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本亮
2013年廣東高考政治試題貫徹并延續(xù)了新課程改革精神要求,并沿襲了近年高考試題的基本特點,但命題形式更為新穎,設問更加巧妙;很好地結合了改革創(chuàng)新的時代精神,體現(xiàn)了時代性特征,有利于考查學生的問題意識以及論證和闡釋問題的能力。可以說今年的廣東省高考政治做到了穩(wěn)中有新,平中見奇,符合國家選拔人才的要求。
一、試題分析與評價
1. 結構穩(wěn)定,切合《考試說明》。
從上表中可以看出,各模塊比例與考試說明的規(guī)定基本吻合。與2012年高考相比,單項選擇題的順序也基本與去年的大體一致,分別是經(jīng)濟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與哲學,但在分值分布上還是有少許的變化,內(nèi)容比例的變化之處在于經(jīng)濟生活多了一道選擇題,并且比例上升了2%,而生活與哲學少了一道選擇題,比例下降了1%,基本不變。主觀題方面,分值的分布基本與去年持平,經(jīng)濟生活少了2分,政治生活不變,文化生活少了1分,生活與哲學增加3分。政治試題共考查近40個考點,基本涵蓋了四個必修模塊的絕大多數(shù)單元,選修內(nèi)容在試卷中基本沒有明顯體現(xiàn)出來。政治部分閱讀量為2600字左右,文字閱讀量較大,對考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有一定的要求。
2. 注重對基礎知識和主干知識的考查。
2013年的政治試題主要考查了國民經(jīng)濟又好又快發(fā)展、財政政策、價格與需求、公民的政治參與、政黨制度文化的作用和發(fā)展、矛盾觀、唯物論、認識論、價值觀、群眾觀等,這些知識點在現(xiàn)行教材上都有完整的敘述,是考生應知應會的基礎知識和需要重點理解的主干知識,這有利于引導考生讀懂教材,熟練掌握教材,扎實基本功。
3. 注重能力的考查。
2013年高考政治試題注重對學生能力的考查:第一,獲取和解讀信息的能力。由于這一要求,在題目設計上會更靈活多變,形式多樣,以便考查。今年題中比較明顯的有選擇題26題圖表推導題,27函數(shù)圖像題、34漫畫題以及主觀 題37題,都以圖表題的形式出現(xiàn),雖然是常見題型,但對于獲取和解讀信息能力的考查還是有一定的區(qū)分度。第二,調(diào)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題目的考查都以學科知識為 基礎,無論形式角度多么新穎,語言內(nèi)容多么豐富,最終都是要運用基礎知識去解答,選擇題如此,主觀題更是如此。今年主觀題整體上沒有偏難、偏怪的題目,設問提問嚴謹,內(nèi)容考查主流,讓學生在調(diào)動運用知識的基礎上,有一定的發(fā)揮空間。例如36題提問的角度:“政黨”,37題提問角度:“消費對生產(chǎn)的反作用”等,都是學生比較熟悉的知識內(nèi)容,有利于學生從這些題眼入手,調(diào)動運用知識,從而深入解答。第三,描述和闡釋事物。這種能力要求是建立在前兩種能力基礎之上做出描述和闡釋,選擇題主要以對題目的理解,進而選出對于題目正確的描述和闡釋,漫畫題和圖表題尤其具有代表性,例如選擇題26題、27題、34題。主觀題中尤其以37題第一問為代表,這也給我們一定啟示,基本上每年都出現(xiàn)的題型,尤其是經(jīng)典題型在復習中要加強重視,全面多角度的復習,迎接選撥性考試。第四,論述和探討問題。這是一種綜合能力的考查,要求具有一定的分析度和邏輯性,這在主觀題整體的題型中有所體現(xiàn)。要求我們在平時的復習中,要建立知識體系,訓練答題能力,運用政治術語。
4. 注重時代特色,凸顯廣東特色。
試題以當今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社會熱點為背景材料,體現(xiàn)了政治學科關注時政、關注生活的特點。如“2013年教育部的通知、廣東某市讀書月、黨的十八大”等,既突出了時代特征,又達到引導學生關注社會、認識社會、了解社會的目的,貫徹了政治科教學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要求,也是高考政治科命題規(guī)律的體現(xiàn)。
試題具有一定的廣東特色。高考分省命題以來,各省可以根據(jù)自己本省的實際情況,選擇反映考生思想和生活實際的素材,命制出具有地方特色的試卷。如28題涉及廣東某村,31題涉及廣東某市,36題的材料二、材料三的某市應該是指廣東某市,37題材料三廣東的人均GDP和文化消費等,都體現(xiàn)出一定的廣東特色。
