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讀者為我們提供案例線索,我們將聘請專業(yè)的律師、法官、檢察官團隊悉心解答發(fā)生在您身邊的法律問題。同時歡迎其他法律從業(yè)人員加入我們的團隊,期待您的合作與參與。
案例一:失效的離婚協(xié)議
2013年5月的一個周末,提早下班的林霞,買了丈夫郭強最愛吃的烤肉和電影碟片,盤算著到家后兩人邊吃邊看,過一個溫馨的周末。他倆結婚不到兩年,一直享受著二人世界,并沒有要孩子的打算。郭強的工作時間比較特殊,每天下午2點就能回家;林霞卻非常忙,經常加班到很晚,很少有休息日。漸漸地,兩人平日里見面的時間越來越少。難得今天林霞可以早些回家,她想給丈夫一個浪漫的小驚喜。
林霞開心地回到家,卻發(fā)現(xiàn)門口擺放著兩雙鞋,顯然那雙女士皮鞋不是自己的。走近臥室,隱約傳來一對男女的嬉笑聲。林霞憤怒地踢開門,發(fā)現(xiàn)丈夫和一名女子半裸著躺在自己的床上。女子見狀,迅速抱起衣服跑了出去。林霞氣瘋了,“離婚”兩個字立刻闖進她的大腦。不料還沒等她張口,郭強卻先說話了:“我對不起你,咱們離婚吧,家里一切都歸你。”對于丈夫的背叛,林霞傷心欲絕。
第二天上午,沒等林霞從悲痛中醒來,郭強就將一紙離婚協(xié)議書遞到她的眼前。協(xié)議約定:1、雙方自愿離婚;2、關于房產:位于×××××的房屋產權及房內物品歸女方所有;3、關于現(xiàn)有的股票和夫妻共同存款歸女方所有;4、本協(xié)議自雙方離婚證書下發(fā)之日起生效。
林霞并不想這樣草率離婚,更沒有想通過離婚獲得多少財產。在她看來,自己幸福的家庭是不能用金錢換取的,丈夫一時的過錯,在兩人十年的感情面前顯得微不足道。林霞選擇了包容與原諒,兩人雖然暫時分居,但是她仍然期待著丈夫的回心轉意。
可是一個月后,林霞等到的卻是法院遞送的傳票和丈夫親筆寫的訴狀。訴狀稱:1、請求依法判令解除原被告的婚姻關系;2、夫妻共同財產(包括但不限于房屋、存款等)依法分割。離婚的主要理由是,雙方感情破裂,無法維持正常生活。
丈夫的突然轉變令林霞措手不及,情急之下,她拿出了離婚協(xié)議,表示同意結束與郭強的婚姻關系,要求郭強履行離婚協(xié)議,房屋、股票、存款等夫妻共同財產歸自己所有。法院最終判決,林郭二人系自愿離婚,準予雙方解除婚姻關系。雙方離婚協(xié)議系以離婚登記為生效要件,故判決二人離婚之前,離婚協(xié)議并沒有發(fā)生法律效力,郭某有權主張對夫妻共同財產依照法律規(guī)定進行分割。據(jù)此,判決夫妻共同財產按照價值各自分得50%。林霞主張郭強有婚外出軌行為,由于未能舉證證實,法院不予支持。
律師點評:
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 》第十四條規(guī)定:“當事人達成的以登記離婚或者到人民法院協(xié)議離婚為條件的財產分割協(xié)議,如果雙方協(xié)議離婚未成,一方在離婚訴訟中反悔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該財產分割協(xié)議沒有生效,并根據(jù)實際情況依法對夫妻共同財產進行分割?!?/p>
離婚協(xié)議與普通民事訴訟契約最大的不同是:離婚協(xié)議是以解除婚姻關系以及子女撫養(yǎng)問題這一人身法律關系為基礎,從而約定財產歸屬的協(xié)議。法律在判斷離婚協(xié)議效力時,不能夠僅以《合同法》適用為首選,必須以人身法律關系為基礎。
