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景芳
摘要: 我們傳統(tǒng)思想政治課堂是什么樣的情景呢?課堂氣氛沉悶,學生失去活力,教學效果差。究其原因主要是課堂不是學生的課堂,學生不是課堂的主人。能否有效組織課堂討論已經成為了一節(jié)課是否有效甚至是高效的評價標準。小組有效合作是合作學習的基本載體,合理分組、科學分工、任務明確、有效評價構成了合作學習的體系。
關鍵詞:合作學習;小組討論
著名特級教師武鳳霞說過這樣一段話:“在充滿生長律動的課堂上,學習氣氛不一定熱烈,但要深沉,學生不能在文字中浮光掠影,要在思索中前行;不是在言說別人的思想,一定是在表達自己的心聲??匆豢矗芨惺艿焦砬靶械淖藨B(tài),聽一聽,能體悟到生命拔節(jié)的聲音?!币簿褪亲稣嬲纳L的課堂應該是學生生命活力和課堂效率統(tǒng)一的課堂。但是在我們傳統(tǒng)想政治課堂是什么樣的情景呢?課堂氣氛沉悶,學生失去活力,教學效果差。
為了實現(xiàn)課堂的高效,學校推行了“三分二學五環(huán)節(jié)”的教學模式。合作學習是此模式主要組成部分,是課堂學習的深層表現(xiàn)。而課堂交流討論是合作學習的主要體現(xiàn)方式,交流討論完成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合作學習的效果。因此能否有效組織課堂討論已經成為了一節(jié)課是否有效甚至是高效的評價標準。小組有效合作是合作學習的基本載體,合理分組、科學分工、任務明確、有效評價構成了合作學習的體系。現(xiàn)將合作學習的基本特征予以介紹;
一、異質小組:小組形成的方式是異質的,組間一般是同質的。小組成員在性別、學業(yè)能力、學習步調和其它品質上大都是不同的。這樣也便于取長補短,互相幫助,相互支持,建立團結互助的小組團隊或叫“學習共同體”。
二、任務明確。合作任務結構常常是將一個較大的認為在學習小組之間進行分配和專門化,其結果取決與個體與群體、小組學習之間的共享與合作,但小組內分工和任務必須要明確,比方說每個小組內要設立小組長、紀律長、信息員等,明確各自分工的職責并切實承擔其責任,教師可根據教學目標、知識點、問題、專題合理分配學習、工作任務。合作學習與松散組合的討論小組的不同在于必須指定支持有序完成任務的專門化角色,以及任務完成后的檢測、信息共享、結果運用等,否則,合作學習將很難完成,小組討論將混亂無序??墒?,在教學工作中,筆者卻發(fā)現(xiàn)課堂討論存在著很多的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使課堂討論流于形式,使學生的學習處于低效甚至是無效的狀態(tài)。主要表現(xiàn)于以下幾方面:
一、學生預習不夠充分,討論問題時或不知所云或沉默不言或留在表層沒有深層思考。
二、課堂討論中任務分配不均,致使有的學習小組還沒有完成討論任務,而有的學習小組完成討論后無所事事、閑聊耗時間的現(xiàn)象。
三、小組討論中,有的學生因為學習能力強或是準備較為充分或是性格比較活潑等因素,表現(xiàn)得異?;钴S,幾乎霸占了整個課堂的話語權;而那些能力稍弱一些的或是惰性較強一些的學生便成了名副其實的聽眾,時間一長,便連這“聽眾”也不愿充當,干脆成了和課堂討論毫無關系的“無業(yè)游民”。
四、小組交流時學生只顧著自己小組的交流內容,卻不善于傾聽其他組的發(fā)言,甚至在其他組的同學發(fā)言時隨意說話,擾亂課堂秩序,嚴重影響了交流的質量,影響了對學習內容的掌握。
五、小組交流中出現(xiàn)理解錯誤和偏差時,老師如果不能及時糾正很容易對傾聽的學生形成誤導,也會無端地消耗寶貴的課堂時間;而如果老師總是打斷學生的發(fā)言,也很容易打擊學生交流的積極性。
怎樣解決上述問題,取得課堂討論的最佳效果?針對這些情況筆者采取了以下的應對措施:
一、新課之前給學生3~5分鐘的預習或復習,做好討論前的知識儲備。上課時先提問預習或復習的內容,一方面督促學生認真完成,另一方面還能在提問中發(fā)現(xiàn)學生預習中出現(xiàn)的問題,提前掃清課堂討論的知識障礙。
二、合理分配學習任務,必要時適當增加小組考核分。
學習任務的分配不可能絕對的平均,總會出現(xiàn)有的問題較難而有的問題較簡單的情況。為使學生都能夠充分利用時間,提高效率,筆者在分配好任務之后,又另外增加了一條特別的要求。那就是每個學習小組在完成分給自己組的討論任務之后,再接著討論分給其他組的討論任務,以便在其他組交流學習成果的過程中如果出現(xiàn)錯誤是能夠及時進行糾正。
三、創(chuàng)設情境,提高學生的興趣組織課堂討論。
學生對老師的最初印象往往在課起始階段,只有愉悅的課堂氛圍,才能讓學生充分發(fā)揮主體作用,主動產生與教師,與同學交流、討論、探究學習的欲望。其實,在我們的模式課的課堂中也可以是“動靜”結合的課堂,自學時要靜中有動,反饋時要動中有靜,至于展示,實在應該是動起來。動又包括:身動、心動。這就要求學生動手做,動眼看,動耳聽,動嘴議,動身演。讓學生通過朗誦、唱歌、舞蹈、小品、相聲、課本劇等形式把教材文本活化,從而把課堂推向全身心學習的更好境界。比如筆者在思想品德八年級下冊《維護消費者權益》一課教學中采用讓學生模擬生活中的情景,表現(xiàn)生活中侵犯消費者合法權益的現(xiàn)象,然后讓學生根據表演的情景運用所學知識進行點評并進行維權等,我們思想政治課堂追求的目標應是課堂動靜結合,教得有效,學得愉快,考得滿意。讓我們思想政治課的課堂上擁有“笑聲”、“贊美聲”、“驚訝聲”。
(作者單位:新鄉(xiāng)市第二十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