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樹臣
【“對稱性”規(guī)律】
一、晝長、夜長的對稱性
1.同一地點,一天中,上午晝長和下午晝長關(guān)于地方時12:00對稱。
【例】圖1中的圓表示緯線圈,N為北極點,AB弧表示夜弧,則D點的日出時刻是 ( )
A.21時30分 B.2時30分
C.8時00分 D.3時30分
解析:D所在緯線的夜弧弧度為75°,則夜長為5個小時,晝長為19個小時,上午半天為9.5個小時,日出時刻為:12-9.5=2時30分。因此答案為B。
2.同一地點,一年中,關(guān)于夏至日(冬至日)對稱的兩個日期,其晝長、夜長、日出時刻、日落時刻相等(如圖2所示)。
【例】據(jù)報道,某年3月9日,我國科考隊員在中國北極黃河站(78°55′N,11°56′E)觀看了極夜后的首次日出。據(jù)此推算,黃河站此次極夜開始的時間約在前一年的 ( )
A.9月21—30日 B.10月1—10日
C.10月11—20日 D.10月21—30日
解析:黃河站的極夜期關(guān)于冬至日對稱,冬至日離3月9日(次年)約77天,由此可以推算出黃河站開始極夜的大致日期。答案為B。
3.同一地點,一年中,關(guān)于春分日(秋分日)對稱的兩個日期a、b,a的晝長等于b的夜長。
【例】這張合成影像(圖3)是在土耳其城市布爾薩上空,春分日和冬至日每間隔1小時拍攝的太陽影像圖。讀圖3,回答(1)~(2)題。
(1)表示當(dāng)?shù)囟寥杖粘龇轿坏氖?( )
A.甲 B.乙 C.丙 D.丁
(2)該地夏至日夜長大約是 ( )
A.9小時 B.10小時 C.14小時 D.15小時
解析:圖3為星空圖,方向為上北下南、左東右西,因此日出方位為甲或乙;由該圖是“每間隔1小時拍攝的太陽影像圖”可知,甲—丙所示日期晝長為12小時,乙—丁所示日期晝長為9小時。土耳其位于北半球,因此甲—丙為其春分日太陽影像圖,乙—丁為其冬至日太陽影像圖。北半球冬至日日出方位在東南。夏至日和冬至日關(guān)于秋分日對稱,夏至日夜長等于冬至日晝長。所以,第(1)題答案為B,第(2)題答案為A。
4.同一天中,x°N的晝長等于x°S的夜長, x°N的夜長等于x°S的晝長。
【例】如圖4所示,一艘由太平洋駛向大西洋的船經(jīng)過P地(圖中左上角)時,一名中國船員拍攝到海上落日景觀,洗印出的照片上顯示拍照時間為9時0分0秒(北京時間)。據(jù)此判斷(1)~(2)題。
(1)該船員拍攝照片時,P地的地方時為 ( )
A.22時 B.14時 C.20時 D.16時
(2)拍攝照片的當(dāng)天,漠河的夜長約為 ( )
A.16時 B.14小時 C.10小時 D.12小時
解析:圖4顯示的是南美洲南端,日落時間是北京時間9:00,通過計算可知P地當(dāng)?shù)貢r間20:00日落,晝長為16小時。拍攝地點的緯度較54°S稍低,約為53°S,而我國漠河的緯度約為53°N,因此,拍攝地點的晝長約等于漠河的夜長。所以第(1)題答案為C,第(2)題答案為A。
二、太陽高度的對稱性
1.對觀測點而言,關(guān)于12:00(地方時)對稱的兩個時刻其太陽高度相同(如圖5中的A、C兩點)。
【例1】我國某中學(xué)地理興趣小組,在春分日這一天測得該校操場上旗桿在不同時間的影長,其數(shù)據(jù)如下表。已知旗桿長為17.32m,回答(1)~(2)題。(tan60°=1.732,tan49°=1.150)
(1)該地的地理坐標(biāo)為 ( )
A.45°N,135°E B.30°N,105°E C.35°N,105°E D.30°N,135°E
(2)當(dāng)北京時間分別為12時、13時和14時,該活動小組觀察到旗桿影子方向應(yīng)分別為 ( )
A.西北、正北和東北 B.正西、正北和正東
C.正東、正南和正北 D.東南、正北和西北