本案中,林霞和郭強的離婚協(xié)議生效的第一條件是解除婚姻關系,之后是財產歸屬。如果二人沒有離婚,財產根本談不到分割給誰。所以,林郭二人的離婚協(xié)議在離婚之前是沒有生效的。根據(jù)上述婚姻司法解釋規(guī)定,此類以離婚為前提條件的協(xié)議,在離婚登記前不發(fā)生法律效力,一方可以通過訴訟反悔。因此,林霞要求郭強依照離婚協(xié)議內容履行的請求,未能被法院支持。
律師支招:
在婚姻存續(xù)期間,由于各種原因,夫妻之間會達成各種合同、協(xié)議等書面約定。但是,首先要明白,婚內合同、協(xié)議不同于一般的民間契約,在法律上要具備一定的條件才會生效。所以,必須根據(jù)自己訂立協(xié)議的目的進行內容和形式上的調整。
1、要搞清楚訂立協(xié)議的目的是用于婚內財產各自獨立,還是用于離婚時進行財產分割使用,如果用于離婚時分割財產就要注意,此類協(xié)議必須在內容中明確約定生效的條件,避免協(xié)議沒有發(fā)生法律效力;
2、協(xié)議約定的權利、義務是否涉及婚姻關系以外其他人的權益(譬如一方或雙方的父母、子女等),如果協(xié)議中給第三方設定了義務,或者與第三方存在某種關聯(lián),亦有可能出現(xiàn)不發(fā)生法律效力的情形。
3、注意協(xié)議內容中約定是簽字后生效,還是辦理某項手續(xù)(譬如離婚登記或經公證等)生效,如果約定必須辦理某項手續(xù)才能生效,那該協(xié)議僅是成立,在簽訂時尚未發(fā)生法律效力。
案例二:夫妻間借款糾紛
2009年5月,張平和胡爽在一次朋友聚會上相識、相戀,一年后二人登記結婚。好景不長,雙方在生活支出方面意見不一,開始發(fā)生矛盾,甚至對買什么菜或什么牌子的日用品,雙方都爭執(zhí)不下。
張平在建材企業(yè)工作,本是高級主管,收入豐厚。2011年企業(yè)開始不景氣,張平收入嚴重縮水。曾經風光無限的張平漸漸變成“窮光蛋”。一天,無所事事的他跑到賭場,想碰碰運氣,沒想到,卻輸?shù)靡桓啥簦€欠下十幾萬元的賭債。于是,張平向妻子提出要動用家中存款,償還賭債。胡爽問明緣由后,當即提出,動用家中存款可以,不過得打借條。張某無奈,只得寫了借條,打發(fā)了債主。
2012年7月底,兩人再次發(fā)生爭執(zhí)。忍無可忍的雙方終于在9月20日一起走進了法院的大門。兩人離婚的態(tài)度都很堅決,法院的庭前調解也沒能使兩人重歸于好。妻子拿出借條,要求張平償還借款;張平強調,他拿的是夫妻共同財產,有自己的一份,況且償還欠款屬于生活中自然消耗,自己沒有還款的義務;胡爽強調,張平用家里的錢償還賭債,這是張平個人行為,并且,如果不是張平自愿寫借條,并承諾一定還錢,自己是不會借給他的。
律師點評: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十九條規(guī)定:“夫妻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約定應當采用書面形式……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的約定,對雙方具有約束力。”
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十六條規(guī)定:“夫妻之間訂立借款協(xié)議,以夫妻共同財產出借給一方從事個人經營活動或用于其他個人事務的,應視為雙方約定處分夫妻共同財產的行為,離婚時可按照借款協(xié)議的約定處理?!?/p>
