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仲省
讀了今年7月在《新天地》雜志上發(fā)表的《從百姓心里迸發(fā)的歌》一文,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靜。這篇文章真實生動地報道了《跟著共產黨走》這首歌在它的誕生地依然是那樣受人喜愛,依然是那樣起著鼓舞人心、凝聚力量的作用,依然是一支喚起群眾奮勇前進、改地換天的號角,而且對人們?yōu)閷崿F(xiàn)民族復興“中國夢”增強了信心、勇氣和智慧。這篇文章也勾起了我對這首歌的漫長而親切的回憶。
1947年,我在開封中學讀書。當時開封還是國統(tǒng)區(qū)。這年7月,河南大學的師生掀起的“反內戰(zhàn)、反饑餓、反迫害”大游行,我們中學生也積極參加了游行。當時除了喊口號外,就是唱一些如《大路歌》、《游擊隊員之歌》等進步歌曲,在同學中悄悄傳唱著《你是燈塔》(《跟著共產黨走》曾用名)。這首歌把共產黨比喻為燈塔、舵手,指出跟著共產黨走,人類一定解放,簡短明了,形象親近,一下子使我們對共產黨有了初步印象。
解放后,我們參加工作不久的年輕人,革命熱情高漲,經常是歌不離口,而喜愛的歌曲之一就是《跟著共產黨走》。特別印象深刻的是,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雄偉的天安門廣場,舉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我們在開封一直坐在收音機前聆聽實況錄音,當聽到軍樂奏起《跟著共產黨走》這首歌曲時,大家禁不住隨著唱了起來,喜悅的心情難以言表。歌聲表達了我們的決心和信心:永遠跟著共產黨走,把祖國建設得更加強大和美好。
1995年7月,我在河南醫(yī)科大學擔任校工會副主席。一天接到通知:一位著名作曲家逝世要捐獻遺體。我來到人體館才知道原來捐獻者就是《跟著共產黨走》的譜曲人王久鳴,他在臨終前要求將遺體捐獻,為祖國再作最后一次貢獻。學校為此舉行了隆重的志愿捐體接收儀式,在《跟著共產黨走》的歌聲里,師生們懷著崇敬的心情向王老的遺體三鞠躬。
《新天地》的一文勾起了我對往事的回憶,我才通過文章得知了革命老區(qū)的近況,以及詞作者沙洪的骨灰安放歌曲誕生地的事情。沙洪和久鳴這對老共產黨員,不但寫出了《跟著共產黨走》這首歌,而且用自己的一生實踐了《跟著共產黨走》。正是由于中國共產黨是由這樣的黨員組成,才能成為核心、方向,才能有無堅不克的力量;正是由于廣大黨員無私無畏、胸懷坦蕩、目光遠大、代表絕大多數人民的利益、時刻保持與人民的血肉聯(lián)系,勇于開拓,與時俱進,中國共產黨才不愧是燈塔,是舵手。我們跟著共產黨走,民族復興、祖國富強的中國夢,一定能夠勝利實現(xiàn)。
(責編:孫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