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麗娜
六易其稿,終成磅礴大作
一年前,話劇《管子》的編劇兼導演、山東藝術學院戲劇影視學院編導系主任王超帶領著一群熱愛戲劇的學生,滿懷著對齊魯文化的熱忱,開始了《管子》的創(chuàng)作和排演。在這過程中,王超六易其稿,極盡完善,終成今日之《管子》。
在劇本的結構上,《管子》的故事并不復雜,選取的是司馬遷《史記》里記載的關于管子、關于齊桓公、關于齊國稱霸的故事。但是這些大家耳熟能詳?shù)墓适陆?jīng)過王超的精心改編,情節(jié)更加引人入勝,人物個性也更加飽滿。每一場戲,都有一個引人入勝的話題,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讓人看到意想不到的發(fā)展和結局。在情節(jié)鋪排上張弛有度,起承轉合,大開大合,步步上推,顯示出一個編劇的精心與老到。
近百人組成的浩蕩劇組,如此宏大的話劇規(guī)模并不多見。但在以王超為核心的幾名老師的帶領下,編導班的學生們經(jīng)歷近一年的雕琢打磨,最終將《管子》精彩地呈現(xiàn)在舞臺上。對于導演專業(yè)的學生,臺詞、形體并不是他們的強項,對人物的理解和挖掘卻是他們的利器。王超便引導他們利用自己的優(yōu)勢,將劇中深刻的思想和豐滿的人物個性演繹出來?;趾氪髿獾脑瓌?chuàng)音樂,以及不時傳來的擂鼓聲,把觀眾帶進了齊國的宮殿、街口的刑場,為觀眾造就了強烈的現(xiàn)場感。整部劇磅礴恢弘、典雅大氣,既有跌宕起伏、波瀾壯闊的春秋英姿,又有感人至深、催人淚下的情感故事,堪稱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
褪去功利,演繹春秋故事
“一群男人演繹的金戈鐵馬,55位導演傾力打造的春秋故事?!本巹⊥醭绱嗽u價這部話劇。話劇《管子》講述了“春秋第一相”管仲是如何從一個牛販子成長為大齊的相國,幫助齊桓公成為春秋首霸的故事。全劇充滿了陽剛之氣和浪漫主義氣息。詩化的語言、中國畫似的寫意風格,大筆潑墨的意境,雄峻奇?zhèn)サ膽騽〗Y構,波瀾壯闊、跌宕起伏的情節(jié)設置,都引人入勝,讓人欲罷不能。
作為一部校園話劇,《管子》摒除了某些商業(yè)劇目迎合市場,浮于表面的不足。而是由幾個老師帶著幾十個學生,在劇場里踏踏實實,不帶任何功利色彩地演繹一部戲劇?;蛟S有許多不足之處,但是在這個浮躁的商品社會中,這件事本身就彌足珍貴。對于接觸戲劇只有四年的學生來講,稚嫩和失誤是不可避免的,但更重要的是他們有了這次實踐的經(jīng)驗?!豆茏印返呐叛輰⒊蔀樗麄兘K生難忘的經(jīng)歷。
在話劇的準備階段,老師會組織演員們大量閱讀關于春秋時期管仲、齊桓公的資料,每人都做了三萬字以上的筆記。后又從山東師范大學請來專家教授,詳細講解那個時期的歷史和風土人情,再后來又專門組織演員去臨淄深入生活,去管仲所生活的那塊土地上汲取營養(yǎng)。最后經(jīng)過整整一年的精心打造,終于排成了這部讓人過目不忘,震撼不已的原創(chuàng)話劇。
立意深遠 眼光可謂獨到
山東自古以來就被稱為“齊魯大地”,齊魯文化在某種程度上是齊文化和魯文化的綜合。而早生孔子幾百年的管子,肯定是齊文化的重要創(chuàng)立者之一,他的富民政策,他鼓勵通商、發(fā)展貿易的諸多主張,以及忠君愛民相統(tǒng)一、禮法結合、義利兼容的治國理念,均顯現(xiàn)出與其他統(tǒng)治者迥乎不同的變革性、開放性、務實性和智慧性。對于他的貢獻,連孔子都發(fā)出了:“微管仲,吾其被發(fā)左衽矣”的感嘆。在挖掘和整理齊魯文化的今天,這群師生們能選擇管子作為演出的題材,其眼光可謂獨到。
歷年以來,描述孔子的話劇、影視劇不在少數(shù),而主要寫管子的話劇作品還未出現(xiàn)。所以話劇《管子》填補了這段空白,讓一段歷史重現(xiàn)在當代,讓當代人感受齊文化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