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從賽珍珠的諾貝爾文學獎授獎詞解讀《大地》的宗教救贖意識

      2013-04-29 19:19:48趙東
      名作欣賞·評論版 2013年6期
      關鍵詞:賽珍珠大地

      摘 要:美國女作家賽珍珠以其代表作《大地》和另外兩部傳記性作品榮獲了1938年的諾貝爾文學獎。諾貝爾獎委員會在授獎詞中,對賽珍珠的藝術成就以及獲獎作品中傳達出來的人道主義情懷和宗教救贖意識給予了充分的肯定。通過對賽珍珠的諾貝爾文學獎授獎詞的分析,可以很好地揭示《大地》一書濃郁的宗教救贖意識。同時,對《大地》的藝術價值和獲獎理由也會有更深入的認識。

      關鍵詞:賽珍珠 諾貝爾文學獎授獎詞 《大地》 宗教救贖意識

      1938年,美國女作家賽珍珠以其描寫中國農(nóng)村生活的史詩性作品《大地》榮獲諾貝爾文學獎。賽珍珠作為歷史上最具爭議性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東西方社會各界對她的代表作《大地》的爭論,從這部作品面世之初一直持續(xù)至今。爭論的焦點不外乎是《大地》的文學價值、思想傾向和文化內(nèi)涵等方面。隨著《大地》的研究不斷深入,這部作品的文化學意義不斷被發(fā)掘出來。國內(nèi)從事賽珍珠研究的學者在文化學領域對《大地》以及賽珍珠其他作品的研究已經(jīng)取得了很大的進展,可是在宗教學方面的研究相對不足。作為一部包容很廣,寓意深刻的作品,《大地》在很多領域的研究還有待進一步深入,特別是關于《大地》的一些比較尖銳的話題,比如東西方宗教差異等問題,學界一直持謹慎態(tài)度,相關研究比較缺乏。

      一、賽珍珠宗教救贖意識的成因

      考察賽珍珠的出身就不難發(fā)現(xiàn),她生長在一個傳教士家庭,她的父親賽兆祥當初就是懷著一顆拯救華人異教徒世界的目的來到中國。賽珍珠幼年時期深受家庭宗教氛圍的影響,受過良好的基督教教育。和一般基督徒不同之處在于,賽珍珠幼年的私塾教育使她深受中國儒家的影響,因此,她的宗教觀不同于一般意義上的基督徒或者西方傳教士,她的宗教視野更為寬廣,宗教包容性也更為強大。賽珍珠少年時代的中國,處在危機四伏、內(nèi)外交困的戰(zhàn)亂時期,國人的覺醒意識和民族情緒高漲,賽珍珠作為一個特殊的“異鄉(xiāng)人”,也有著和國人一樣的救國情懷。家庭基督教救世觀念的熏陶,加上當時救國民族情緒的感染,賽珍珠的作品中濃郁的救贖情懷就不難理解了。從賽珍珠同時代的中國作家來看,希望通過精神啟蒙而達到民族覺醒的作家不在少數(shù),魯迅便是其中一個代表性的人物。魯迅的理想是通過文學作品發(fā)現(xiàn)民族精神上的苦痛,以引起療救的注意。魯迅在刻畫國民劣根性方面確實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可是魯迅的作品流露出的不是對社會底層發(fā)自內(nèi)心的愛,字里行間卻流露出濃濃的悲哀和憤怒。

      賽珍珠的基督教情懷和人道主義精神卻讓她的作品真正和中國的底層站在一起,而且她的作品是真誠地為中國農(nóng)民尋求人生的出路。這讓她的作品天然地和她同時代的其他中國作家區(qū)別開來。以宗教救贖作為切入點,是進入《大地》這部作品的絕佳視角,也是解開賽珍珠榮獲諾貝爾文學獎之謎的鑰匙?!洞蟮亍返呢S富內(nèi)涵和多元意義從賽珍珠的諾貝爾文學獎授獎詞可以印證。

