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平
胡適先生是現(xiàn)代著名大學者,在文學、哲學、考據(jù)學、倫理學、史學、教育學、紅學等多個領域均有建樹,曾經(jīng)獲得1939年諾貝爾文學獎提名。著名學者毛子水先生說他:“這位哲人所給予世界的光明,將永遠存在”。
成就如此大家,除了胡適本人的努力奮斗以外,還要歸功于他母親給他的良好教育。胡適先生在《我的母親》一文中寫道:“我在我母親的教訓之下度過了少年時代,受了她的極大極深的影響。我十四歲便離開她了,如果我學得了一絲一毫的好脾氣;如果我學得了一點點待人接物的和氣;如果我能寬恕人,體諒人——我都得感謝我的慈母”。
胡適先生的母親是怎樣對胡適進行教育的呢?我們還是到他的《我的母親》一文中去尋找答案吧。
“我母親的氣量大,性子好,又因為做了后母后婆,她更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我母親待人最仁慈,最溫和,從來沒有一句傷人感情的話”,身教重于言教,無疑,母親的寬容、寬恕、隱忍、慈愛對胡適產(chǎn)生極大的影響。胡適對“容忍”推崇備至,修養(yǎng)極佳,還常常告誡他人“世間最可厭惡的事莫如一張生氣的臉;世間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氣的臉擺給旁人看”。由于政見等諸多原因,不少同時期作家曾對胡適抨擊乃至謾罵,但他若“老僧不見不聞”,淡定從容,不生氣,不著急,不理會。
“她從來不在別人面前罵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錯了事,她只對我一望,我看見了她的嚴厲眼光,便嚇住了。犯的事小,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時她才教訓我。犯的事大,等到晚上人靜時,她關了房門,先責備我,然后行罰,或罰跪,或擰我的肉。無論怎樣重罰,總不許我哭出聲音來,她教訓兒子不是借此出氣叫別人聽的?!睆倪@段話中,我們看出,母親對胡適的教育嚴而有寬,寬容不縱容。這種方法既保護了孩子的自尊心,又讓胡適有了是非意識,學會擔當,有了過失就必須自己承擔后果。
“每天天剛亮時,我母親便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她看我清醒了,便對我說昨天我做錯了什么事,說錯了什么話,要我認錯,要我用功讀書。有時候她對我說父親的種種好處,她說:‘你總要踏上你老子的腳步。我一生只曉得這一個完全的人,你要學他,不要跌他的股?!教齑竺鲿r,她才把我的衣服穿好,催我去上早學……十天之中,總有八九天我是第一個去開學堂門的。等到先生來了,我背了生書,才回家吃早飯。”
這段話,字數(shù)不多,卻信息豐富,至少包含早起、晨教、立范、晨讀四個方面,于今來說,也是很科學的。早晨告訴孩子前一天錯誤的言行,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孩子心無雜念,更易銘記于心,增強自警意識。母親給胡適樹立的榜樣便是英年早逝的父親,說他是個完美無缺的人,要求胡適“見賢思齊”,學有榜樣,敢有目標,內(nèi)驅(qū)力必然大增。
母親沒有直接灌輸給胡適多少知識,但她重德垂范,用較為科學的方法始終勉勵兒子一心向?qū)W,鞭策兒子學有所成,這一方面尤其值得我們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