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沙苑行》寓意辨

      2013-04-29 05:04:16袁琳
      名作欣賞·評論版 2013年2期
      關鍵詞:龍馬寓意

      袁琳

      摘 要:古人詠物詩多寄托,且是與作者當時當地的境遇相關。杜甫的《沙苑行》當作于天寶十三載冬到天寶十五載六月間。關于這首《沙苑行》的立意,前人有“主實說”和“諷刺說”兩種觀點。對于前人的這兩種觀點,筆者認為多有“以意逆志”、“牽強附會”之嫌,未必使人信服。故而,本文通過對詩中有關“魚”“龍”“馬”三個意象之間文化淵源的論證,及對杜甫“詠馬詩”總體風格特征的概括,認為杜甫《沙苑行》實乃抒懷之作。詩歌意在寄托作者之思,即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被朝廷征用,從而“魚躍龍門”,為國效力的愿望。

      關鍵詞:《沙苑行》 寓意 “魚龍化” 龍馬

      一、引言

      古人詠物詩多寄托,且是與作者當時當地的境遇相關。后人在解讀時,往往會根據自己的理解,“以意逆志”。天寶末年,杜甫曾作《沙苑行》:

      君不見,左輔白沙如白水,繚以周墻百余里。龍媒昔是渥洼生,汗血今稱獻于此。苑中■牝三千匹,豐草青青寒不死。食之豪健西域無,每歲攻駒冠邊鄙。王有虎臣司苑門,入門天廄皆云屯?!鲆还仟毊斢?,春秋二時歸至尊。內外馬數將盈億,伏櫪在■空大存。逸群絕足信殊杰,倜儻權奇難具論。累累■阜藏奔突,往往坡陀縱超越。角壯翻同麋鹿游,浮深簸蕩黿鼉窟。泉出巨魚長比人,丹砂作尾黃金鱗。豈知異物同精氣,雖未成龍亦有神。

      對于這首看似普通的詠馬詩,后人卻對其意旨產生了分歧。

      二、《沙苑行》的前人詮釋

      前人對于這首詩的主旨大致有兩種觀點:第一種是以仇兆鰲、楊倫為代表的主實說。仇兆鰲雖然在《杜詩詳注》中也附錄了盧元昌認為此事有寓意的觀點,但在句段的訓詁中還是多以實為主。特別對于異議較大的最后一段,他釋為:“末段借魚形馬,與上龍媒相應?!雹倜黠@是認為原詩紀實,并無諷喻之情在內。楊倫在《杜詩鏡銓》中寫道:“后半亦似紀異之篇,他本必欲牽入祿山,殊覺無謂。”②這里楊倫認為杜甫可能只是記載一些神話軼事,而不是要諷刺安祿山。另外王嗣■在《杜臆》中寫道:“此篇首言沙苑之寬闊,繼言養(yǎng)馬之繁盛,而苑中■阜可藏奔突,陂■可縱超越,此皆紀實事。至角壯以下,變幻神奇,不可方物矣。”③和楊倫的觀點大致相似,也認為上下段應區(qū)別對待,上篇言實,下片記虛,但都沒有寄寓諷刺之意。第二種是以盧元昌、浦起龍為代表的諷刺說。盧元昌在《杜詩闡》中認為“自祿山知總監(jiān)事,選健馬堪戰(zhàn)者驅歸范陽,得以助其叛勢。篇中曰‘王有虎臣司苑門,以見不須祿山也。曰‘春秋二時歸至尊,以見非祿山所得私畜也。篇末巨魚,正指祿山。是時尾大已見,巨魚雖不成龍,而砂尾金鱗,似有神彩,患豬龍之僭擬真龍也。”④所以他的結論是:“《沙苑行》諷朝廷不宜使祿山兼知苑總監(jiān)事?!雹菁创嗽姷闹髦荚谟谥S諫朝廷所用非人。浦起龍在《讀杜心解》中認為:“《沙苑行》,危詞也。祿山叛志已萌,明皇使總監(jiān)事,私選健馬,驅歸范陽,是豢虎而傅之翼也。作者有憂之?!雹捱@里浦起龍解釋得更為明顯,指出當時安祿山在任總監(jiān)事時已經以權謀私為謀反做準備了,而杜甫深切地了解這些,故而深感憂患,卻又不能上達天聽,只能作詩諷喻。