      二、諾貝爾文學獎授獎詞解讀

      1. 史詩性作品的使命感

      由于“對中國農(nóng)民生活的豐富而真實的史詩般描述以及她杰出的傳記作品”①,賽珍珠榮獲1938年諾貝爾文學獎,這個獲獎評語中提到的“對中國農(nóng)民生活的豐富而真實的史詩般描述”當然指的就是《大地》三部曲。通過《大地》這部作品,賽珍珠給世人描繪了一個豐富而真實的中國農(nóng)村生活圖景,文中到處都是關于節(jié)慶、婚喪、生育、宴會、集市、農(nóng)活等民俗場景的描寫。這種寫法本身深受西方古典小說影響,在西方古典小說中,百科全書式的史詩性場景比比皆是,賽珍珠正是用這種在20世紀30—40年代西方似乎已經(jīng)落伍的文學技法來進行創(chuàng)作,這也給她的《大地》帶來不少非議??墒侨绻覀兡軌蛘驹诟叩牧鋈タ吹脑挘@個寫作特色倒是大有深意的。賽珍珠的諾貝爾文學獎授獎詞的第一句話就是:“賽珍珠曾經(jīng)講過,她如何發(fā)現(xiàn)了她向西方介紹中國的本質與存在這一使命。她根本沒有把這當作一種文學專業(yè)去從事,這使命是自然而然地落到她身上的?!蓖ㄟ^這一句話,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賽珍珠的創(chuàng)作初衷遠遠超出了文學意義,文中提到的“使命”實質上就是宗教救贖。從宗教學角度來說,所謂救贖,不外乎是針對困擾人類精神世界的各種苦難因素的解救。黑龍江大學陳樹林教授指出:“從文化哲學立場來看,宗教在文化模式中為人的存在提供動力、勇氣的源泉,提供意義世界和價值世界,對文化模式的確立和變革提供調控,使人的生存有所遵循,這種意義上的宗教將不受時間空間、種族、歷史等因素所左右, 對于克服文化危機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存在價值?!雹谧诮叹融H無論從社會個體的精神世界還是從社會群體的文化模式上都有重要的意義。宗教救贖通常包含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道德拯救,二是心靈解放,三是命運改變。賽珍珠在其自傳中曾寫過:“就宗教本身而言,我從沒有發(fā)現(xiàn)它們在特性上有什么不同,除非一個人的對教義的認識來自孩提時的教育過程。我有幸自幼便受到基督教和佛教的教育,但最終的結果使我既不屬于基督徒也不是佛教徒,或許是它們兩者,有時也不完全是它們兩者,我不是一名無神論者?!辟愓渲榈淖诮糖閼咽謴碗s,既有經(jīng)過西方科學觀念改造后的基督教先進思想,又有深受中國儒家文化影響的中國佛教的深厚傳統(tǒng)。在她身上,基督教的博愛思想、英雄主義和佛教的普世情懷、圓融自足兼而有之。

      2. 從諾貝爾文學獎授獎詞看賽珍珠的四種救贖

      從《大地》對中國農(nóng)村生活的記述,結合宗教學相關知識,賽珍珠提出中國農(nóng)民需要實現(xiàn)以下四個方面的救贖:一是道德觀念的救贖;二是人生價值的救贖;三是審美理想的救贖;四是文化模式的救贖。這些方面在她的諾貝爾獎授獎詞中都有所體現(xiàn)。