根據(jù)以上法律規(guī)定,我們可以明確看出:第一,夫妻共同財產是夫妻二人共同擁有的財產,夫妻雙方享有平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權。第二,夫妻雙方對共同財產享有平等權益,在享有財產權利的同時,還需承擔相應的義務。因此,夫妻二人在雙方就借款問題不能達成一致時,應當根據(jù)自主原則對其財產通過借貸的方式進行處分。夫妻之間通過借貸方式使部分財產轉屬一方個人所有,用于其個人經營活動或其他個人事務,既可避免或緩解因雙方對財產的處分不一致而對夫妻關系產生不利的影響,又可使一方通過借貸方式滿足對其個人事業(yè)或愛好方面的追求,促進家庭和諧。
張平借用夫妻共同財產償還賭債(本文暫不分析賭債的違法性),從借款的意圖上說,是用于其個人事務。根據(jù)上述法律規(guī)定張平的借款行為應屬于民事借貸行為,我國對民間借貸行為并不存在夫妻雙方相互不得借貸這一禁止性規(guī)定。因此,夫妻一方從夫妻共同財產中借款的行為符合法律規(guī)定,應當適用關于自然人之間借款合同的民事法律規(guī)定,法院應當予以認可。離婚時,對沒有歸還的個人借款,應當作為夫妻共同債務要求其歸還或者在分割共同財產時扣除相應份額。
最后提醒大家:一人參賭,全家遭殃;眾人參賭,難奔小康。
律師支招:
1、法律保護夫妻之間的合法契約,所以在婚姻存續(xù)期間,如出現(xiàn)大額財產變化時(譬如購買房屋、購車、對外投資、大額借款、擔保等),在雙方都同意的前提下,建議夫妻間以書面方式進行約定,從而可以平衡夫妻間對財產的處分權。
2、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夫妻間可以在結婚前或者結婚后,將各自的婚前財產、婚后財產、收益所得、對外的債權債務等,以書面協(xié)議的方式約定歸屬。所以,婚前約定明確,避免婚后在財產問題上爭執(zhí)不清。
3、司法實務中判斷婚姻財產,一般不能證明夫妻一方財產的,慣于推定為共同財產。所以,夫妻雙方對婚姻財產、債務的歸屬問題有特殊要求的,應當采用有效證據(jù)的方式予以鎖定,以避免今后在財產問題上發(fā)生分辨不清結果。
案例三:揭穿虛假借款
陳奇和鄒婷婚后共同生活了7年。由于陳奇沒有固定的工作,收入不穩(wěn)定,夫妻間的日常開銷僅依靠鄒婷的收入維系。陳奇不關心如何支撐家庭生活而是沉迷網游,久而久之二人矛盾頻生,愈演愈烈。
可笑的是,沒有盡到丈夫責任的陳奇,反而向法院提起訴訟,稱妻子鄒婷整日不管家事,導致無法正常生活,要求與其離婚,并且主張家中的財產歸自己所有。鄒婷對這樣的家庭已經不再抱有幻想,在法庭上同意離婚,并且要求夫妻共同財產依法平均分割。
陳奇原本期望通過離婚將鄒婷趕出家門,但他沒有想到,在財產分割問題上,自己要支出將近十萬元。貪心的他,在損失金錢的壓力下,謊稱要維護家庭的完整,急忙向法院申請了撤回起訴。
撤訴之后的二人,在關系上沒有什么改善。鄒婷認為過了這一段時間,丈夫會慢慢調整好的。她沒有料到,就在撤訴后的第20天,夫妻兩人均接到法院傳票,一名叫羅瑞的男子起訴陳、鄒二人償還借款18萬元。
羅瑞訴稱,陳奇因購車缺錢,向他借款18萬元,并出具借條,期限1個月,利息15%,陳奇到期卻沒有歸還借款。因為討要借款無望,羅瑞訴至法院,要求陳鄒夫婦二人共同還款并償付利息。
在法庭上,陳奇認可羅瑞起訴均屬實,并說當時借款買車是為了晚上開黑車掙錢,對羅瑞提供的證據(jù)沒有異議,并對不能及時歸還羅瑞借款表示歉意。
鄒婷辯稱,羅瑞所說不是事實,她根本不認識羅瑞,而且自己與丈夫從來沒有買過車。案件的審理對于鄒婷極為不利,如果官司打輸了,意味著鄒婷要與陳奇共同償還18萬元借款。即使是和陳奇各自承擔債務,自己也要付出9萬多元的本息。
當案件陷于低谷時,突然出現(xiàn)了轉機。一天,鄒婷在家收拾屋子時,竟然發(fā)現(xiàn)法院受理本案向原告羅瑞出具的相關訴訟費、保全費、保證金發(fā)票和受理通知書。這些原告才應當有的資料,怎么會在自己家中出現(xiàn)?