      三、《沙苑行》寫作的時間和背景

      為了探討此詩的真實主旨意蘊,需要先了解此詩的寫作時間和背景。據《杜詩詳注》引盧元昌語,此詩當作于天寶十三載,正值玄宗任命安祿山為苑總監(jiān)知總事。且據《杜工部年譜》“天寶十三載甲午,公在長安”⑦。新舊《唐書》中都對這一年杜甫的行蹤不載,據莫礪鋒先生《杜甫評傳》載:“這年冬天。杜甫因京師乏食,把家小送往奉先(今陜西蒲城),寄寓在縣署公舍里,只身返回長安?!雹囫T至先生在《杜甫傳》中也寫道:“同時他的舅父崔頊任白水尉,白水是奉先的鄰縣,從此他就常常往來于長安奉先白水之間。”⑨這個情況一直持續(xù)到天寶十五載六月,潼關失守,杜甫才攜家小向北逃難,直至羌村。據《元和郡縣志》記載“沙苑,在同州馮翊縣南十二里,東西八十里,南北三十里,其處宜六畜,置沙苑監(jiān)。”⑩可以發(fā)現(xiàn),沙苑即在奉先、白水附近,故而此詩可能作于天寶十三載冬到天寶十五載六月之間,這段時間杜甫的行蹤與沙苑所在密切相關,作于此時自當無誤。之所以會吟詠沙苑,與這個地方的位置和重要性有關。沙苑位于今陜西省大荔縣南,其廣跨大荔、至臨渭,袤接渭河、斷洛水,史稱秦漢之時“五苑”之首。因此地水源充足,水草茂盛,自古就是養(yǎng)馬勝地。隋則在沙苑置羊監(jiān),建天下有名的糧倉——永豐糧倉。唐時,乃沙苑之鼎盛時。建沙苑城,駐沙苑監(jiān),設監(jiān)放牧。岑仲勉先生在《隋唐史》中提到“我國產馬無多,尤其不產良馬”{11}。這就導致了需要向外地尤其是盛產良馬的西域求馬。后世奪得西域地區(qū),故而“隋、唐牧馬,均在西北”,于是沙苑逐漸成為全國養(yǎng)馬中心。

      杜甫在天寶十三載到十五載間,于沙苑寫作此詩意旨何在?前人已經為我們提供了兩種詮釋,分“主實說”和“主寓說”兩種。其實,這兩種觀點的分歧之由,還在于他們對詩歌的最后四句“泉出巨魚長比人,丹砂作尾黃金鱗。豈知異物同精氣,雖未成龍亦有神”的闡析不一。對于杜甫在詩的前部分大肆描寫苑中的水草和苑內馬匹之多之態(tài)之杰和最后一部分轉而寫到了“巨魚”和“龍”殊為怪異,從而生發(fā)出認為此詩是記載怪談奇說或是影射安祿山事的理解。