      首先,《大地》圍繞著中國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皖北農(nóng)民一家三代人的命運展開,其中王龍就是一個農(nóng)民的典型形象。說到王龍的典型意義,讓人不由得聯(lián)想到魯迅筆下的阿Q,王龍形象的宗教學意義遠在阿Q之上。王龍形象的深刻內(nèi)涵在于,通過中西方文化比較可以發(fā)現(xiàn),中國農(nóng)民的道德情操既樸素又狹隘,既深沉又原始。王龍在發(fā)跡之前,他所有的道德總和不外乎是對土地的熱愛和對祖先的崇拜,《大地》用了大量篇幅描寫王龍如何在土地里勞作以及王龍就是如何熱忱地希望能多多占有土地,還有王龍出于對土地和祖先的崇拜而導致的單純質樸的人格魅力。在諾貝爾文學獎授獎詞對王龍這個形象的文學和宗教學意義是持充分肯定態(tài)度的:“這就是他的道德觀念的總和,他的宗教觀念同樣也很少,幾乎完全包含在供奉祖先的崇拜之中?!睂τ陂L期浸淫于基督教神性意識和中國儒家傳統(tǒng)文化教化的賽珍珠來說,以王龍為代表的中國農(nóng)民狹隘保守的道德觀念里折射出古老東方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可是這種美德變得越來越不合時宜,最終必然要在西方文明沖擊下轟然崩塌。賽珍珠用她長期的中國生活經(jīng)驗,通過《大地》強烈地傳達了一個信息,中國農(nóng)民的道德觀念值得尊敬,同時還需要用更高的神性來加以提升。因此,王龍一家三代人對土地的態(tài)度發(fā)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從王龍對土地廟中兩個神像的畏懼和崇敬,到王虎對土地的仇恨,再到王源對土地愛恨交織的復雜心態(tài),可以看出國人宗教觀念的演變過程和救治的必要。

      其次,《大地》中最發(fā)人深省的部分就是關于王龍一家三代人生價值的變化,第一代的代表王龍在發(fā)財之后,立刻過上了他一直心儀的那種舊式地主生活。他不僅購買了大量的土地,而且將美麗的妓女荷花也娶過門,忽視了和他相濡以沫的原配妻子阿蘭。第二代以王龍的小兒子王虎為代表,他開始厭棄土地,喜歡武力和軍隊,王虎的軍閥生活是中國農(nóng)民價值觀念變化的第一步,那就是離開土地,進入城市,厭惡勞動,熱衷掠奪。第三代以王龍的孫子王源為代表,從事政治活動,苦于找不到出路而留洋。賽珍珠關于中國農(nóng)民人生價值追求的描寫是深刻的,同時充滿了敏銳的感悟和天才想象力。諾貝爾文學獎授獎詞對《大地》的中國農(nóng)民人生價值的揭示充滿敬意。授獎詞注意到三代農(nóng)民價值觀的變化,“他成了當?shù)氐念^面人物,不再是農(nóng)民而是地主了,他的性情也變了。純樸以及與土地的和諧不見了,逐漸而確切地代之以一種造成遺棄的詛咒……兒子們都不是好東西;老大沉湎于空虛的放蕩生活;老二當了商人和高利貸者,被金錢的貪欲淹沒了;老三成了‘軍閥,禍害不幸的國家。中國這個‘中央帝國在新的動亂中被弄得四分五裂,這種動亂在我們這個時代變得痛苦不堪。然而,三部曲并沒有帶我們走到這么遠;它以第三代與大地之間的一種和解結束。王龍的一個孫子在西方受了教育,回到祖居的田莊上,應用他學到的知識,以改善農(nóng)民們的勞動與生活條件?!鲍@獎詞中的“孫子在西方受了教育,回到祖居的田莊上”這句話里包含著很深的潛臺詞,王源的西式教育中包含著西方的科學知識,同時也有基督教的救世思想。從宗教學上說,諾貝爾文學獎授獎詞指出了,王源的漂泊和回歸從實質上說就是賽珍珠宗教救贖觀在中國農(nóng)民人生價值觀上的反映。賽珍珠的高明之處在于,她并非把國人的精神希望寄托于西方的基督教,而是不斷地通過王源這個形象告誡世人,基督教無法拯救災難深重的中國人的精神世界,和博大精深的中國宗教傳統(tǒng)相比,西方宗教有些膚淺粗糙,中國人必須在外來宗教的刺激下,立足于本民族宗教文化,發(fā)現(xiàn)屬于自己的全新宗教,才能真正實現(xiàn)人生救贖。