鄒婷立即向法院提交了補充新事實申請,并將這些資料遞交給法庭。鄒婷認為,本案中所謂的借款,是陳羅二人串通的惡意訴訟,因為丈夫陳奇曾起訴離婚,后來擔心經濟受損撤訴,這次訴訟的目的顯然是為了離婚多分財產。鄒婷認為羅瑞提供的證據(jù)根本不具有真實性,所謂債務系陳羅二人捏造,請求法院駁回羅瑞的訴訟請求。
法院查明,陳奇曾以夫妻感情不好為由,起訴要求與妻子鄒婷離婚,并分割夫妻共同財產,后來撤訴。不久后,羅瑞以陳鄒二人夫妻關系存續(xù)期間向他借款沒有歸還為由,提起訴訟。
法院經審理后認為,通過法庭調查和證據(jù)質證,羅瑞對于出借資金的來源前后陳述矛盾;陳奇對于購車交付定金、購車款和提車時間的陳述,與實際并不相符;陳奇承認夫妻關系不好,雙方又如何共同舉債購車?而且陳奇在離婚訴訟中對這一債務只字未提,也不符合情理;另外,理應由羅瑞保管的本案受理的相關訴訟費等重要憑證出現(xiàn)在陳奇家里,也有悖常理。據(jù)此,法院確認羅瑞的訴訟請求缺乏事實依據(jù),不予支持。據(jù)此,法院判決,駁回“債主”羅瑞要求陳鄒夫婦二人歸還借款18萬元及清償相應利息的訴訟請求。
律師點評: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三條規(guī)定:“債權人就一方婚前所負個人債務向債務人的配偶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債權人能夠證明所負債務用于婚后家庭共同生活的除外?!痹撍痉ń忉尩诙臈l規(guī)定:“債權人就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主張權利的,應當按夫妻共同債務處理。但夫妻一方能夠證明債權人與債務人明確約定為個人債務,或者能夠證明屬于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三款規(guī)定情形的除外?!?/p>
理論上通常用兩個標準來判斷夫妻債務的性質:第一,夫妻有無共同舉債的合意;第二,夫妻是否分享了債務所帶來的利益。本案中,法院判決曾明確闡述,“夫妻關系不好,在離婚訴訟中對于債務問題只字未提,怎么會有共同舉債?”。這就說明,根據(jù)具體事實分析并結合上述法律規(guī)定,羅瑞主張的債務不具有客觀真實性,該債務并不存在。因此,羅陳二人這種惡意串通、捏造的虛假債務禁不住法律的辨識,必然被揭穿。
實踐中,除上述這種惡意串通行為形成債務的情形以外,更多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還有夫或妻一方的個人債務。包括:夫妻一方婚前債務;夫妻一方未經過對方同意,擅自資助沒有扶養(yǎng)義務的人所負的債務;夫妻一方未經對方同意,獨自籌資從事生產或經營活動所負債務且其收入確未用于共同生活的;夫妻雙方約定由一方負擔的債務;夫妻一方因個人不合理的開支所負的債務。
律師支招:
1、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建議避免共同借款或者相互做保證擔保等共同舉債情形;
2、一方出現(xiàn)隱藏、轉移、變賣、毀損、揮霍夫妻共同財產或者偽造夫妻共同債務等嚴重損害夫妻共同財產利益行為的,建議及時起訴,要求分割共同財產,及時降低家庭財產的減損的風險。
(作者介紹:尚斌,天津華盛理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現(xiàn)任天津市律師協(xié)會勞動與社會保障法委員會秘書長,天津市老區(qū)促進委員會委員,天津物業(yè)協(xié)會法律特聘講師,《藍盾》雜志特約作者,天津電視臺、天津人民廣播電臺特約評論律師,同時擔任多家中外企業(yè)的高級法律顧問。)
(責編:孫劉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