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力等
5月15日上午,南寧市壯志路小學的43名學生興高采烈地來到南寧市西鄉(xiāng)塘區(qū)的“美麗南方”采風。學生們走進社會主義新農村——永安村和忠良村,看到整齊的樓房、干凈的路面,還有道路兩旁綠油油的植物,無比興奮,手中的相機“卡恰卡恰”地響個不停,有的學生還用本地方言與種地的阿婆交談,了解種地的知識,并用筆記本詳細地記錄了下來。這樣的采風活動讓學生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增強了集體觀念,也讓學生學會了如何更好地與人相處。
從2012年開始,壯志路小學本著“學校是社會的學校,學生是社會的主人”的理念,立足本地資源,借助社會各界力量,開發(fā)了許多適合學生發(fā)展的綜合實踐活動。從教室里的“小課堂”到社會上的“大課堂”,該校的師生們做出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和嘗試,取得了不俗的成績,正如該校校長陳麗所說:“豐富多彩的綜合實踐活動,促進了老師、學生、家長的共同成長?!?/p>
尋根溯源,傳承文化
2012年5月16日,壯志路小學政教處主任陳菊香帶領部分學生來到學校旁邊的粵東會館附近,了解壯族傳統(tǒng)手藝——修容術。只見幾個要求修容的人坐在一張小椅子上,臉上抹著白白的粉,一旁的民間修容師雙手拿著一粗一細的白線在她們的臉上不停地刮、扯,不久,那些人的臉就變得光滑細膩了。大家被這項古老的修容術深深地吸引了,經過進一步的了解,同學們終于明白:這些民間修容師是通過兩根線來回刮、扯,把人臉上細小的汗毛絞掉,讓人的臉面變得光潔而又富彈性。“真是靈巧而神奇?。 蓖瑢W們不禁贊嘆起來,紛紛用相機、筆記本記錄下了這一古老的傳統(tǒng)手藝。
實地了解當地的傳統(tǒng)民俗和手藝,是壯志路小學開展“尋根溯源,傳承文化——走進水街文化”活動中的一項重要內容。
水街,是南寧的開埠之地,它就像一個符號,見證了南寧的發(fā)展。壯志路小學就位于南寧市水街中心,為了培養(yǎng)學生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從2012年5月開始,該校立足水街這一本地資源優(yōu)勢,開展了以“尋根溯源,傳承文化”為主題的“走進水街文化”系列活動。陳菊香說:“每個地方都會有一種或多種事物代表著當地特有的文化。我們通過走訪水街的舊城區(qū)、老街道,采訪民俗傳承者和熟悉水街歷史文化的老街坊,使學生積極投身到對水街文化的探究、發(fā)掘和保護活動中,讓學生了解水街,熟悉水街,更加熱愛家鄉(xiāng)?!?/p>
為了讓這項活動順利推進,壯志路小學精心制訂了活動方案,根據各年級學生認知能力的不同,科學地分配了活動任務:一年級學生了解水街的新貌;二年級學生了解水街的舊貌;三年級至五年級的學生分別了解水街的民俗,如修容術,以及特色美食粉餃、粉利、鴛鴦糊、倫教糕、馬蹄糕、燒鹵等;六年級的學生了解水街的古跡、建筑、學校歷史和中草藥等。
領受任務后,各班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開始了他們的探索之旅。學生通過參觀博物館、瀏覽書籍、上網查閱資料、電話采訪、與了解水街的長輩面對面交談等方式,獲取了豐富的第一手資料。資料收集回來后,由各班小組集中交流,并在老師及家長的指導下,將獲得的資料進一步篩選和整理,最后制作成展板進行展示。
2012年“六一”兒童節(jié)那天,壯志路小學校園里張燈結彩,“尋根溯源,傳承文化——慶‘六一國際兒童節(jié)暨走進水街文化成果展示活動”隆重舉行。南寧市西鄉(xiāng)塘區(qū)副區(qū)長李東紅、西鄉(xiāng)塘區(qū)教育局局長陸志海,華強街道辦、大同和永寧社區(qū)的相關領導,水街美食專家、部分兄弟學校的領導以及100多位家長參加了此次活動?;顒又校瑢W生把修容術、美食、中草藥等內容編成歌舞小品;各班的“水街美食長廊”展示了各色美食,如天天生榨米粉、雙色芝麻花生糊、粉餃、粽子、涼茶等,學生、家長、老師齊上陣,現場熱鬧非凡,所展示的水街文化令人交口稱贊。陳麗校長說:“此次綜合實踐活動,教師引導學生從生活環(huán)境中選擇感興趣的主題和內容,注重學生對環(huán)境的感受和體驗,讓學生學以致用,更加熱愛生活。”
主題活動的延伸
“落雨大,水浸街,阿媽帶我去買拖鞋?!薄包c蟲蟲,蟲蟲飛,飛到隔壁阿婆屋?!弊咴趬阎韭沸W的校園里,可以聽到許多學生哼唱著這些南寧白話童謠。2012年秋季學期開始,壯志路小學在開展“尋根溯源,傳承文化——走進水街文化”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活動主題,有計劃、有步驟地組織學生傳唱南寧白話童謠,引導學生自覺傳承當地的民俗文化。除了在日常教育教學中穿插南寧白話童謠外,該校還給家長發(fā)出了倡議書,讓家長積極配合學校,共同完成“挖掘本土童謠”工作。經過努力,該校現在大部分學生已經能背誦十幾首南寧白話童謠了。