      再次,《大地》從基督教傳統(tǒng)文化的角度上,提出了女性救贖的問題。賽珍珠通過親身體驗,發(fā)現(xiàn)了中國幾千年來,對女性的漠視和歪曲。《大地》提出的女性救贖,其實質是宗教救贖,具體實現(xiàn)的方法是審美理想重建。中世紀以前的西方傳統(tǒng)基督教,也不同程度的存在對女性的歧視和偏見。自但丁之后,西方世界經(jīng)過文藝復興,女性承載了引領人類飛升和凈化人類心靈世界的重任,女性演變成為基督教的審美理想,或者說女性就代表了人類的審美理想。賽珍珠從小就深深感受到中國傳統(tǒng)文化對女性的打壓,因此,她站在人道主義和基督教人性救贖的立場來重新塑造中國農(nóng)村女性。她筆下的中國農(nóng)村女性形象完全不同于她同時代的農(nóng)村女性,魯迅筆下的農(nóng)村女性落后、自私、愚昧、麻木,而賽珍珠筆下的女性卻帶有一絲唯美的悲劇情懷。賽珍珠正是通過這樣的描寫來實現(xiàn)對女性的人文關懷和宗教救贖,阿蘭的勤勞和苦難,梨花的多情和愚忠,荷花的美麗和盲目,這些女性形象同樣也在諾貝爾文學獎授獎詞中有所體現(xiàn),“在這部長篇小說提出的眾多問題中,一個最嚴肅最憂郁的問題是中國婦女的地位問題。從一開始,作家的感人力量就強烈地體現(xiàn)在這一點上。在這部史詩性作品的平靜中經(jīng)??梢愿杏X到。”授獎詞為了說明賽珍珠的女性救贖觀念,還舉了她的另一部長篇小說《母親》與兩部傳記《離鄉(xiāng)背井》和《奮斗的天使》為例來進行闡釋。在賽珍珠身上,女性的悲劇凈化力量和英雄主義精神交相輝映。獲獎詞鮮明地指出賽珍珠作品中通過母親凱麗的形象來實現(xiàn)宗教救贖的寫作意圖,“她甚至在內(nèi)心經(jīng)歷了一場艱苦和連續(xù)的斗爭。在她的內(nèi)心傾向中,憑著她的天性,她需要比堅定的宗教信仰更多的東西。對她來說獻身上帝是不夠的,她還必須感到這種獻身得到承認。但是,她懇求和祈禱這一點,而這一點的跡象卻始終沒有出現(xiàn)。她被迫堅持不懈地努力以找到上帝,以滿足于沒有神的幫助而努力保持虔誠。”③上述這段話可以作為賽珍珠一生從事的包括寫作在內(nèi)的各種救世工作的一個完美注腳。女性救贖的關鍵在于女性自身觀念的解放,神的解救是外在因素之一,自身的覺醒和行動才是根本出路。賽珍珠的中西方文化匯通的人生背景使她更為深刻地認識到,中西方女性需要攜起手來,中國女性的溫柔賢淑,西方女性的堅毅果敢,可以在更高的中西宗教匯通意義上得以實現(xiàn)。在賽珍珠的另外一部以中國女性愛情為題材小說《群芳亭》中,“吳太太的愛情觀乃至人生觀之所以發(fā)生如此巨大變化, 主要是她不再孤立地以東方人的視角而是以中西兩種文化視共融的視角來看待男女平等、男女關系、女人的社會角色等問題。”④

