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慶偉 林思宇
摘 要: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砝碼。筆者通過多年的體育教學和訓練工作實踐,針對跨欄跑“攻欄”技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肩肘倒立中保護與幫助的方法,做了進一步的探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在此介紹兩種簡明易學,直觀易懂的方法,讓學生能夠較好地掌握動作技巧,從而激發(fā)學生的練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
關鍵詞:攻欄;口訣法;肩肘倒立;助推法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2410(2013)08-0035-02
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快掌握動作技能的形成,更好地提高教學質量。筆者通過多年的體育教學和訓練工作實踐,并在參閱了相關文獻資料、教學視頻、學科專著、教科書等的基礎上,對跨欄跑和肩肘倒立的教學方法做了進一步的探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在此介紹兩種簡明易學,直觀易懂的方法,讓學生能夠較好地掌握動作技巧,從而激發(fā)學生的練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僅作拋磚引玉之用,供同行們參考。
第一則 跨欄跑“攻欄”技術——口訣法
跨欄技術是田徑運動中技術較強,對運動員素質要求較高的運動項目。合理的擺動腿動作對于提高跨欄成績有重要作用。根據(jù)有關文獻對國內外優(yōu)秀男子110米跨欄運動員跨欄步數(shù)據(jù)的分析知道,擺動腿攻欄的動作質量對過欄的速度會有直接的影響,并且對動作效果和下欄后的繼續(xù)跑進都會有一定的影響[1]。但在跨欄跑的教學中, 發(fā)現(xiàn)較普遍和突出的問題是,學生跨欄時將跨欄當作“跳欄”,還有擺臂不到位,身體不平衡,產(chǎn)生上體側轉。這樣,學生就不能很好地完成攻欄的動作,初學者尤為嚴重。對這一錯誤,教材中雖有糾正方法, 但以比較抽象的理論進行指導,教學效果并不明顯。筆者針對培養(yǎng)積極的攻欄意識和掌握熟練的攻欄技術這一問題,根據(jù)技術特點總結出一種行而有效的方法——口訣法。
“腳尖一朵花,摘了褲袋插。”這句口訣中蘊含了攻欄技術的關鍵要領。“腳尖一朵花”,是要求學生在起跨時,不能低頭,要抬頭,眼睛盯在擺動腿的腳尖上。假想上面有一朵花,為接下去身體下壓做好積極準備。“摘了褲袋插”是要求學生擺動腿異側臂積極前伸,“使身體上下肢產(chǎn)生的力矩大小相等,合力為零,身體保持平衡狀態(tài)”,也使身體重心有較大距離的前移,最大限度地減少空氣對人體的阻力,縮短在空中的滯留時間,把腳尖上的“那朵花”“摘”過來,并迅速地往回收?!把澊濉?,限制了異側臂擺臂的運動軌跡,而不是隨意地往外或往上擺臂。正如山東師范大學王霖所說:“在跨欄時,兩臂要大幅度地前后擺動,同時上體要適當?shù)厍皳涫剐夭靠拷鼣[動腿的大腿,前臂的手掌擺到攻欄腿的腳尖處,并保持起跨腿向前提拉時再同步回擺……”經(jīng)過反復實踐證明,相比較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如動作要領講解,練習中語言的提示等,此方法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成效。運用“口訣法”,有效地糾正了“跳欄”的錯誤動作,該口訣言簡意賅,通俗易懂,形象生動,適合各年齡段的學生。
第二則 肩肘倒立的“幫助”手段——助推法
肩肘倒立是技巧運動平衡類動作中最基礎最簡單的動作,也是體育教學中常見的體操動作。長期以來,學者們和體育工作者對肩肘倒立的教學、輔助方法的研究層出不窮,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在實踐中得到了有效的推廣。筆者經(jīng)過實踐教學體會,對于傳統(tǒng)的肩肘倒立的保護和幫助方法提出一些質疑,并提出新的見解。
肩肘倒立教學中最常用的幫助與保護方法,是幫助者位于練習者的側面,在練習者后倒舉腿時,兩手握其腳踝,并上提,幫助者換至背后站立,一腿用膝頂其臀部,幫助成肩肘倒立(我們把這種幫助與保護方法稱為“提拉法”)。在實踐的教學過程中,“提拉法”的教學存在以下問題:一是幫助者的條件受限,不能很好地進行互助。如矮小子如何幫助大高個子練習,特別是針對體型偏胖,甚至是肥胖型的練習者,如何進行幫助。二是影響練習者自主發(fā)力。幫助者的提拉動作,能使練習者得以完成舉腿和展髖的動作,但練習者自身并沒有真正體會到其發(fā)力過程,很難體會到倒立時的本體與肌肉感覺。
筆者經(jīng)過不斷地探索和實踐,對“提拉法”進行創(chuàng)新和突破,發(fā)現(xiàn)用“助推法”能更有效地輔助肩肘倒立動作的完成,尤其是小個子對高個子、瘦弱型的學生對肥胖型學生的幫助和保護。與“提拉法”比較,“助推法”完全解決了“撐背、立腰、展髖”的教學難點,極大地提高了動作完成的成功率。
“助推法”方法解說:練習者上體后倒舉腿時,幫助者站在練習者背后,雙手(亦可雙手拿一根棍子,棍子與地面平行)放在練習者的踝關節(jié)部位,幫助、保護者有意識地用力(力量要有所控制)往前方水平推動,推動的同時提醒練習者腳尖繃直,并向上用力。在這個輔助下,練習者會自然地完成向上伸腿、腳面繃直向上方蹬、展髖的動作。等練習者找到合理的用力感覺后,保護者松開雙手,使其成正確的肩肘倒立姿勢停留數(shù)秒。
作用:“助推法”注重學生自主學習,幫助者向前推動用力,沒有影響練習者向上用力,使練習者在幫助者的語言提示指導下實現(xiàn)了自主體會向上用力的過程,體會到向上伸腿、腳面繃直向上方蹬、展髖的肌肉感覺。幫助學生認識與挖掘自己的潛能,激發(fā)他們參與練習的興趣和激情。“助推法”實現(xiàn)了學生合作學習,面對高個子和肥胖型的練習者,幫助者只需用力推動其小腿部位即可,不需要向上用力提或拉。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自信心,也有效地促進了學生們的互幫互助。幫助者和保護者通過共同努力,加快建立完整的動作概念,更快掌握其動作要領。彼此獲得成功的體驗,提高了學生學習興趣,喚起了學生自主學習和鍛煉的積極性、主動性。
參考文獻:
[1]卓磊.對一級110m欄跨欄運動員跨欄步技術特征分析與研究[J].湖北體育科技,2009(1).
[2]金濤,宮家秀.快速教會學生肩肘倒立的方法[J].中國學校體育.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