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達
2013年6月,美國國家安全局雇員愛德華·斯諾登向歐美媒體曝光了美國國家安全局監(jiān)視全球互聯(lián)網的絕密計劃——“棱鏡項目”,引起軒然大波,7月16日斯諾登正式向俄羅斯提出臨時政治避難申請。此事也將美國最神秘、最龐大的情報機構——美國國家安全局暴露于世人面前。
在美國馬里蘭州米德堡,有一座黑色玻璃外罩的龐大建筑。這座戒備森嚴的大廈就是美國國家安全局總部。
對于世人來說,美國情報機構最出名的就是中央情報局(簡稱中情局,縮寫CIA),而國家安全局(縮寫NSA)雖然是世界最龐大的情報機構,經費是中情局的3到5倍,人員是中情局的2倍,但是知名度卻遠不如中情局。有美國知名記者評論說,知道這個機構的美國人“萬不足一”,在華盛頓官員那里,干脆稱美國國安局為“查無此局”(No Such Agency,縮寫也是NSA,與美國國安局縮寫相同)。無孔不入的好萊塢,拍了關于中央情報局的影視劇數(shù)十部之多,如《碟中諜》系列、《真實的謊言》等等,但是50年來,反映國家安全局的只有一部《全民公敵》。美國國家安全局曝光率如此之低,就是因為它的保密級數(shù)太高。
“美國黑屋”
美國國家安全局的前身是美國國務院軍事情報處第八科,這個機構于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后成立,起初任務是負責破譯德國密碼。第八科的頭頭是出身國務院密碼室辦事員的赫伯特·亞德利,這位密碼天才在密碼室工作的時候閑來無事,獨立破譯了美國國務院的外交密碼,引起了美國國務院高層的注意,這才被任命領導第八科。一戰(zhàn)結束后,在亞德利的建議下,第八科繼續(xù)保留,綽號“美國黑屋”。
1921年,華盛頓海軍會議召開,會議上,已經互為假想敵的美國和日本圍繞海軍規(guī)模吵架吵得很厲害,日本強硬表示日本海軍規(guī)模必須相當于美國海軍的7成。關鍵時刻,“美國黑屋”成功破譯了日本外交密電,發(fā)現(xiàn)日本政府的談判底線是可以容忍日本海軍規(guī)模相當于美國海軍的6成。摸清了日本的談判底牌,美國在這次會議上占盡上風?!懊绹谖荨焙蛠喌吕虼耸艿搅嗣绹闹鬲劇?/p>
可惜好景不長,1929年美國爆發(fā)經濟危機之后,新任國務卿的史汀生認為“美國黑屋”花費太多,同時宣稱“君子不看他人信件”,撤銷了“美國黑屋”。亞德利被卸磨殺驢掃地出門之后,這位昔日的美國情報功臣連吃飯都成了問題,憤怒的亞德利隨即把自己的工作經歷寫成《美國黑屋》一書賣給了書商,這本書1931年出版后引起轟動,19個國家相繼更改外交密碼,相當于1931年版的“棱鏡門”?!睹绹谖荨芬粫谌毡句N量甚至比在美國還要多,日本政府這才知道自己的絕密外交密碼早已被美國破譯。美國情報界對于亞德利的泄密行為極其憤怒,無可奈何地說:“亞德利給美國造成的巨大破壞是無可估量的,不過這個結果要在很多年之后才能看到?!?/p>
密碼風云
在“美國黑屋”裁撤之后,美國陸軍的通信情報處和海軍的通信保密科依然存在,這兩個部門作為“美國黑屋”的傳人,在二戰(zhàn)中為美國立下了汗馬功勞。1938年,美國與日本的矛盾越來越突出,美國又有破譯日本密碼的需求了。這次,陸軍通信情報處負責人、被稱為“美國密碼之父”的威廉·弗里德曼挑起了重擔。不過,亞德利的破壞性在此時得到了體現(xiàn):日本人吸取上次外交密碼被破譯的教訓,這次他們用的密碼代號“紫密”,難度極高。弗里德曼帶領人馬連續(xù)奮戰(zhàn)六百多天才艱苦破解了“紫密”,作為長期鉆研破譯這部日本絕密密碼的代價,弗里德曼本人患上了精神分裂癥。
而已被美國情報界視為國家公敵的亞德利,此時也沒閑著,他在大洋彼岸的中國謀到了一份差事。1938年11月,亞德利接受國民政府聘請,來到中國重慶重操舊業(yè),組建情報小組,負責對日本密碼的破譯和反間諜工作。這一時期伴隨著日本全面侵華,重慶作為陪都多次遭到日本飛機轟炸。而擔任重慶防空的國民黨軍高射炮兵卻打不著日本飛機。情報小組發(fā)現(xiàn)重慶當?shù)赜忻孛茈娕_經常發(fā)報,由此判斷高射炮兵內部有間諜向日本人通風報信。亞德利親自出面,假扮外國商人,與高射炮兵指揮官們交往,逐一甄別,終于發(fā)現(xiàn)一位獨臂的軍官有重大嫌疑。隨后,亞德利在中國友人徐貞的幫助下,潛入這位軍官家中,成功查獲密碼本,日本人的間諜網由此告破。
監(jiān)視全球
1952年,美國總統(tǒng)杜魯門簽署總統(tǒng)令,將已有的陸軍情報機關等多家情報機構整合,美國國家安全局正式宣告成立。此后美國國家安全局迅速膨脹,1975年時世界范圍內有10萬人為其工作,比美國其他情報部門的總人數(shù)還多。據稱,美國政府每天收到的情報中的85%是由美國國家安全局提供的。國家安全局的任務由境內和境外兩部分組成。境外任務是通過超級計算機、偵察衛(wèi)星、偵察飛機、遠程雷達和密布于世界各地的監(jiān)聽站,搜羅各國無線電通訊信號、偵察各國軍事動向、破譯各國密碼等,而這一系列活動,既針對美國的潛在對手,也針對美國的所有盟國;境內任務則是監(jiān)控外國駐美領館并監(jiān)控“有國外間諜嫌疑”的美國國民。“9·11”事件之后,美國國家安全局的職能進一步擴大,普通美國國民也被納入其監(jiān)控。
除了繼續(xù)政治軍事等重大情報的竊取,美國國家安全局還介入經濟情報領域。1995年沙特阿拉伯計劃為其國有航空公司采購60億美元的客機,美國國家安全局通過竊聽獲得了沙特阿拉伯政府與歐洲空中客車公司之間傳真及電話交談的全部內容,并將其轉交給同樣參與投標的美國波音公司,幫助波音擊敗了空中客車。
2004年至2009年,美國國家安全局完成了一項招募7500人的擴充項目,美聯(lián)社對此事的報道中有這樣一句話:“國家安全局鼓勵具有外語專長、尤其是通曉阿拉伯語和漢語的人申請這一項目?!睍r至今日,美國國家安全局監(jiān)控全球的行動仍在繼續(xù)。
(責編:石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