光強度,不應低于圖1上所示各點百分比值與400 cd的乘積,在任何方向上燈具發(fā)出的光強度應不大于800 cd。對于一個以上光源組成的日間行車燈,當其中任一光源因故障不亮時應滿足規(guī)定的最小發(fā)光強度;當所有光源全部點亮時不能超過規(guī)定的最大發(fā)光強度。H=0°和V=0°的方向對應為基準軸線,通過基準中心。圖1已經給出不同方向上的最小數(shù)值,是用每個燈具軸線上要求的最小值百分比表示的。(如圖2)
2 燈體結構設計綜述
為了適應當今時代的發(fā)展潮流,豐田公司2014年即將推出的全新RAV4的高端配置車型就搭載了LED日間行車燈,這款車燈的日間行車燈運用了5顆貼片式LED作為光源來實現(xiàn)配光要求(如圖)。此款車燈在日間行車燈的反射鏡部分設計了4顆LED,利用反射鏡來實現(xiàn)配光。由于GB 23255-2009規(guī)定了日間行車燈的發(fā)光面積不應小于40 cm2,反射鏡部分搭載的4顆LED的發(fā)光面積不能滿足要求,所以此款車燈在原有基礎上另外設計了1顆LED作為日間行車燈的補強追加光源來實現(xiàn)要求。這顆追加的LED位于遠光燈反射鏡的下邊緣,
LED光源中心發(fā)出的光利用遠光反射鏡折射來實現(xiàn)增大發(fā)光面積的目的。因此這款車燈從外觀上看是4顆LED點燈狀態(tài),實際上在燈體內部還有一顆追加光源。(如圖3)
此外該車的另一特色就是此燈配備了一塊復雜電路制御基板,通過的對燈體內部的制御基板的電路設計來實現(xiàn)在燈體的同一位置上,既可以當作日間行車燈又可以當作位置燈,即日間行車燈與位置燈的相互切換,以達到實現(xiàn)兩種機能的目的。我們相信明年該車型正式亮相的時候必然會給人們帶來視覺上的沖擊,掀起日間行車燈的潮流。以前在國內常見的加裝有LED日間行車燈的車型大都是進口車,但是隨著此項技術的日趨成熟與完善,目前日間行車燈正處于流行的潮流中,國內市場的日間行車燈的未來發(fā)展前途一片光明。
參考文獻
[1]劉祖明.LED照明技術與燈具設計[M].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12.
[2]黎小桃.LED照明設計與應用[M].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