      四、“魚龍化”及龍馬的文化淵源與《沙苑行》的寓意

      其實,將魚和龍以及馬和龍聯(lián)系起來并不是一件奇怪的事,也非杜甫首創(chuàng)。在漢民族的民間信仰中,魚與龍有著極為密切的現(xiàn)實關系。據吳效群在《歷史角色的嬗變——“魚龍化”考釋》一文中論證,魚是華夏民族最古老的司雨之神,它是漁獵經濟時代的產物,如葛洪《西京雜記》載“昆明池刻玉石為魚,每至雷雨,魚嘗鳴吼,■尾皆動。漢世祭之以祈雨,往往有驗?!眥12}而龍則是伴隨著農業(yè)經濟進一步發(fā)展而產生的司雨之神,《說文解字》中對龍的解釋是:“龍,鱗魚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眥13}其中“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正是和農業(yè)社會息息相關的雷電的影子;“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正是說明了雷電的出現(xiàn)和停息的季節(jié)起止。龍的出現(xiàn)自然代替了老的司雨之神——魚。到了漢代,魚龍混雜的圖示變成了魚龍幻化,著名的例子是在漢代極為流行的大型舞蹈——魚龍蔓延。張衡在《西京賦》中就這一舞蹈還有“海鱗變而成龍,狀蜿蜿以■■”{14}之句。由于龍在人民心中的地位攀升,帝王開始將自己的形象和龍結合在一起,以維護正統(tǒng)皇權。自漢高祖劉邦起,統(tǒng)治者多自稱“真龍?zhí)熳印薄}埖奈幕饬x被改寫,而魚的地位一落千丈,魚和龍之間的平衡地位被打破。自隋代建立,科舉興起,魏晉的門閥制度開始瓦解,普通民眾也有進入統(tǒng)治機構的機會。這大大激發(fā)了人們特別是寒門知識分子的仕進之心,他們開始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改變現(xiàn)狀從而獲得高官厚祿。

      與此社會思潮相適應,“魚龍化”觀念開始興起, “鯉魚躍龍門”成為此一時期剪紙、刺繡、年畫中的常見題材。文人在創(chuàng)作中也多有反映,搜索《全唐詩》,詩句中提到“魚”的有687處,“魚龍”有97處,“魚躍”有31處。這說明唐時在文人心中普遍存在著“魚龍化”思想。當然,此一時期的“魚龍化”有其具體的社會背景和文化內涵,不同于早期人們的宗教信仰,也不是單純的與皇權聯(lián)系在一起。它更多地表現(xiàn)為一種藝術象征,代表新時代社會上追求飛黃騰達的士子之心和愛好祥瑞的市民情趣。

      天寶十三載至天寶十五載時的杜甫,在“奉儒守官”思想的熏陶和祖輩光榮政治業(yè)績的激勵下,自然熱衷仕進。當是時,杜甫已身在長安達近十年,自天寶五載入長安,次年杜甫參加了玄宗詔選天下賢才的考試,但這次應試之人全部落第,杜甫期望落空。在那以后,杜甫也試圖通過其他手段進入仕途,如向達官顯貴投詩或直接向朝廷獻賦,希望得到皇帝的賞識。但事與愿違,直至此時,杜甫仍是一介布衣,未曾獲得一官半職。相反,自從其父在天寶六載過世后(詳見朱東潤《杜甫敘論》),他失去了經濟來源,生活每況愈下,以至于“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的狀況。但是杜甫對于皇帝還是沒有失望的,同時期所寫的《上韋左相二十韻》《奉贈太常張卿二十韻》都還是希望別人能夠引薦自己。應該說,終其一生,杜甫都沒有放棄過仕進的期望,正是“生逢堯舜君,不忍便永訣”,不管這是對玄宗的奉承還是杜甫的真實想法,都證明其對仕進,即“魚龍化”相當執(zhí)著。如上文所說,沙苑是朝廷養(yǎng)馬的重地,苑中所養(yǎng)之馬將來是要進獻給皇帝或是直接上戰(zhàn)場為國盡忠的,杜甫在看到它們時,不可能不產生羨慕之情。并聯(lián)想自己,至今老大無所成,像是“凡魚”一般,未能為國盡忠。但他對自己還是很有信心的,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賦料揚雄敵,詩看子建親”、“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絕不是杜甫的自吹自擂,他自信自己有這樣的本事可以達到自己奉守的目標。故而雖然現(xiàn)今還不是皇帝苑中的良馬,卻也“同精氣”,“雖未成龍亦有神”。所以杜甫在這里用這個比喻的目的還是重在抒發(fā)自己的豪情壯志和期望有朝一日被征用的心情。

      在這里,杜甫之所以會用龍來比馬,也是有原因的。龍與馬的關系自古以來相當深厚。早在先秦時代人們就用龍來指代良馬?!抖Y記·月令》載:“天子居青陽左個,乘鸞路,駕倉龍?!眥15}“鸞路”指有虞氏之車,“倉龍”則指青色的馬。周穆王巡游天下,“馭八龍之駿”,指的也是八匹駿馬?!渡吃沸小吩娭幸蔡岬健褒埫轿羰卿淄萆?,“龍媒”即是天馬。(關于龍和馬密切關系的緣由,可參證李艷茹《龍馬考》一文。)所以,這里杜甫將未成大器的自己比作“魚”,希望有朝一日騰達為“龍”,和這些駿馬一般為國效力,是順理成章的。

