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遙
不修地鐵修鐵路
踏足瑞士之前,我和先生早早就收到朋友的警告:瑞士租房難,出手要趁早。尤其是蘇黎世州,更是寸土寸金。經過一個多月的尋覓,我和先生終于與一家租房公司通過郵件簽訂了租房合同。可我上網一查,哭笑不得:這間公寓的所在地根本不在蘇黎世市,而是隸屬于蘇黎世州的一個衛(wèi)星城市,距離蘇黎世大學整整40公里!
按我在北京搭乘各式交通工具積累下來的經驗,40公里的路程,起碼得提前一個半小時出門,等車和換乘就得耗費半小時,這還不算堵車所消耗的時間。蘇黎世大學正好在市中心,幾百米開外就是購物街和幾大銀行的辦公區(qū)。要保證準點上課,最佳的交通工具無疑是地鐵。等我再一打聽,簡直絕望了:人口密度極大的蘇黎世竟然沒有地鐵,而且整個瑞士居然到2008年才在洛桑開通了第一條地鐵!
可真正到了瑞士我才發(fā)現,古老的交通工具—火車,比現代化的地鐵和輕軌還要可靠與高效。
距離我家不遠處就是一個火車站,步行只需要3分鐘。因為瑞士所有的交通工具都有嚴格的到站和發(fā)車時刻表,所以每天我都算好時間出門,正好能趕上火車到站時抵達站臺,等車幾乎從沒超過1分鐘。15分鐘后火車就到了蘇黎世市中心,然后步行5分鐘走到大學纜車站,坐著古舊的纜車,只需要3分鐘就進入山頂附近的大學校園。如果哪天纜車出了故障或排隊的學生太多,我也能馬上換乘公交去學校。
蘇黎世的交通密度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一個瑞士朋友不無得意地告訴我:“你站在市區(qū)任何一個地方,附近150米以內絕對有公共汽車、無軌電車、有軌電車或者火車站?!弊罘奖愕氖牵腋静挥靡欢?、再而三地買票,一張火車月票在手,任何交通工具都可以免費乘坐。
雖然蘇黎世大學地處最繁華的地帶,但在方圓一公里內,我?guī)缀鯊膩頉]見過堵車。我曾經好奇地向一個瑞士學生打聽原因,她說:“瑞士鐵路曾經委托一家研究所做過調查,發(fā)現瑞士平均每輛私家車中乘坐的人員只有1.57人,而上班途中90%的私家車只有一人乘坐,顯然這是極大的資源浪費。所以政府通過各種措施鼓勵人們乘坐公共交通,比如,25歲以下的青年買票可以享受七五折優(yōu)惠;持有預付費交通卡可以免費參觀全國400多個博物館等。所以,這幾年汽車的使用率在大城市已經大幅度下降了?!比缃?,瑞士小城市和鄉(xiāng)鎮(zhèn)中擁有汽車的家庭不到80%,大城市甚至一半居民都沒有汽車。我一臉疑惑地問:“但是每天從小城市來大城市讀書、工作的人那么多,每天進進出出地也會堵在路上啊?”她笑著說:“所以瑞士鐵路系統(tǒng)專門針對有車族出售一種叫P+R(Park-and-Ride Card)的交通卡。在蘇黎世郊區(qū)有很多停車場專供進城的開車族停車,買了這種卡,不僅可以免費停車,還可以隨便坐市內任何公共交通工具,這樣就避免了早晚高峰期給市區(qū)造成大規(guī)模的交通擁堵?!?/p>
瑞士人都是火車控
瑞士人可能是世界上最愛坐火車的人了。曾有瑞士統(tǒng)計機構做過調查,每個居住在瑞士的人平均每年坐火車的距離相當于環(huán)球半周。瑞士人出門愛坐火車,圖的就是它像瑞士鐘表一般的準時。
我在瑞士轉車是家常便飯,有一次去阿爾卑斯山脈看冰川,提前上網一查,短短兩個小時里竟然得倒兩次火車、兩次公交,最糟糕的是,其中一次倒車只有不到兩分鐘的時間??杉幢氵@么緊張,我也沒誤了車,同行的瑞士同學說:“人家早就替你精打細算地計劃好了,你怎么會趕不上?”
如今,偶爾和身在國內的朋友說起自己每天得坐火車到蘇黎世市中心上課,他們都會想象自己在國內坐火車的經歷,因而流露出掩飾不住的同情與憐惜。但他們不知道,在瑞士的鐵軌上奔馳了近兩年,我也和大多數瑞士人一樣,成了不折不扣的火車控,這不僅因為它超級精準的時間,還因為它的便利周到,與五星級酒店相比,火車上的服務毫不遜色。
在瑞士,每個火車站臺上不僅有供人休息的椅子,更有帶暖氣的玻璃候車室。冰雪交加的日子,根本不用站在戶外受凍。坐輪椅的殘疾人按一下車門旁的按鈕就能通過緩緩下降的自動升降平臺上車;帶著孩子的媽媽能從傾斜的踏板上把嬰兒車推上去;為了給戶外活動者提供便利,火車上還設置了專門固定自行車、雪橇和滑雪板的專用車廂;跨州火車上還專門設置了一節(jié)有滑梯、玩偶的兒童游樂車廂。除了硬件,瑞士火車把服務也做到了極致。每個火車站都有大大小小的自助行李寄存箱,同時還提供行李托運服務。
沒有完美的交通,只有完美的計劃
每年年底的時候,瑞士的交通部門都會抽樣統(tǒng)計乘客信息,了解哪一站上車的人增多了,哪個時間段人流量變大了,從而在來年對全國時刻表做一次升級調整,使車次更合理,候車時間更短。
2012年春天,蘇黎世聯邦理工大學臨時擴招了500多個學生,碰巧大部分學生租房都集中在半山腰的一個車站附近,每天早晨趕著上課的學生們都擠在車站等車。結果不到一周時間,蘇黎世的交通管理部門就在這個站點增開了公交,以平均每兩分鐘一班的密度把學生送到位于山頂的學校上課。
瑞士鐵路憑借著絕對嚴謹的金字招牌,也衍生出很多副產品,譬如熱賣的瑞士鐵路牌時鐘。在瑞士的每個火車站、公交站、電車站甚至輪渡的站臺,都能看到瑞士鐵路自產的時鐘。據說每天凌晨,都有專門的工作人員開著車挨個站臺檢查時鐘是否準點,甚至必須精確到秒。曾經有一個瑞士同學打趣地對我說:“你可以不相信自己手上戴的瑞士手表,但絕對要相信站臺上瑞士鐵路牌時鐘!”
瑞士鐵路無形中也影響著車廂里人們的生活態(tài)度。每個周一的早晨,我在火車里都能看到無數人埋頭在記事本上列舉一周學習和工作計劃。在蘇黎世、巴塞爾、伯爾尼、日內瓦等省會之間,每10分鐘就通一次高速快車,簡直趕得上中國的市內交通了。一年前,我有一個語言班同學,因為嫌瑞士語言班收費昂貴,決定去德國繼續(xù)學習。我不無擔憂地勸她:“每天往返于德國和瑞士,你得浪費多少時間在路上啊,時間成本太高了!”可她毫不在意地說:“從蘇黎世到瑞德邊境也不到一個半小時嘛,再說一天有很多趟火車去德國,車上多的是空座,我完全可以利用每天往返的三個小時在火車上背單詞,做作業(yè)。也許這段路是挺遠的,并不完美,但是我可以給自己做個完美的計劃?!?/p>
(摘自《莫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