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今
從日喀則到珠穆朗瑪峰的路上,我注意到一個奇特的景象。
許多藏民屋子的外墻上,掛著一坨一坨圓圓黑黑的東西,乍看好像是一塊一塊曝曬著的普洱茶餅。有的屋子,稀稀疏疏地掛了幾坨;有的呢,卻密密麻麻地掛滿一墻。
“這是什么裝飾品呢?”我問導(dǎo)游拉姆。
她往窗外看了看,笑了起來,說道:“是牦牛的糞便呀!”
“什么!” 我大驚小怪地嚷道,“把糞便掛在墻上?”
“嘿,牦牛糞可是我們的寶呢!”拉姆興奮地說道,“西藏人常說:一塊牦牛糞,一朵金蘑菇。家里的牦牛糞越多,就表示家境越富有!”
牛糞,居然是財(cái)富的象征!拉姆解釋:家里養(yǎng)的牦牛越多,能保存的牦牛糞便越多,且它并不是一無是處的排泄物。
“西藏高原樹木不多,燃料缺乏,一般人都須靠牦牛糞來燒茶做飯、烤火取暖。牦牛糞最大的特點(diǎn)是易于點(diǎn)燃,而燒起來后,又不生煙霧,它所產(chǎn)生的熱度,溫而不燥、暖而不嗆,燒糞取暖,能讓人好像吃了人參果一樣渾身舒暢,是金不換的珍貴燃料呢!”說著,她笑道,“我們以牦牛糞取代木柴為燃料,不知道挽救了多少棵樹木的生命!”
有趣的是,在西藏,無論是住在城鎮(zhèn)或是農(nóng)牧地區(qū)的藏民,但凡婚禮、葬禮、喬遷、過節(jié)等等,都會在家里擺放一袋牦牛糞,借以帶出吉祥如意的象征意義。
抵達(dá)珠峰大本營后,我們住在帳篷里。零下5℃,外面寒風(fēng)像刀鋒一樣凜冽,小帳篷里面,卻溫暖如春。水壺舒舒服服地坐在爐子上,咝咝地冒著熱氣。火爐旁,一坨坨牦牛糞,高高地堆疊在鐵皮桶里。得以近距離接觸牦牛糞,令人驚嘆的是,它們竟然一點(diǎn)臭味都沒有。帳篷主人微笑:“牦牛吃的是高原的草,它們拉的糞,溢滿了草料的香味,是最好的芳香劑!”淡淡的清香彌漫于帳篷的每一個角落。
早上,帳篷主人捧出了一盤烙餅。做法新奇:她在揉好的面粉中加入酥油,壓成扁平狀攤放在牦牛糞上,又在面餅上覆蓋一層熱乎乎的牦牛糞灰,最后用火慢慢烙。家人嘗過之后,都說這餅香酥松脆,甚至有一點(diǎn)韭菜味道。我有點(diǎn)高原反應(yīng),胃口不好沒敢嘗試。
拉姆問,昨晚睡在帳篷,可曾夢見牦牛糞?大家狂笑,都說:“噫,夢見糞便?誰會那么倒霉呢!”拉姆卻正色道:“倒霉?恰恰相反!對于藏民來說,在夢里,不論是看到牦牛糞、撿到牦牛糞或是踏到牦牛糞,都是好運(yùn)的征兆耶?!彼@一說,大家倒又惆悵了,竟然無緣與牦牛糞在夢中相會呢?那一刻,我想:縱使是一朵嬌艷的鮮花,大約也企盼自己能美美地插在牦牛糞上,來個相互輝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