為了營造濃郁的童謠傳唱氛圍,激發(fā)學生學習民族文化的興趣,壯志路小學還舉行了童謠書法比賽活動。通過一系列活動,該校學生加深了對南寧本土文化的理解。五(1)班的肖雨恬說:“白話童謠見證了南寧的歷史,它是南寧本土文化的珍貴遺產。我們之所以要學習它,就是為了把它傳承下去?!彼模?)班的孫凱并不是南寧本地人,說白話對他來說既是挑戰(zhàn)也是學習,放學之后,他們全家總動員,一起學習白話童謠。孫凱說:“雖然現在我還不能用正宗的南寧白話念一首童謠,不過我在學習的過程中得到了不少快樂,這些經歷都是有趣而難忘的?!?/p>
壯志路小學不斷探索在新形勢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和素質教育的新途徑、新方法,逐漸走出了一條社會實踐與民俗文化相結合的路子,2012年9與3日,經與廣西民族博物館友好協(xié)商,“共建民族文化傳承教育基地”在壯志路小學正式掛牌。陳麗校長表示,希望通過共建活動,帶動全校學生弘揚民族傳統(tǒng)文化,培養(yǎng)學生愛國愛家鄉(xiāng)的意識。
內容是活動的基礎,沒有好的內容就不會產生好的效果。壯志路小學開展的一系列“走進水街文化”活動,其內容除了具有針對性、教育性和實踐性,還體現了地方性和時代性特點,使得“尋根溯源,傳承文化”這一主題活動的內涵得到進一步延伸,得到上級領導部門的肯定,還吸引了許多媒體的關注。中國文明網、今日神州網、南國早報、南寧日報等媒體都對該校的主題實踐活動進行過報道。
壯志人的幸福夢
“捧起可愛的書來吧,讓悅讀開啟夢想,讓翰墨香飄壯志!”一陣陣激昂的朗讀聲在壯志路小學的校園上空回蕩。為了營造讀書氛圍,積極響應“我的中國夢”主題教育活動的號召,壯志路小學于4月22日上午隆重舉行“悅讀開啟夢想,翰墨香飄壯志——南寧市壯志路小學世界讀書日活動”啟動儀式。啟動儀式上,該校頒發(fā)了12位讀書小明星獎,韋躍寧老師與大家分享了讀書經驗,陳麗校長、梁崇波書記向全校老師們贈送了圖書,林燦文副校長和韋月華副校長給各班流動書箱充實了圖書,最后,陳麗校長帶領全校師生朗誦了她自編的充滿激情的《悅讀開啟中國夢》詩歌,把活動推向高潮。
壯志路小學結合中國夢精神以及南寧市教育局提出的“文化立校,特色興校,質量強校”方略,從4月1日開始,全面啟動了“幸福尋夢文化”系列活動。
4月1日至19日,該校開展“教師成長大練兵活動”,全校教師分學科開展教研活動,學校行政領導進課堂聽課。
4月16日,根據城區(qū)教育局精神,由林燦文副校長負責策劃、設計“美麗南方”勞動實踐基地,初命名為“壯志幸福園”。
4月22日,在“4·23世界讀書日”到來之際,該校舉行“悅讀開啟夢想,翰墨香飄壯志”活動,通過表彰“小書蟲”、給班級贈書等方式,再次在校園內掀起“讀書”熱潮。
5月1日至30日,該校政教處和大隊部聯(lián)合組織開展“五一”勞動節(jié)“我能行”學生學做水街美食實踐活動,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探究、挖掘身邊的美食,并在家長的幫助下學會制作,鍛煉和提高動手能力。
5月13日母親節(jié),該校大隊部發(fā)出倡議,全體學生開展“我為母親做一件事”或“做一件讓媽媽溫暖感動的事”活動,號召學生從身邊小事做起,為母親做一件實實在在的事,承擔一件家務,盡一份孝心。
5月31日,該校開展追逐美麗夢想,歡喜慶?!傲弧濒吣蠈幨袎阎韭沸W“幸福文化月”展示活動,將系列活動的成果面向社會和家長進行綜合展示,讓全體師生體驗成長的幸福和收獲的喜悅。
……
陳麗校長在總結這些活動時說:“全體師生心懷美麗夢想,追逐美麗夢想,兩個多月來,校園充滿了活力,人人參與,個個實踐,天天成長:教師追尋幸福課堂苦練內功;師生悅讀開啟夢想,晨誦午讀不間斷,南寧白話童謠照傳唱,書香滿壯志;學科競賽讓每一名學生展示了學習夢;水街美食傳承夢更讓同學們動手實踐,愛上了水街美食;‘尋夢美麗南方創(chuàng)作園地小社團采風創(chuàng)作令人向往;籃球比賽讓籃球壯志夢更近;強身健體、抖擻精神的廣播操比賽,讓壯志的夢想在校園里起飛!”
“平凡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將會成就一個個小小的夢想,只有實現這一個個小小的夢想,將來的大夢想才會離我們越來越近?!边@是陳麗校長在采訪行將結束時對記者說的一句“結束語”。壯志路小學通過一系列扎實有效的主題實踐活動,為學生開啟了從“小課堂”到“大課堂”的“尋夢之旅”。現在,該校正在這“尋夢之旅”上,邁著堅定的步伐,一步步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責編 歐金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