      再回到本初,看看“主寓說”對于“龍”和“魚”的解釋。他們認為杜甫作為關心民生和有長遠政治眼光的大詩人,在聞知朝廷起用安祿山為沙苑總監(jiān)事,必有諷諫之作,期望朝廷警戒。另外他們在詩中也多有發(fā)現(xiàn),如盧元昌所謂:“篇中曰‘王有虎臣司苑門,以見不須祿山也。曰‘春秋二時歸至尊,以見非祿山所得私畜也。篇末巨魚,正指祿山。是時尾大已見,巨魚雖不成龍,而砂尾金鱗,似有神彩,患豬龍之僭擬真龍也?!眥16}其實重點在于“龍”此字,認為是應了安祿山“豬龍”之說。據《安祿山事跡》載:“(玄宗)嘗夜晏祿山,祿山醉臥,化為一黑豬而龍首,左右遽言之,玄宗曰:‘豬龍也,無能為者?!眥17}此等虛妄之事,首先不論杜甫當時是否聽聞到此傳說,就是聽到了,以杜甫之學識,引前人施鴻?!蹲x杜詩說》,即是:“此必泉中實有怪魚,詩故言之,非無端借以做喻;謂指祿山更非,公豈肯以祿山為龍,而稱其有神耶?”{18}恰好回答了這個無稽之談。

      五、杜甫詠馬詩的共同寄托

      這樣的寄托在杜詩尤其是詠馬詩中還是很多的,杜甫詩中寫馬的作品很多,王嗣■說“老杜最善詠馬”{19},陳貽■先生在《杜甫評傳》中也明確提出“杜甫一生最愛詠馬”{20},現(xiàn)存杜詩中詠馬之作約為十三四首,并且首首不同,各有寄托,作為詠物詩的一種,寄托蘊藉自然平常,但他將之作為自身的寫照而成就了一張人生履歷圖,就殊難可貴了。以《房兵曹胡馬》為代表的表現(xiàn)“安史之亂”前的杜甫,“胡馬大宛名,鋒棱瘦骨成。 竹批雙耳峻,風入四蹄輕。 所向無空闊,真堪托死生。 驍騰有如此,萬里可橫行?!闭自妼懙贸C健豪放,沉雄雋永。以《天育驃圖歌》為代表的表現(xiàn)臨近“安史之亂”初嘗人事艱辛的杜甫,雖然詩中也對馬做了細致的描述,充滿力量、瘦硬遒勁,但是末尾的“如今豈無■■與驊騮?時無王良、伯樂死即休!”已經看到了報國無門、獻身無路的苦悶,但還是寄希望于朝廷的。以《瘦馬行》為代表的表現(xiàn)“安史之亂”時飽經世事滄桑的杜甫,全詩分兩段,首八句寫瘦馬憔悴的外形,次十二句寫瘦馬悲楚的內心。是杜甫“自傷貶官而作”{21},詩中“失主”、“遠放”便是自影不得于君和貶官的,“日暮不收”便是自影日暮途窮的。杜甫的十三四首詠馬詩都可歸屬到這三個時期,從這些詠馬詩的分期和主題可以看到,杜甫的詠馬詩主旨大致在詠物的同時寄予對自身境況的感慨,不管是前期激情澎湃的,還是中期欲說還休的,亦或是后期深沉憂愁的,都是對自我現(xiàn)時境遇的直接描寫。以此類推,杜甫的這首《沙苑行》也不例外。

