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燕
摘要:素質的培養(yǎng)要從聽、說、讀、寫、譯乃至語域文化背景識等多方面入手
關鍵詞:多聽多練;堅持不斷尋找機會訓練"說" 勤讀多背;精泛結合常練多寫生技巧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6-5962(2013)08-0075-01
語言素質即語言基本功,是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其素質的培養(yǎng)要從聽、說、讀、寫、譯乃至語域文化背景識等多方面入手,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語言應用能力絕非一朝一夕可以形成。沒有"量"的積累就難以產生"質"的飛躍,不經過年復一年,月復一月的大量苦練和實干,就不可能奠定雄厚的語言基礎。
1 多聽多練,堅持不斷
大量練習聽力是提高聽力的前提和保證。要鼓勵學生多聽電影、電視、廣播和教材。課上聽和課下聽結合,精聽和泛聽結合。一個未經(或很少經歷)正規(guī)聽力訓練的學生一開始上聽力課時總是無所適從,即使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由于缺乏一定的對應技巧,不少學生在聽的過程中,一遇上某種困難,就顯得很慌亂,往往錯過一些聽出答案的機會,最終影響聽的效果,聽的過程中時不待人,容不得聽者在某個"釘子"上停留過長,如何把聽的"損失"降到最低程度,我認為應從以下方法著手。
對于一些生詞、短語,教師在學生聽之前或聽完后一般會給以講解。即使這樣在聽的過程中,程度不同的學生還會遇到一些不熟悉的詞匯和短語。有些學生總是將注意力停留在此,仔細推敲,反復思考,后面的話語早已從耳邊過去了。這時應該在下一句還未"出現(xiàn)"之前的瞬間,根據(jù)上下文意思迅速判斷或猜測;或索性不去理會,這樣不致于失去聽后面話語的機會。說不定聽完全文后你會突然明白那個詞的意思,或那個詞并不影響整體理解,在聽的過程中為防止聽后面的內容忘前面的內容,學生應該作些要點記錄,如論點、過程及相應的時間、地點、人物等。聽力教學不是一種直觀教學,如果說話者為同性別或三個以上的對話時,就此很容易混淆誰在對誰說話。這時要循義辨人。根據(jù)話語內容含義來判斷說話人的身份和地位。
2 尋找機會訓練"說"
只要學生具備良好的聽的習慣,克服英語學習中的"聾啞癥",就會為擴大英語課堂容量,提高教學效果,提高學生"讀寫譯"等綜合英語水平奠定基礎。
有計劃地組織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英語課外活動,如唱歌、朗誦、講故事、復述短文、模仿電影、電視里的人物、英語角、英語屋、英語廣播、英語主題會等。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和特長,選擇適合自己的活動內容。在語言實踐活動中,學生明確了自己在活動中的角色和任務后,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會大大增強。如果表演成功或出色完成任務,他們就會以極其興奮、活躍的思維狀態(tài)去面對英語語言和技能的學習,使基礎轉化為語言技能,發(fā)展成為運用英語交流的能力,從而準確、流暢地用英語來表述自己的思想感情。
3 勤讀多背,精泛結合
雖然語言學習具有科學性,但語言本身缺乏嚴密的邏輯,因為任何語言的起源和發(fā)展都帶有很大的隨意性和盲目性,只是隨著人類智慧的發(fā)展才發(fā)現(xiàn)了其中的某些規(guī)則。既然我們要學習這種缺乏科學性,邏輯性的學科就需要我們在開始時去死記、去背誦。
學過語言的人都知道,學習語言,首先是要背單詞。單詞是語言的基本單位,一開始就是死記硬背,無規(guī)律可循,這可能很枯燥、乏味,但是背的多了,你就會發(fā)現(xiàn)其中自有規(guī)律可循,背句型,英語里有很多句型如,What do you think at about ……?How is…..?What's your opinion?What are your views on…..?have sth done,see doingsth,這些句型就需要背熟,去年我曾聽一位學英語成功人士在講述他學英語的成功經驗時,說他就是跟著錄音帶一遍一遍的去模仿老師布置聽十遍,他就聽二十遍,一些句型,在模仿復述時精彩段落和文章自然而然就留在了頭腦里,同時也培養(yǎng)了他的語感。
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英語學習道理也是同樣,馬克思、列寧學外語的一個常用方法就是大段背誦原文,我們總是很羨慕那些出口成章,口若懸河的人,而沒有一定的背功是很難達到如此程度的。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我們在語言學習中可以借助錄音帶、DVD、電腦等輔助工具來幫助我們背誦一些英語文選。
如果我們把英語學習只停留在課本的框架里,這樣我們的知識面就會變得狹窄。我們在注重精讀、背誦的同時,還需要廣泛的去了解,閱讀一些與英語有關的報刊雜志、英語經典文學作品的簡寫本,來擴充豐富自己的英語知識。
4 常練多寫生技巧
英語寫作跟漢語寫作有著異曲同工之法,即常練多寫才能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
寫作是受著一定原則支配的創(chuàng)作活動。要根據(jù)不同的文體特點和寫作要求去寫。但不論那種文體都要養(yǎng)成寫提綱的習慣,這對寫作者來講是很重要的。寫作前要仔細審題,明確要求,弄清文體。這樣經過反復訓練寫作的靈感會不請自來找上你,就會更堅定你能完成寫作的意愿。
5 掌握文化背景知識,提高英語翻譯能力
翻譯是一門實踐課,翻譯實踐要想得到好的效果,必須對英漢兩種語言進行對比研究,找出各自的特點,這樣就知道同樣的意思用漢語怎么說,用英語怎么講,減少翻譯腔。另外還必須了解其文化背景知識,例如:在英語國家里teacher、worker、solider 等詞,同是一種表示職業(yè)的名詞,只能作為稱謂,而沒有尊敬之意。因此在進行文章的學習和翻譯時我們要盡量多了解其文化背景知識,這樣才能避免尷尬。
總之要學好英語,就要注重聽、說、讀、寫、譯等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在科技發(fā)展的今天,我們要充分利用各種現(xiàn)代媒體,擴大文化知識面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博聞強記,只有經過長期扎實的苦練,才能提高語言素質,學好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