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芝
隨著孩子的成長,做父母的既盼望著孩子早日獨立,又舍不得放開孩子的手。當父母面臨和孩子分離的第一步——分床時,我們該怎么做?
分床進行時:一步一步慢慢來
德昀5歲1個月10天
自從兒子德昀在5歲生日時宣告“我要在五歲兩個月和你們分床睡”,我和先生就開始為分床做準備。
首先是提醒兒子確定他自己決定的分床時間還有20天時間。
其次是房間的準備。兒子開始構想自己的房間如何布置,比如要有一張床,床頭要有一個臺燈,還要有一個鬧鐘、一張桌子、兩把椅子,以及窗簾。
第三是先分被窩睡。冬天,兒子一直和我蓋一個大被,現在天暖和了,我把他自己的小被拿了出來。頭一晚在自己的被子里睡覺,兒子半夜里又鉆回到我的被窩里。第二晚,睡覺前兒子依然宣告:我長大了,我要和爸爸媽媽分床,要自己睡??谔柡暗猛?,真到要睡覺的時候,還是有點戀戀不舍。
兒子坐在我的腿上,我問他:“你是現在還沒準備好和爸爸媽媽分床睡,對嗎?”他沖我點頭,不好意思地笑,我說:“別著急,等你準備好了,再和爸爸媽媽分床睡。不過今天你要睡在你的被窩里,能做到嗎?”他點頭。這一晚的進步是:兒子在自己的被窩里睡到了天亮。
分床是孩子邁向獨立的新的一大步,不同于斷奶,因為斷奶時主要是看大人的決心,孩子自己還不會表達。現在則不同,要更多地考慮孩子內心的感受,要給孩子心理逐漸接受的時間,這是孩子心路成長的過程。
分床倒計時:我和兒子的心理準備期
德昀5歲1個月26天
距離分床睡的日子越來越近了,房間基本整理好了。這些天偶爾他會躺到自己房間的床上望著天花板自言自語:要是我的房間里也能有一臺電腦就好了……
他似乎每天都在為自己打氣,一天早晨我要送他去幼兒園的時候,他對我說:“媽媽,我到5歲2個月的時候要自己做到兩件事情?!?/p>
“什么事情?。俊蔽覇査?。
“一是自己睡覺,二是自己上學。”我立刻就否定了他的第二條,姥姥在旁邊也隨聲附和。擔心打擊孩子的熱情,我接著說:“你先做到第一條自己睡覺,如果你能做到,我們再開始完成第二條?!?/p>
兒子答應說“好”,一雙眼睛亮閃閃的,怎么看里面都是堅定。
那幾天,兒子通過下圍棋和獨自處理與朋友之間的冷戰(zhàn),增強了自信心,還總結道:害怕沒有用,試試才知道。
爸爸故意問:“兒子,你記得哪天要自己睡嗎?”
“下周一。”兒子清楚地答。
“你能做到嗎?”爸爸問。
“當然能?!眱鹤踊卮鸬梅浅8纱?。
夜里,我和先生看著熟睡的兒子,我問他:“你相信他真能做到自己睡嗎?”
先生說:“相信,這就和斷奶是一樣的,主要取決于你的意志和決心,你要幫助孩子完成這次成長?!?/p>
我看著兒子,忽然間就覺得是那樣的舍不得,這個在我身邊已經睡了5年的孩子啊,一呼一吸都牽掛著我的心。
放手,對孩子來說是喜悅和成長,對母親來說,則是悲喜交加,既盼望著孩子長大,又希望孩子永遠環(huán)繞身邊。
我該和兒子做的一樣好才行,不是嗎?
分床完成時:獨自面對黑暗的勇氣
德昀5歲1個月27天
晚上,兒子邊洗澡邊唱歌,先生問:“孩子怎么那么高興?”
我搖頭說我也不知道。坐在桌子邊看《孤熊華普的一生》,昨天我和兒子已經讀完了第一部分,今天要讀第二部分,讀著讀著我就被感動了,為小熊獨自長大的艱辛,為他面對其他動物欺負時的無助,為他失去親人后的孤獨。但是當看到小熊在狼群包圍中悲傷地呼喊媽媽,居然嚇跑狼群的時候,看到作者寫小熊相信媽媽一直就在他身邊的時候,我想這是個讓孩子感受生命成長的好故事,小熊的感受恰恰就是我們長大過程中所必須面對和經歷的。
洗完澡,我給兒子講《孤熊華普的一生》的第二部分,我有意把小熊自我鼓勵的話劃了出來,重復地讀給德昀聽,兒子深受感染,對華普非常佩服。
也許是受到華普的鼓勵,兒子突然決定今天就開始自己睡。
我和先生把頭對著門睡,兒子房間的門也開著,這樣即便是黑夜中也可以看到孩子的動態(tài)。他在黑暗的房間里先是四處走動,一會到我們房間的門口看一下,然后轉身走了;一會又跑過來。先生說:兒子,你可以到我們這里來睡。
沒想到他這么一說,兒子反而說:不,我自己睡。
去了又返回來,爬到我枕邊,告訴我幼兒園里的事情,我邊撫摩他的后背邊和他聊天,然后和他道晚安,他就下了我們的床回房去了。
一會兒,兒子又過來了,說是給我送眼鏡,然后又走回去。
我在黑夜里,瞪著眼睛看著孩子來回在兩個房間里走了有十幾次,每一次我都以為他會回到我和先生的床上,或者耍賴之類的,但是他一直堅持著,走來走去,最后終于上床蓋被躺下了,而此時已經接近11點。
我起身去他的房間里看他,他抱著大大的胡蘿卜,躺在枕頭上,睡著了。
先生早就睡著了,他說:我相信兒子。我也說:我相信兒子。但是現在我知道,他是真的相信孩子,而我只是嘴上說相信。
兒子真的實現了自己的承諾,且比他計劃的時間提前了兩天!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從兒子的身上看到了一個男孩子言必行行必果的堅守,分床雖然只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件小事,但是,由此帶給我的感悟是:身為家長,如果你相信孩子,就請真相信,因為他的確可以做得很好!
編輯 吳忞忞 mwum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