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界山
馮聚成
山東青州人。現為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山東省美術家協(xié)會理事、青州市美協(xié)主席、青州中國山水畫學會會長。
馮聚成主工山水,亦擅書法,根植傳統(tǒng)、師法自然。2008年結業(yè)于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創(chuàng)作院國畫研究生專業(yè)。作品多次參加全國美術大展并獲獎,有數百余件作品在各類報刊、雜志上發(fā)表。
馮聚成是一位以藝術為人生信仰,潛心于中國畫創(chuàng)作的丹青之子。我和他同為山東青州人,又是戰(zhàn)友,這位曾參加過自衛(wèi)反擊戰(zhàn)的兄長,在血與火的“煉獄”過程中,鑄就了一種大無畏的大丈夫氣概,由此而更加自信和堅毅。他做任何事情都有一種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性格,這是他不斷開拓進取的成功因素。
是命運使然讓聚成仁兄投筆從戎,他出身于名門,是明清文學世家馮氏之后,自幼可聞祖業(yè)書香余韻,心系丹青而手持畫筆作圖,家族的文脈香火早已在他心中點燃并得以延續(xù),以傳統(tǒng)的繪畫為摹本而探究其理,研習其法,在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長期苦學中,東方人的審美標準,特別是中國人即非具象也非抽象的意象表現的獨特魅力,在介乎似與不似之間,中國畫的本體精神彰顯了它的豐富性和獨特性。深植于馮聚成心靈的,是在曠日持久的揮毫潑墨過程中,將其內在的精神,外化于筆墨之上,馮聚成準確地把握了中國畫的審美法則和基本規(guī)律,在表現的內容和形式上,做到了有機地統(tǒng)一和融會貫通。
在歷經對傳統(tǒng)長期的學習之后,馮聚成清醒地認識到僅僅依靠古人的拐杖邁步是走不遠的,而時代的發(fā)展和變化是不容漠視的。于是,他走出了畫室,在真山真水里體味對景的寫生創(chuàng)作,在日積月累的實踐中不斷地調整和提升對中國畫的認識,將筆墨與天地精神相融合,其畫作開始凸現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精品力作,生發(fā)出鮮活的生命力,逐步脫離固有的舊套路,力圖產生個人的畫風,強化自我,成長自我,完善自我。他憑借著一種文化的力量,向著一個個新的藝術目標行進。
“搜盡奇峰打草稿”,馮聚成對于大自然有一種無限的熱愛,他不厭其煩地在山川原野里穿越和駐足,這種眷戀大地的深情,注入于用筆用墨時含義悠長,耐人回味。他在寫生太行山、沂蒙山、燕山等極具代表性的山川地貌時,注重尋覓各自不同的藝術特性,如太行山的大氣,沂蒙山的敦厚和燕山的雄渾,在他的筆下都能恰如其分地表現出來。近期他赴太行山和沂蒙山寫生了一批畫作,讀后令人愉悅和感動,那種撲面而來的清新之感如沐春風,思其浩蕩,欣欣然也……
聚成仁兄是那種不尚空談,扎實做事的謙謙君子,以文載道,作畫施法,他以繪畫藝術為立身之本,縱橫山水間,讓畫筆記錄時代,描繪今天的新面貌和新境界,他的藝術將無愧于時代而不斷閃現人生的華彩,給人們帶來更加美好的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