      六、結語

      綜上所述,以今日看之,杜甫的這首《沙苑行》非必為諷喻之詩,杜甫對于安祿山的野心早有懷疑,在其他詩中有所提及。而且杜甫在諷諫皇帝的時候往往是明確直接的,如在《兵車行》和《麗人行》中,詩人明確提到了“武皇開邊意未己”和“慎莫近前丞相嗔”,從儒家忠君護國愛民的角度出發(fā)寄托寓意。在此詩中,對于“虎臣”、“巨魚”和“龍”以及寫作背景造成的諷諫說,總結來就是“殊覺無謂”。但這并不是說杜甫這首詩就是沒有寓意的純詠物詩,他的寓意正在于通過對身處沙苑的馬的描寫,再次寄寓自己渴望“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政治理想。所以不管是“主實說”還是“諷刺說”,都只是從一個角度去審查此詩而不盡完整的解讀。■

      ① (清)仇兆鰲:《杜詩詳注》,中華書局1979年第1版,第229頁。

      ② (清)楊倫:《杜詩鏡銓》,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版,第92頁。

      ③ (明)王嗣■:《杜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1版,第32頁。

      ④ (清)盧元昌:《杜詩闡》,選自《續(xù)修四庫全書》,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版,第1308冊第352頁。

      ⑤ (清)盧元昌:《杜詩闡》選自《續(xù)修四庫全書》,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版,第1308冊第352頁。

      ⑥ (清)浦起龍:《讀杜心解》,中華書局1978年重印本,第242頁。

      ⑦ (清)仇兆鰲:《杜詩詳注》前附《杜工部年譜》,中華書局1979年第1版,第15頁。

      ⑧ 莫礪鋒:《杜甫評傳》,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第1版,第92頁。

      ⑨ 馮至:《杜甫傳》,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年版,第43頁。

      ⑩ (唐)李吉甫:《元和郡縣志》,中華書局1983年第1版,第37頁。

      {11} 岑仲勉:《隋唐史》,中華書局1980年版,第312頁。

      {12} (東晉)葛洪:《西京雜記》,貴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版,第33頁。

      {13} (漢) 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1963年第1版,第245頁。

      {14} 蕭統(tǒng)著, 陳宏天等譯注:《照明文選》(第1卷),吉林文史出版社2007年第2版,第92頁。

      {15} 鄭玄注,孔穎達疏:《禮記正義》,選自李學勤主編《十三經注疏(標點版)》,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第456頁。

      {16} (清)盧元昌:《杜詩闡》,選自《續(xù)修四庫全書》,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版,第1308冊第352頁。

      {17} (唐)姚汝能:《安祿山事跡》,引自http://baike.baidu.com/view/5049347.htm

      {18} (清)施鴻保:《讀杜詩說》,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1962年版,第29頁。

      {19} (明)王嗣■:《杜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1版,第37頁。

      {20} 陳貽■:《杜甫評傳》,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8月第1版,第59頁。

      {21} (清)浦起龍:《讀杜心解》,中華書局1978年重印本,第253頁。

      猜你喜歡
      龍馬寓意
      龍馬春風、忠義千秋
      寶藏(2022年1期)2022-08-01 02:12:58
      美好寓意品芝麻
      “龍馬”巡游
      盛放的寓意
      詩選刊(2021年1期)2021-01-04 04:16:12
      《綠野仙蹤》中隱含的顛覆性寓意
      英語文摘(2020年1期)2020-08-13 07:25:54
      “豐碩壺”的工藝技巧和美好寓意
      山東陶瓷(2020年5期)2020-03-19 01:35:50
      神的意味——也談央珍長篇小說《無性別的神》的寓意與主題
      阿來研究(2018年1期)2018-07-10 09:39:20
      模仿老鷹的烏鴉
      雙生 龍馬
      室內游戲
      白玉县| 宁安市| 安仁县| 彭州市| 南阳市| 通许县| 崇仁县| 石楼县| 凤庆县| 临武县| 凭祥市| 巩留县| 固始县| 霍州市| 望谟县| 含山县| 宁陕县| 手机| 如皋市| 邻水| 舞阳县| 河间市| 乌鲁木齐市| 南康市| 固原市| 安徽省| 岳阳县| 楚雄市| 奉贤区| 英山县| 绥阳县| 苗栗县| 陆川县| 齐河县| 旬邑县| 芮城县| 清丰县| 信阳市| 牡丹江市| 枣阳市| 随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