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仙
水土不服搬離家
在舞臺上,蔡明一直是大家關注的焦點,但低調的她家庭生活極少被曝光。
很少有人知道,作為大明星的她,也曾經(jīng)像許多普通媽媽一樣,因為孩子的工作、人際問題而頭痛。
憑借一腔母愛,她耐心地扶助兒子走到今天——時下最火的電影《人再囧途之泰囧》,丁丁就是編劇之一,其中許多搞笑的臺詞都出自丁丁筆下。
蔡明的老公叫丁秋星,兩人在1983年的一次聯(lián)歡活動上認識。當時丁秋星在中國廣播藝術團任導演,是蔡明的影迷。
那天見到偶像后,丁秋星急于認識她,想寫張紙條給她。可他翻遍了所有口袋,也沒找到紙,只找到一包剛買的止痛膏藥。他抽出膏藥,在背面寫上了自己的名字和電話,然后將膏藥貼在蔡明衣服上。
沒想到蔡明之后真打來了電話,兩人一起吃過幾次飯,丁秋星便展開了愛情攻勢,一天寫一封信,從未間斷。終于,蔡明收到第一百封信的時候被感動了。1985年8月,兩人走進了婚姻。次年7月,他們的兒子丁丁出生,蔡明的事業(yè)也漸入佳境。
為了讓丁丁接受更好的教育,蔡明夫婦將丁丁送去了英國念書。八年時間飛快地過去了,2009年7月,丁丁回到了北京。
出國前,丁丁只會說幾個英語單詞;現(xiàn)在,丁丁能翻譯專業(yè)經(jīng)濟類英文著作。兒子有學識有風度,讓蔡明夫婦欣喜,這些年沒白投資。
然而,在英國生活了八年的丁丁,不但對國內(nèi)環(huán)境感到難以適應,與父母的相處,也難以融洽。
蔡明性格豪爽,家里經(jīng)常高朋滿座。丁丁常提意見:“媽,我怕吵,您能不能到外面聚會?或者客人來家里,先告訴我一下,我外出回避?!辈堂骺傆X得兒子是小孩,沒把這話放在心上。蔡明還做了很多營養(yǎng)菜,每天硬逼著兒子吃下去。諸如此類的生活矛盾很多。
有天晚上,蔡明回家發(fā)現(xiàn),兒子的電腦、衣服和被褥竟然不見了。她連忙撥打兒子手機,丁丁告訴她:“我在外面租了房子,我想擁有獨立的生活。”
“海龜”成了“海帶”
2010年6月,丁丁被一家跨國貨貸公司錄用。丁丁向父母報喜。蔡明叮囑兒子,注意處好人際關系。丁丁很不耐煩,他覺得在英國曾打過幾年工,懂得怎么待人接物。
在這家公司,丁丁的職位是總監(jiān)助理,主要是做英語翻譯和一些行政工作。他的海外名校背景、專業(yè)技能在公司首屈一指,然而,他并沒得到重用。
剛工作半個月,他就被炒了魷魚。正值夏季,公司業(yè)務繁忙,同事們?yōu)榱私o上司留下勤勉敬業(yè)的好印象,經(jīng)常下班后還在公司磨蹭一個小時才回家。丁丁得知那些同事天天加班,但從未拿過一分錢加班費,便抱不平:“《勞動法》規(guī)定,加班必須給付加班費,你們怎么不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權益?”同事們像看外星人一樣看了他一眼,埋頭繼續(xù)加班。
有一次,老板在下班時臨時要見一個英國客戶,讓秘書通知丁丁趕到某餐廳。丁丁碰巧感冒了,說自己頭痛,沒法趕過去。秘書警告他一定要到。丁丁生氣地說:“在休息時間加班,請先談好報酬。”這種作派在國內(nèi)根本行不通,老板大發(fā)雷霆,當場解雇了他。
半個月后,丁丁去了一家網(wǎng)絡公司工作。這次,他吸取上次教訓,經(jīng)常主動留下加班。但他總覺得走不進別人的心,他時常向蔡明抱怨,蔡明鼓勵他說:“他們對你還不熟悉,要多接觸人?!?/p>
被提醒之后,丁丁經(jīng)常約同事出去玩。一次,同事陪丁丁與從英國來的朋友一起用餐,同事接了一個老板的電話,講了大約15分鐘,丁丁非常不高興,認為同事對朋友沒禮貌。吃完飯,同事頗感歉意,搶著買了單,沒想到惹火了丁丁,因為他已經(jīng)習慣了AA制。之后,丁丁與其他同事也吃過飯K過歌,但他總是提出AA制,讓同事對他敬而遠之。
三個月過去了,丁丁與同事的關系不進則退。每天一進公司,他就心情壓抑。丁丁主動辭職了。蔡明很是擔憂,“你半年內(nèi)跳了兩次槽,以后找工作會更難,新老板會認為你還沒定性?!?/p>