解析:由表格可知,北京時間13:00時旗桿影長最短,影長關(guān)于北京時間13:00對稱,即太陽高度關(guān)于北京時間13:00對稱。則北京時間13:00時當(dāng)?shù)貫檎?,所以該地?jīng)度為105°E。由正午時的旗桿影長為10m、旗桿長為17.32m可計算出正午太陽高度為60°。而太陽直射點位于赤道(春分日),因而可得出研究地點位于30°N。北半球中緯度白天關(guān)于正午對稱的兩個時刻,其太陽方位關(guān)于正南對稱,上午偏東、下午偏西,依此可知影子朝向。所以第(1)題答案為B,第(2)題答案為A。
【例2】我國某中學(xué)地理興趣小組利用儀器測量某日全天太陽高度變化,對太陽所在方位、太陽高度等信息做一記錄,根據(jù)部分記錄結(jié)果繪制出圖。圖6中P為日出后1小時記錄點,Q為該日太陽高度的最高記錄點。讀圖,回答(1)~(2)題。
(1)若Q記錄點的太陽高度為52.8°,則可知 ( )
A.此時太陽直射點位于北半球
B.該學(xué)校所在地此日日出東南
C.該學(xué)校所在地此日晝短夜長
D.該學(xué)校所在地此日北京時間18:08日落
(2)若Q記錄點北京時間為12:30,則可知 ( )
A.該學(xué)校所在經(jīng)度約為112.5°E B.該學(xué)校所在地可能在四川盆地
C.該學(xué)校所在地此日過后白晝漸長 D.該學(xué)校所在地春灌正忙
解析:第(1)題,日出、日落時刻關(guān)于正午12:00對稱,日出后1小時太陽升高8.8°,Q點太陽高度最高,為正午。若其高度為52.8°,則上午半天為6小時,下午半天亦為6小時,晝長為12小時,因此該日為春分日或秋分日。北京時間6:08日出,所以北京時間18:08日落。因此答案為D。第(2)題,若Q記錄點北京時間為12:30,上午半天為6小時22分,晝長為12小時44分,則此時北半球為夏季。該地正午時北京時間為12:30,可知其經(jīng)度為112.5°E。四川盆地位于我國西南部,經(jīng)度為105°E。因此答案為A。
2.同一天中,緯度關(guān)于太陽直射點對稱的兩點,其正午太陽高度相等。
【例】圖7是北半球某日正午太陽高度隨緯度分布圖。讀圖,完成(1)~(2)題。
(1)在圖中所示日期,正午太陽高度相等的兩地是 ( )
A.赤道和20°S B.20°N和60°S
C.20°S和60°N D.20°N和20°S
(2)以下有關(guān)圖7中所示日期地理現(xiàn)象的描述,正確的 ( )
A.太陽直射北半球且直射點正向北移動
B.太陽直射南半球且直射點一定向南移動
C.北半球晝短夜長
D.南半球晝長夜短且一定是晝變長
解析:第(1)題,由圖可知70°N所在緯度的正午太陽高度為0°,說明太陽直射點在20°S。由緯度關(guān)于太陽直射點對稱的兩點,其正午太陽高度相等可知,緯度關(guān)于20°S對稱的20°N和60°S的正午太陽高度相等。所以答案為B。第(2)題,由于太陽直射點在20°S,所以南半球是夏半年,晝長夜短;北半球是冬半年,晝短夜長。若直射點向南移動,則南半球晝變長、夜變短,北半球晝變短、夜變長;若直射點向北移動,則南半球晝變短、夜變長,北半球晝變長、夜變短。直射點向南移動或向北移動在題中都有可能發(fā)生,但能確定的是圖中所示日期北半球是晝短夜長。所以答案為C。
【小試牛刀】
1.若圖8為6月22日同一經(jīng)線日出時刻(地方時)隨緯度變化圖。圖內(nèi)三條曲線,其中有一條是正確的。請閱讀正確的曲線,說出40°S~50°S地區(qū)的夜長約為 ( )
A.15小時—16小時20分
B.17小時—19小時20分
C.19小時20分—21小時20分
D.22小時40分—23小時20分
2.讀“杭州、甲地、乙地某日太陽高度變化圖”,完成下列問題。
(1)該日太陽直射點的位置是 。(為便于計算,杭州緯度取整數(shù),為30°N)
(2)甲地的經(jīng)緯度為 ,乙地的經(jīng)緯度為 。
(3)乙地正午太陽高度值X為 ( )
A.30° B.45° C.60° D.75°
(4)該季節(jié), ( )
A.地中海沿岸進入雨季 B.澳大利亞進入夏季
C.我國大部分地區(qū)可能進入雨季 D.我國北方沙塵暴頻發(fā)
圖9
參考答案:1.A 2.(1)15°N (2)0°,30°W 30°S,180° (3)B (4)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