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根財
“潮媽”是一位親戚,按輩分應該叫表姨。因為我們都離開老家,住在現(xiàn)在生活的城市,因此和她家來往比較多。這位表姨素來以對孩子開明、樂于接受新思維而聞名,我們這些小輩背地里都喊她“潮媽”。
“潮媽”自己的媽媽是一位個性強硬的女人,教育起子女來簡直像打擊階級敵人,該出手時就出手,一點兒也不手軟。調皮的“潮媽”從小沒少挨打。經(jīng)歷過大大小小的“陣仗”后,“潮媽”暗暗發(fā)誓,以后自己一定要當一個給孩子講道理、與孩子平等對話的母親。
28歲那年,“潮媽”生了個女兒。她一直擔心女兒會繼承自己的調皮基因,當女兒漸漸長大時,擔心應驗了。
小姑娘從小喜歡爬樹,跟小朋友打架,膽子大,力氣也很大。我這個大她兩歲的表哥,每每都屈服在她的“魔掌”下。在學校里,表妹也沒少闖禍。但“潮媽”牢記當年的誓言,從來沒有動過女兒一根手指頭。碰到表妹逃課、不做作業(yè)等問題,“潮媽”的一貫做法是召開家庭會議。一家三口坐在一起,“議題”就是女兒,最后總能找出解決方法。比如作業(yè)完成得好,可以延長看電視時間,等等。在“潮媽”的開明式教育中,表妹慢慢懂事起來,成績不算拔尖,但也不算太差。高中畢業(yè)后,表妹考上一所大學的會計系,去了外地。
雖然相隔千里,母女倆每天都要煲一兩個小時的電話粥,從表妹覺得班上哪個男生不錯,到考試哪門掛科,無所不談。要是表妹又有什么不對的地方,“潮媽”會直接把老公喊來,開著免提,現(xiàn)場召開“電話會議”??粗H友中的其他母親,要么被自己在外地上學的孩子嫌棄“管得太多”;要么對自己孩子的情感、學習一無所知,“潮媽”覺得很自豪。
表妹參加工作后的第一個春節(jié),給“潮媽”買了一件禮物——一臺電腦。本來是想讓“潮媽”打發(fā)時間,彌補自己在外地工作、不能陪在母親身邊的遺憾;裝上網(wǎng)絡以后,每天視頻聊天也能省下不少電話費。沒想到,“潮媽”卻因此迷戀上了網(wǎng)絡。
“潮媽”對電腦簡直像有天賦。表妹教了開機、關機,如何視頻聊天這些基本操作之后,“潮媽”自己摸索著,很快學會了發(fā)郵件、打網(wǎng)游、網(wǎng)上購物……女兒第二個春節(jié)回來時,看到“潮媽”對電腦如此精通,非常高興。母女倆一起玩電腦游戲,“潮媽”的老公還拍下了一張她們共同打游戲的照片,分享在網(wǎng)上,賺了不少熱評。
但很快,問題就出現(xiàn)了。第三年春節(jié),表妹回家后發(fā)現(xiàn)“潮媽”經(jīng)常在深夜依然精神抖擻地坐在電腦前,熬到凌晨三四點才睡覺。爸爸一臉無奈地向她“告狀”:“你不在的時候,她都是通宵達旦,看日志、刷微博,飯都顧不上吃,怎么說都沒用。”
于是,在表妹的主持下,一場新的家庭會議召開了,議題是“潮媽”自己??粗畠鹤谀抢飻[道理、苦口婆心地勸說,“潮媽”有種哭笑不得的感覺。在其他兩人的堅持下,“潮媽”的上網(wǎng)時間成了每周10個小時,每晚11點前必須睡覺——正好是以前她對女兒的規(guī)定。
剛開始,“潮媽”無所適從,看電視吧,廣告太多;做家務吧,老公都干完了。表妹剛回單位沒兩天,“潮媽”就被抓了現(xiàn)行。表妹在電話里不依不饒,還威脅說再犯就召開更大規(guī)模的家庭會議,請“老太君”——“潮媽”的媽媽出馬?!俺眿尅狈畔码娫?,躊躇很久,忍痛把電腦搬到了表妹房間,還把房間鑰匙卸下來,交給老公保管,每次想上網(wǎng)就去要鑰匙。
整整一年,直到表妹這次春節(jié)回家,“潮媽”的網(wǎng)癮再也沒犯過。如今,回歸正常的“潮媽”在醞釀著下一次家庭會議——女兒都工作好幾年了,單身問題一直沒解決。這可是“潮媽”現(xiàn)在最關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