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不得,男兒列;
心卻比,男兒烈。
……
俗子胸襟誰識我?
英雄末路當磨折。
讀著這首詞,你肯定會問:這位胸懷熱血男兒之心的女子是誰呢?別急,我們接著往下看。
她出生于清朝光緒年間,那時政府腐敗,百姓處于水深火熱之中。因為父輩為官,她在不愁吃喝的歡樂中度過了童年。她愛讀詩詞、明清小說和筆記傳奇,又仰慕英雄豪杰,少女時就寫下“莫重男兒薄女兒”“始信英雄亦有雌”等詩句。
雖是女子,她卻一身豪氣,喜好習武。她胸懷大志,卻由父母包辦嫁了一個庸碌無能的紈绔子弟。在封建樊籬中掙扎幾年后,她決定赴日留學。留學期間,她喜歡穿男裝,腰間還經(jīng)常別著一把倭刀,刀柄上刻著“鑒湖女俠借以雪恥”。
之后,她又給自己起了個別名“競雄”。她說:“中國的婦女,到現(xiàn)在還沒有覺醒,一直做著男子的附庸,我就是要為她們爭這口氣!”后來,她結(jié)識了一批革命志士,辦過革命報紙,還加入了革命組織光復會和同盟會。
相信有同學已經(jīng)知道答案了。她就是秋瑾,是我國著名革命家,中國婦女解放運動的先驅(qū),近代著名女詩人。
秋瑾不僅是革命家、詩人,她的書法也很好。秋瑾的書法,有顏體的雄強,柳體的秀美,歐體的外拓,魏碑的厚重。字如其人,秋瑾書法的雄強厚重,再加上她詩風的豪邁雄渾、激昂奮發(fā),讓人感覺一股浩然正氣迎面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