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寶
夏季感冒常由空調引發(fā)
山東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肺病科主任醫(yī)師陳憲海教授表示:在炎熱的夏季,為了排泄熱毒、調節(jié)體溫,人體毛孔大開,此時,要適當?shù)匮a充水分,減少體力活動,防止因大量出汗而導致津液不足。如果突然從高溫環(huán)境到了低溫環(huán)境,風寒之邪就會從體表、口鼻侵入體內,降低人體抗病能力,從而導致感冒的發(fā)生。另外,夏季空氣濕度較大,因此,患者還常伴有頭身困重、口中黏膩、食欲差等癥狀。因此,夏季風寒感冒很常見,常由空調使用不當,或過度貪涼引起,也可以說是一種“空調型感冒”。
治“空調型感冒”要先發(fā)汗
解放軍第二五四醫(yī)院急診科宋偉主任分析說:“空調型感冒”多是風寒感冒,對于久居空調房的人來說,一旦患上反而比普通的感冒更難治療。應對空調導致的感冒,首先要發(fā)汗,想辦法驅走身體表面的風寒,可先喝一碗姜湯(姜具有發(fā)汗解表、溫胃止嘔、解毒三大功效,但生姜最好不要去皮,這樣才能發(fā)揮姜的整體藥效),然后進行熱浴或蓋被子發(fā)汗。在出汗以后,再開始清內熱的治療。
一般來說,“空調型感冒”患者出汗時間不宜太長,但是一定要有汗發(fā)出來。到藥店買藥治“空調型感冒”,也一定要說明是治療風寒感冒的藥物。
“空調型感冒”該如何用藥
夏天空調型感冒類似于冬天之寒氣所致的感冒,主要癥狀是惡寒重、發(fā)熱輕、頭痛無汗、四肢酸痛、鼻塞不通、流清涕、咳嗽痰稀、咽癢等。應選用發(fā)散風寒的辛溫解表藥,如風寒感冒顆粒、九味羌活丸、參蘇理肺丸或通宣理肺丸,不能用復方大青葉、銀翹解毒片、抗病毒口服液、雙黃連等治療風熱感冒的藥物,誤用會加重病情,或導致遷延不愈。繼發(fā)細菌感染時則應使用抗生素。中醫(yī)的針灸、按摩等療法對各種不同類型的空調病都有良好的療效,也可以一試。
“空調型感冒”是可以預防的
中醫(yī)所說的“寒邪”,不單單指絕對溫度,更重要的是溫差。夏季,我們從30多攝氏度的室外進入只有20攝氏度左右的空調房間,溫度瞬間驟降10攝氏度,超過了人體適應調節(jié)的能力。因此,要想預防空調型感冒,居室內使用空調時,溫度應保持在25攝氏度以上,室內外溫差最好控制在6攝氏度以內。除此之外,還應做好空調濾網和出風口的清潔工作,防止病原微生物傳播。
兒童老人更應注意防感冒
老人和兒童,特別是嬰幼兒,最易患上“空調型感冒”,原因在于他們的溫度感差、體溫調節(jié)能力差、抵抗力弱,長時間吹空調,很容易造成感冒、發(fā)燒等。此外,密閉的空調房間內空氣污染重,成為誘發(fā)“空調型感冒”的一個重要原因。
因此,老人和兒童在空調房內要穿適宜的棉質內衣,以防著涼受寒;在室外出汗較多時,回到室內應等汗液適當退去后再開空調;空調冷風不要直接吹向人體,床不要置于冷風直吹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