      最后,《大地》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主要根基之一儒家文化進行了一個重新審視。賽珍珠通過土地這一意象作為隱喻,含蓄地揭示了中國農(nóng)村土地文化模式的問題和出路?!洞蟮亍吠ㄟ^王龍一家三代人的命運與土地之間的神秘聯(lián)系,暗示了中國農(nóng)村的土地文化模式必然要經(jīng)過“固守——逃離——回歸”的循環(huán)不止的圓形路徑,通過一個螺旋上升的曲折進程,實現(xiàn)傳統(tǒng)文化模式的新生。賽珍珠在《大地》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分家》中,讓王龍的孫子王源從海外返鄉(xiāng),又站在他祖居的土地上,同時以全新的眼光來看待這塊古老的土地,這個場景包含著賽珍珠對中國土地文化模式的思考。中國農(nóng)民問題是中國社會最大的問題,農(nóng)民生活提高了,中國社會才能真正發(fā)展,而所有問題的癥結就在土地之中,中國農(nóng)村必然要立足于土地,同時又能從土地的束縛中解放出來,才能真正實現(xiàn)自我救贖。諾貝爾獎授獎詞對此進行總結:“今年的獎金授給賽珍珠是由于她的著名作品為人類的同情鋪路,這種同情跨越了遠遠分開的種族邊界;還由于她對人類理想的研究,這些研究體現(xiàn)了偉大和生動的寫作技巧;瑞典學院感到這是與艾爾弗雷德·諾貝爾憧憬未來的目標和諧一致的。”賽珍珠的寫作理想和她的宗教救贖意識使她贏得了諾貝爾文學獎,更重要的是,她的宗教救贖情懷為跨越種族和文化差異所做出的畢生努力使她成為一座溝通中西方文化的人橋。

      總之,賽珍珠的宗教觀念比較復雜,基督教和佛教兼容并包;賽珍珠的文化背景也比較國際化,所受的教育兼具中西方文化的熏陶;賽珍珠的人生經(jīng)歷也相對奇特,四十多年的中國生活經(jīng)歷,加上大學生涯和晚年生活在美國度過;賽珍珠的情感世界也很獨特,中國情結和美國情懷兼而有之。因此,她的宗教救贖具有超越文化邊界和沖破國家觀念的因素。

      ① 賽珍珠:《大地》,王逢振譯,漓江出版社1988年版。

      ② 陳樹林:《文化模式中的宗教》,《世界宗教研究》,2009年第3期。

      ③ 陳敬:《賽珍珠與中國——中西文化沖突與共融》,南開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④ 梁香偉、姚慧卿:《不一樣的救贖——宗教救贖與人性救贖》,《宿州學院學報》2012年第3期。

      參考文獻:

      [1] 周子玉.中國集體想象與美國自我幻想——論賽珍珠作品中的自我救贖情結[J].船山學刊,2010(4).

      [2] 梁志芳.中國農(nóng)村生活的史詩——賽珍珠小說《大地》的文學人類學解讀[J].江蘇大學學報.2011(3).

      [3] 姚君偉.文化相對主義:賽珍珠的中西文化觀[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1.

      基金項目:安徽省教育廳人文社科重點基地宿州學院大學文化中心重點項目“賽珍珠與大學文化建設的關系研究”,項目編號:SK2013A186

      作 者:趙東,哲學博士,安徽省宿州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文藝美學。

      編 輯:趙紅玉 E-mail:zhaohongyu69@126.com

      猜你喜歡
      賽珍珠大地
      大地之歌
      中國慈善家(2022年3期)2022-06-14 22:12:14
      賽珍珠:我在鎮(zhèn)江有個家
      華人時刊(2020年17期)2020-12-14 08:13:00
      薄如大地
      文苑(2020年6期)2020-06-22 08:41:38
      賽珍珠受到錢鐘書斥責原因探析
      鎮(zhèn)江高等??茖W校賽珍珠研究所簡介
      賽珍珠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我校召開
      21世紀中國賽珍珠研究述評
      大地之燈
      文苑(2018年22期)2018-11-19 02:54:26
      大地黃好
      文苑(2018年18期)2018-11-08 11:12:32
      裂開的大地
      青阳县| 新绛县| 延津县| 威宁| 西宁市| 芮城县| 永城市| 花垣县| 利川市| 云梦县| 长治市| 定边县| 威宁| 榆树市| 盘锦市| 宁强县| 乃东县| 永安市| 祥云县| 逊克县| 凯里市| 浑源县| 山西省| 江津市| 历史| 乌拉特后旗| 怀柔区| 上高县| 阜南县| 隆回县| 宁明县| 门源| 淮阳县| 台江县| 阳城县| 洞口县| 济阳县| 姜堰市| 射阳县| 平塘县| 屏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