不久,丁丁應聘到一家演藝經(jīng)紀公司上班。他想與同事融洽相處。可他的興趣點與同事們不一致。他喜歡爵士樂、街舞,同事們關注的是股票和汽車。他很反感“國內(nèi)的人開口閉口都是房子、車子、票子,那是靠透支生活質量和自由換取的。我可不要這樣的成功”。
后來,丁丁的家庭背景在單位曝光,部門經(jīng)理口口聲聲稱他為海歸精英。好幾次,經(jīng)理委婉提醒丁?。骸澳闵约优Γ瑯I(yè)績就會排公司第一。”丁丁不知這是什么意思,直到經(jīng)理直言:“你要學會利用父母資源,給公司拉來演藝圈的客戶。”
丁丁在英國早已形成一種觀念:利用父母的關系,是可恥的事。他再次辭職。
職場屢屢碰壁,令丁丁心灰意冷。他懶得出去找工作,每天“宅”在家里上網(wǎng),玩游戲,看書。昔日陽光帥氣的丁丁漸漸變成了“海帶”——海歸,待業(yè)。
2010年12月中旬的一天,丁丁拎著行李箱想回英國發(fā)展。蔡明夫婦追到機場,將丁丁攔了下來,聲淚俱下、好說歹說勸了很久,才讓丁丁打消了出國念頭。
引領兒子中國化
蔡明決定與丈夫一起,營造寬松溫暖的環(huán)境,幫助兒子克服“水土不服癥”,帶著兒子重塑自信。
2011月2月一個清晨,蔡明抱著兩只金燦燦的獎杯來到兒子的出租房,“丁丁,這是你出國前在少年合唱團演出時得的獎。留學期間,你在一大幫同學中也是佼佼者。現(xiàn)在你雖然遇到了困難,但媽媽相信這是暫時的,憑你的才智和毅力,一定能走出來?!币幌?,說得丁丁心潮澎湃。
接下來的日子,蔡明定期將兒子的國內(nèi)同學,及自己同事朋友的子女請進家門,舉行“家庭沙龍”。蔡明和丁秋星將此當成一件大事,特意將寬敞明亮的客房騰出來作為“沙龍空間”。為調動兒子的積極性,他們與兒子商量后,每次都會有針對性地確定主題:這次是“英國青年與中國青年價值觀有何不同”,下次是“如何與同事成為朋友”,再下次是探討“中國傳統(tǒng)處世智慧”……這些人與丁丁年齡相仿,溝通起來沒有任何障礙。
蔡明被譽為演藝圈的“一級廚師”,做得一手好菜。每次聚會她都親自下廚,給大家做頗具特色的“蔡氏美食”,為聚會增添了濃郁的家庭氛圍。再則,在她家,吃飯的人來自各行各業(yè),聊的話題比較多。既有好吃的,又能長見識。
蔡明坐在主人座位上,淡淡微笑著聽大家神侃,間或插幾句話。聊天沒有直接目的,但聊著聊著,丁丁就產(chǎn)生了很多創(chuàng)意想法。丁秋星還發(fā)揮導演才華,將每期“家庭沙龍”拍下來,配上音樂和畫外音,刻成光盤,分給每一個成員,這極大地激發(fā)了丁丁和大家的興趣。
北京有個咖啡廳,那里“海龜”很多,定期聚會,探討風險投資和歸國創(chuàng)業(yè)等話題。蔡明常將兒子帶去參加活動。家里家外雙管齊下,漸漸地,丁丁與那些人打成了一片,積累了人脈資源,在朋友們的感染下,丁丁開始積極尋找創(chuàng)業(yè)方向。
2011年2月,丁丁認真地告訴蔡明:“國家出臺了很多激勵海歸創(chuàng)業(yè)的優(yōu)惠政策,我想開一家文化公司。”蔡明也覺得時機成熟了,她出資50萬元,幫兒子成立了一家文化傳播公司。
文化公司每年要承接很多場演出。2012年圣誕節(jié),有一場演出需要一大堆桌椅做道具,演出地點是在一棟建筑的九樓,沒有電梯。蔡明擔心兒子擺老板的譜,干脆親臨現(xiàn)場指導,一馬當先,帶著大家扛東西,丁丁馬上就領悟了,也擼起袖子幫著搬道具。演出完后,蔡明有事先走了,丁丁帶著團隊在冰冷的后臺卸拆道具。
丁丁當了老板后,才發(fā)現(xiàn)他也希望員工經(jīng)常加班,不過他會主動支付加班費。周六周日公司里也很熱鬧,一群年輕人自愿在公司完成自己設定的挑戰(zhàn),電話聲、交談聲、激烈討論聲……蔡明與兒子一起策劃了墻上琳瑯滿目的英雄榜、計劃表、個人宣言、勵志經(jīng)典,營造出積極學習、不斷向上的氛圍。
蔡明打算在未來不久,協(xié)助兒子成立一家“海龜俱樂部”,讓更多海歸適應本土文化,更好地創(chuàng)業(yè)。
如今,丁丁每過一陣,就會從賺的錢里拿出一部分,存入旅游基金。他打算今年下半年,帶著父母出國游玩,為父母好好地做一回向導。
(編輯 趙瑩 zhaoyingno.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