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懷
選購黃花梨手串最容易上當。時下市場的黃花梨手串大多是“越南黃花梨”。海南黃花梨一向以木色平和、穩(wěn)定、少色差為人推崇。目前“越黃”基色就不夠平和穩(wěn)定,有過多的黑色旋轉(zhuǎn)條紋夾雜其中,不如“海黃”細膩溫潤。
有許多人認為“海黃”與“越黃”同屬同科同種,只是產(chǎn)地不同而已。筆者不贊同此觀點,拿厚10厘米,寬達70厘米的“越黃”板與“海黃”板相比較,可明顯辨別其差異。以根、莖、葉、花、果、實6項植物的基本要素相比較,也容易得出兩樹種并非同科同屬。只是由于商家好利,將“越南黃花梨”刻意美化,用時髦話言之叫做“傍大款”。
即使是真正的海南黃花梨,做手串也不容找到佳品。上個月,我去了一趟海南島,發(fā)現(xiàn)面對全國新近涌起的手串熱,黃花梨木原料已缺到極致。海南儋州專門加工黃花梨手串的小作坊,不得不使用黃花梨根部料的地下部分來加工打磨手串。這些手串顏色很深,已近乎黑,花紋有些模糊。雖然也是真正的海黃手串,但其觀賞性已大打折扣了。
生長于海南島東部平原及坡地上的黃花梨木,由于顏色呈金黃、橙黃,較淡雅,含油分稍少,被稱做“糠梨”;生長于西部山區(qū)的黃花梨木生長時間長,色澤較深,呈栗褐色或橙紅色,含油量稍高而被稱為“油梨”。國人收藏好走極端,時下很多人在挑選手串時,非“油梨”不買,這實際上造成了一個誤區(qū)。
品質(zhì)好的“糠梨”手串木紋美麗多變,呈琥珀透明之色,而以根料制作的“油梨”手串則色較黑,紋路難辨,遠不如糠梨手串那么多彩多姿,制作成品與“越黃手串”幾無差異,讓人更加雌雄難辨。所以,收藏購買時需要對單獨的個體器物作出評判。不必抱“油梨”永遠好于“糠梨”的心態(tài)去挑選手串。
現(xiàn)在某些電視收藏節(jié)目有一定的誤導,大部分手串收藏談不上升值賺錢,只是屬于空閑把玩的玩意兒。橄欖核取的是雕工,木制手串用的是下腳料,買個百八十的玩玩也就罷了,非要說它是“手腕上的財富”,還差得太遠了。
(責編:孫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