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紅苑
《高中英語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要鼓勵學生通過體驗、實踐、討論、合作和探究等方式, 發(fā)展聽、說、讀、寫的綜合語言技能, 要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能夠探究他們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并自主解決問題??涿兰~斯說過:“尋找并找出一種教學方法,使得教師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學生卻可以因此多學,使學校因此少一些喧囂,厭惡和無益的勞動,多具閑暇、快樂和堅實的進步?!睂嵤┥窘逃?,探究自主式互進學習法,是可做到這種效果的。
一、現階段高中英語講評課中存在的問題
從目前的高中英語講評課課堂教學來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多采用教師整堂講解學生聽和做筆記的教學方式。而語法填空是廣東高考必考的題型,但涉及到語法點非常的多,靈活又多變。多數教師一直采用傳統(tǒng)的練習講評方式,公布參考答案,讓學生逐一核對,效果不好。要改變這種狀態(tài),提高練習講評效率,教師要改革練習講評的方式。筆者依據郭思樂教授的生本教育理論,以高中語法填空講評為突破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手、口和腦并用,來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精神、小組合作精神、實踐能力,從而提高學生有效解決問題的能力,達到自主互進的目的。
二、解讀“生本教育”&自主互進學習法
“生本教育”是由華南師范大學博士生導師、廣東省教育科學研究所所長郭思樂教授在1999 年創(chuàng)立的一種教育理念和教育實踐模式,是“師本教育體系”向“生本教育體系”轉變,從主要依靠教師教走向主要依靠學生學。生本教育的理念是: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生本教育體系的方法論: 先做后學;先會后學;先學后教;以學定教;不教而教。
“自助互進學習法”是我校課改小組考察了新絳中學等學校和學習了生本理論后,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給我們的課堂改革模式的初步定位。其教學流程是:根據課標編制前置作業(yè)--學生自主閱讀教材,完成前置作業(yè)的學習任務--課堂討論、展示、總結提高--課后糾錯、討論。這種模式因課型不同而不同,踐行這種課堂模式的理論依托是:生本教育。
三、踐行生本教育,高中語法填空講評課的幾點有效做法
筆者就依據處自己所學的生本教育方法論,通過一篇高中英語的語法填空為載體,介紹幾種自己嘗試過有效的做法。
32 people watched Kitty Genovese___1__(kill) right below their windows. She was ___2___ neighbor. Yet __3__ of the 32 helped her. Not one even called the police. John Barley and Bib Fatane went beyond the headlines to research into the___4___ (reasonable) why people didnt act. They found that person has to go through two steps ___5___ he can help. First he has to notice that it is__6__ emergency. Is the smoke coming into the room___7__ a leak in the air conditioning? Is it “steam pipes”? Or is it really smoke from a fire? Its not always easy to tell if you are faced with a real emergency. Second, and __8___impotant, the person faced with an emergency must feel personally __9___ (responsibility). He must feel that he must help, ___10___ the person wont get the help he needs.
1. 不教而教,不公布標準答案的語法講評課
這種方法的操作是按常規(guī)事先安排的前置作業(yè)是做練習。到上課時,用5分鐘小組討論,互通異同,之后推薦3個不同組是學生到黑板寫出答案。全班同學針對寫出來的答案再討論3-5分鐘。之后請寫答案的那3為同學到講臺前,對有分歧的答案分別闡述各自的理由或依據。再由其他同學來定奪最可能的正確的答案。如果其他同學有補充答案,可在繼續(xù)討論。如上面的語法填空,同學們爭論最大的是第5、7、10題。第5題的焦點答案是:before&after;第7題的焦點答案是:through&from;第10題的焦點答案是:or&but。同學們針對上面出現的焦點,在通過小組的合作討論,分工查找字典、語法書和筆記,其中討論的最熱烈的題目的是第7題,有同學口頭復述,還有同學到黑板用圖式的方式來表示。課堂的主角全是求知欲很強的學生,知識的生成水到渠成。
2.先做后學,學生自己整理知識點,分析問題。
傳統(tǒng)的講評課老師首先公布答案,然后闡述知識所在。老師通常說:我講了這么多遍,你為什么還是不會呢?筆者認為是因為我們老師始終沒有明白知識并不是教會的,而是學生自己學會的。生本教育其中的一個理念就是—先做后學,學生自己整理知識點,課堂上學生不再是被動接受者,而是主動地參與者。如上面的語法填空題,學生們做前置作業(yè)是時可先自行判斷每題可能的語法考點。到課堂上時,經過小組討論和同學們的展示,把語法考點準確地定位和生成答案后,再由學生進行歸類整理,小組合作分析,必要的時候老師可以做指導。在這里最重要的學生們是針對自己的錯題,分門別類的進行收集和整理,如上面的語法填空涉及到的考點或可以整理的專題:非謂語動詞、形容詞物主代詞、連詞、介詞、詞性轉換、冠詞等等。學生們把這些知識整理逐漸成為一個錯題本。
3. 以學定教,生成教學目標,精講精練,實用高效。
生本教育下的各類習題以大組長--中組長—小組長這樣的循環(huán)模式中互批、互評為主,把改錯的重點放在探究錯題原因上,并通過出題再考讓學生把錯題點真正弄懂學會,到最后遇到學生們實在無法解決的知識點,形成最直接、最根本的教學內容和目標,幫助老師給學生做出切合實際的教學目標。每當遇到這個時候,老師的角色就是點播和點睛式的總結,精講精練,這樣對接下來的課堂練習講評帶來極大的實效性,而學生們的受益是非常大的。
四、結語
在生本教育理念下英語講評課以自主學習、團結互助、小組交流為共同目標,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結合起來,把英語語法講評變成英語活動,把教室變成學堂,在民主、平等、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里,學生在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學習氛圍里,逐漸形成好學、樂學、會學的局面,真正實現“教者不教,學者會學”的最高境界.“教學有法”,但“教無定法”。我們要踐行生本教育,使教學成為一個豐富多變、充滿樂趣的和富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享受過程。
(作者單位:廣東增城新塘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