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雞登上一堆沙土,在上面刨了個不亦樂乎,它忙忙碌碌地想找點食物,最后卻翻出了一顆珍珠。公雞說:“這個寶物盡管光彩奪目,對我卻毫無用處,還不如找到一顆麥粒,用它來填飽肚子。咱們庭院里的雞鴨羊豬,都喜歡吃麥粒,要這珍珠干什么呢?我用不著佩戴這個寶物,也不想用它來打扮自己,就讓人們?nèi)グ阉斪鲗氊惏桑 闭f罷,公雞把珍珠丟到一邊,繼續(xù)去翻找它的麥粒。
【多維品讀】珍珠是個寶物,從某種意義上講,它是一種附著物,可以指生活中的榮譽、地位;而麥粒是實實在在對人的生命有益的具體的東西。正如要遠渡重洋的鳥兒,僅在口中銜一根樹枝,而不會帶上冗余的食物和沉重的鳥巢。據(jù)此我們可以從公雞的行為中悟到這樣的道理:要拋棄虛榮,拒絕誘惑,不要在追尋的過程中一味貪圖沿途的景色而迷失方向,舍本求末。
【適用話題】勇于取舍;適合的才是最好的;拋棄虛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