5. 注重學科價值的引領,知識、能力和情感并重。
試題的設計不僅要求學生關注生活、關注社會,更是注重學科價值的引領,教會學生學會思考、學會生活,幫助學生逐漸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如36題考查政黨,價值觀的知識,37題考查為政府和黨拉動居民文化消費提措施,對學生進行正確價值觀的引領。
從今年的考題中仍舊能夠看出來,學科知識是基礎中的基礎,無論何種題型、設問、情景設置最終都會回歸到基礎知識,而且考試主要注重主干知識、核心知 識的考查。在考查基礎知識的同時,我們可以看出在題目設置上,材料形式變化是具有一定特點特征的,具有一定的實踐性、時代性同時具備一定的研究性,這正符合新課標的要求,是對學生能力和情感的考查。在27題考查價格與需求,37提為政府和黨拉動居民文化消費提措施,就要求把它還原回我們的基礎知識,需要我們有一定的能力和正確的情感表達,這也培養(yǎng)我們一種學以致用,樹立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的方向。
6. 試卷值得商榷的地方。
(1)難題過難,區(qū)分度不夠明顯。強調(diào)基礎知識的考查是保證考試公平有效的基本措施和重要手段,有利于中等考生升學獲得必要的分數(shù)。今年的試題沒有比較直接考查教材知識的題,但80%以上都屬于比較簡單,難度中等的試題,大多數(shù)學生都能得分。但是幾道難題難度較大,即使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可能也很難拿到分,26、27題尤其如此,這不僅不利于區(qū)分學生的成績,也不利于引導中學的教學。
(2)個別題不夠嚴謹。其中34漫畫題,其實沒有漫畫,我們也能選出正確答案,因為“②認識和改變規(guī)律是克服困難的條件,③辯證的否定是事物之間相互的否定”本身就是錯誤的。(規(guī)律具有客觀性,只能認識規(guī)律而不能改變規(guī)律,故②錯誤,辯證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而不是事物之間相互的否定)29題“公民政治參與的類型”在中學課本上沒有這樣的表述。這些問題提出來,也是一線教師爭議較多的地方,不一定對,但通過討論一方面可以提高教師的業(yè)務素質,同時也促進高考命題的嚴謹性。
二、對2014屆備考的幾點啟示
1. 夯實基礎知識,建立知識體系。
一輪復習要注重對基礎知識做到“全、細、準、實、活”五個方面。抓基礎、講到位、細節(jié)決定成敗,特別注意易混點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高考題充分體現(xiàn)了對基礎知識和易混點的考核,要把基礎知識讓學生掌握到位。要注重構建學生知識體系,在知識結構構建的前提下學習具體的知識點、考點。在今年的考題中,無論是選擇題還是主觀題,考查的都是復習中常見的基本知識和理論。這也給了我們堅定的信心,在明年的復習中,夯實基礎知識是首要而且重要是事情。依據(jù)考綱梳理構建模塊的知識框架結構。既要在微觀上把握知識的細節(jié),也要在宏觀上理解和把握教材,結合具體情景整合知識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由于高考體現(xiàn)了對考生 綜合能力和探究能力的考查,這啟示在平時復習中應善于提煉知識,構建單元或模塊的知識框架。
2. 注重學生“四項”能力培養(yǎng)。
高考政治注重基礎知識的考查,但更注重能力的考查。復習時注重知識的點、線、面、體,強調(diào)知識的融會貫通;要注重知識的遷移運用學會學以致用;要講究方法,教會學生學會讀書、學會思考、通過規(guī)范的訓練,幫助學生總結提升,學會答題。
3. 研究真題,尋找“規(guī)律”。
研究高考試題的考核意圖、結構特點、考核要求、難度、信度、效度等、把握高考命題的大方向。對高考題的特點和答案設置的研究,不僅有助于快速提升成績,能提高自身命題的學科技巧,而且可以通過研究每年高考考點的分布、提高在高考命題方向上的預測性;通過分析試題設問切入的角度,解題的思路過程、答案設置的特點等,指導學生感悟真題、提高分析能力;同時,根據(jù)對高考試題的分析,選取或命制與高考試題相近的試題進行模擬訓練,做到學以致用。從對真題的研究的不斷模擬訓練中找到其中的規(guī)律,幫助學生從容應對高考,規(guī)范答題,提高成績。
(作者單位:廣東實驗中學)
責任編校 李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