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燕 吳志勇
從一個班到全校 “日記風”來了
廣山中學日記教學的歷史,要從2003年9月說起。當時全校只有初二(3)班開始嘗試日記教學,進行了不到兩個月,他們就編印了班級日記專刊。后來,這本由學校油印、同學們自己裝訂的小冊子,在全市進行了交流,獲得了廣泛贊譽。就連全國知名日記專家、特級教師程韶榮老師都在他的兩部日記專著中選用了不少內(nèi)容。就這樣,不知不覺中,全校同學都寫起了日記,也都愛上了日記。
很快,不少老師、同學就從寫日記中獲得了“甜頭”。有的同學的日記冊,在東臺市的優(yōu)秀日記冊評比中得了獎;有的同學的作品在《青少年日記》等刊物公開發(fā)表了。
確立特色:日記花開更燦爛
在學校發(fā)展過程中,我們發(fā)現(xiàn):日記的過程,不僅是提高語言表達能力的過程,也是對自己的思想進行總結(jié)、檢討、認識、再認識、升華的過程,是對師生品格的教育、思想的提煉的過程。
意識到這一點的學校,確定走日記教育特色之路,通過日記教育促進學校內(nèi)涵發(fā)展,在小小的日記上做起了大文章。
(一)精心包裝,引發(fā)寫作欲望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币槐狙b飾精美的日記本,一定會讓人有一個好心情走進日記,就會比較認真地書寫日記。
在封面題上一個富有文學色彩的日記本名字。名字如《拾夕集》《心路》《納川集》《流星語》《花樣年華》《留美集》《品茗軒》《風鈴草》《留逝集》《壘石集》《夏蟬吟夢》等等。
在扉頁自撰或摘錄一句勉勵自己做人或堅持寫日記的格言。在正文之前寫上談自己對日記的認識、以后的打算之類的序言。另外,還可以給日記編一個目錄,在內(nèi)頁貼上或自畫小的裝飾圖案,在一本日記的最后寫上“后記”等等。如此,寫日記就像是在編書了,文章版面美了,書寫也會更工整、內(nèi)容也不會馬虎了。
(二)寫日記,不僅僅是語文的事
全校師生人人參與,班班開設(shè)日記課。廣山中學從七年級到九年級,所有班級全部進行日記教學。班主任主要抓周記,針對周記中暴露的學生心理障礙進行疏導,針對周記中反映的班級管理漏洞進行查補。語文老師主要抓日記,堅持每天批改日記,并及時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指導。全體教師結(jié)合自身工作實際,堅持寫教育日記、教學反思,這其中既有學校干部也有普通教師,既有文科教師也有理科教師。東臺市教研室還在2006年,編印了我校吳志勇老師的教育日記選,在全市交流。
生活處處皆日記。對于我們學校的學生來說,學校里開設(shè)的每一門課,都能與和日記緊密結(jié)合,這樣有利于鞏固所學知識,調(diào)動同學們的一切感官,多方位地去感受生活,誘發(fā)靈感,產(chǎn)生聯(lián)想。于是,同學們不僅寫起了雙語日記,還寫起了數(shù)學日記、物理日記、化學日記、綜合實踐日記。
(三)教師、學生、家長同寫“成長日記”
教育需要對話,沒有對話,就沒有交流,也就沒有教育。在平時的教學中、家庭的教育中,學生往往因靦腆、膽怯或沒有合適的場合和時間而失去了與老師、家長對話的機會;學校和家庭間因缺少必要的平臺而缺少深層次的溝通。這時對話的一種形式——書面交流的優(yōu)越性便顯現(xiàn)出來?!俺砷L日記”就是一種書面交流形式,它是教師、學生、家長情感交流的重要方式和途徑之一,教師幫助學生在慢慢地成長,學生也幫助教師在成長,而家長的家教水平也在提高,因而取名“成長日記”?!俺砷L日記”有效地使學生、家長在親自參與中,體會到自己是孩子成長中不可或缺的一員,它有助于學生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有助于老師調(diào)整班管策略,有助于家長反思家教方法。
(四)開展多種活動,豐富日記寫作內(nèi)容。
加強日記寫作的交流和指導。學校除了校內(nèi)老師對學生的日記進行指導外,還經(jīng)常性地邀請全國各地的名師、專家來校指導。日記專家于曉明、山東諸城日記研究會會長、日記名師管炳圣,江蘇省高校社團聯(lián)合會會長于瀟、《校園文學》報主編顧詩平等都親臨我校指導。日記專家程韶榮老師多次來校進行作文、日記講座。同時,我校老師也走出去,向日記教育先進學校學習取經(jīng),從而增強日記指導的有效性。
為師生提供展示的平臺。為了激發(fā)同學們的寫作興趣,學校每年評選一次優(yōu)秀日記冊,為獲獎學生頒發(fā)證書和獎品,并通過廣播、墻報大加表揚;每年編印一次日記專輯,促進了日記在校園的繁榮,提高了同學們的寫作水平。學校文學社社刊《槐園》每年編印一次日記專輯,為學生優(yōu)秀日記的展示提供平臺。
(五)營造日記氛圍,為日記之火添柴。
為彰顯學校的日記特色,營造日記氛圍,學?;I建了百米日記長廊、日記之窗、日記條屏、日記亭。日記長廊中始建于2005年,每年更換一次。當你步入學校大門,它便如一道絢麗多姿的風景線赫然呈現(xiàn)于你的眼前。長廊長達百余米,橫貫于校園東北側(cè)。長廊圖文并茂、內(nèi)涵豐富,在琉璃瓦的裝扮下更顯得典雅氣派、熠熠生輝。長廊由31塊版面組成,欄目包括卷首語、名人日記、校友日記、家長日記、師生日記、結(jié)束語等。師生徜徉其中,日記的氣息撲面而來。
2011年,我校又籌建了日記亭、日記之窗和日記條屏。日記亭展示日記名言。日記之窗由日記前言、日記故事、日記勵志、日記益智、日記健身、日記感言、日記名言、日記題詞共八個部分組成。透過這扇窗子,讓人們看到日記的無限魅力。日記條屏展示的是師生的日記作品。
營造了日記氛圍,于是同學們常常在咀嚼品味,家長們也紛紛駐足欣賞,日記成了學校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漫步其中,猶如走進文化大觀園,濃郁的書香氣息撲面而來,在這里可以跨越時空,與歷史對話、與世界交流;可以聆聽古今關(guān)于日記的良訓、感受中外名人堅持日記長跑的毅力;可以領(lǐng)略到水鄉(xiāng)學子與日記的一片深情,亦可以感悟到全校師生與日記作伴的無窮樂趣。
日記相伴,師生共成長
日記不僅是校園中一道獨特而亮麗的風景,更體現(xiàn)了學校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專業(yè)引領(lǐng)”為要素的校本教研策略。全校師生伴隨著日記,不斷讀書、實踐、反思,享受著成長的快樂。通過日記,同學們變了,變得更善于觀察和表達,變得意志更加堅強、理想更加高遠;由于日記教學,老師們變了,變得更有精神、更有追求,與學生的交往中更善于走進學生的心靈以求以心靈贏得心靈,在課堂教學中,更追求藝術(shù),在師生共享中享受學習的幸福。日記教學發(fā)揮的啟迪智慧、陶冶情操、凈化心靈等作用,為我們廣山學校的健康、和諧、可持續(xù)發(fā)展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