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飛
一、間作模式及品種選用
(一)三櫻椒與西瓜間套
2米一帶,栽1行西瓜。選擇南北方向長的地塊,西瓜為東西行向,株距40厘米,每667平方米栽800株左右,地膜覆蓋栽培,瓜蔓向南爬行。三櫻椒南北行向,地膜覆蓋栽培,行長144厘米,行距40厘米,株距14~18厘米,每行栽9~11株,每667平方米栽7500~9100株。三櫻椒行處于兩株西瓜之間,先栽試栽三櫻椒,均育大苗移栽。三櫻椒選用無限分枝、植株高大、生長勢強、椒果單生的品種,如柘椒1號、三櫻8號、農(nóng)友滿天紅等。無籽西瓜品種選用黑蜜5號、10號、鄭抗無籽8號等。
二、無公害栽培管理技術
(一)短期播種,培育壯苗
1.三櫻椒育苗 每667平方米定植需育苗12-15平方米,2月下旬3月初播種,苗齡60d(天)左右。苗床營養(yǎng)土厚15厘米,15㎡的苗床需配制營養(yǎng)土2.25立方米,每立方米床土中加70%惡霉靈可濕性粉劑(防猝倒病、立枯病)50%辛硫磷乳油70米升。灌足底墑水,待水滲完后用營養(yǎng)土填平,撒一層薄藥土,然后每平方米床面撒播三櫻椒干種子10克,再蓋藥土0.7~1.0厘米厚,隨即覆蓋地膜,架設小拱棚,夜間加蓋草苫保溫。出苗前一般不通風,白天溫度保持25~300C,夜間保持15~200C;70%幼苗出土時撤掉地膜,并注意通風降溫,防止徒長;出現(xiàn)真葉后,白天保持23~280C,夜間保持13~180C。后期及時通風降溫,防止高溫燒苗。苗期一般不澆水,需要澆水時采取小水潑澆。苗床間苗2次:第1次在子葉充分展開時,苗距為1.0~1.5厘米見方;第2次在2~3片葉時,苗距為3.5~4.0厘米見方。株高20厘米,真葉展開12片左右時定植。
2.西瓜育苗 采用塑料拱棚營養(yǎng)缽(或營養(yǎng)袋)育苗,營養(yǎng)缽或營養(yǎng)袋規(guī)格為10厘米×10厘米,3月25日前后催芽播種,播種前一天將營養(yǎng)缽澆透水,每缽平放1~2粒露白西瓜種子(白尖朝下),覆土1.5厘米厚,隨即架設小拱棚。苗齡30~35d(天),長出3~4片真葉時定植。
3.育苗注意事項 床土溫度過高時要及時通風排濕,也可松土放濕、撒干沙土或草木灰吸濕??捎眯迈r的草木灰20份、生石灰2份、甲基托布津1份拌勻配制成防病除濕劑,按每平方米1000克的劑量撒入苗床,可有效地降濕防病。
4.施足底肥,精細定植 選擇沒有受到污染未種過西瓜的中上等肥力地塊,每667平方米施充分腐熟的優(yōu)質(zhì)農(nóng)家肥5立方米、尿素30千克、磷酸二銨50千克、硫酸鉀50千克、硫酸鋅2千克。肥料撒施后立即耕翻,耙透整平后做龜背形小高壟。壟高15厘米,壟寬50厘米。4月下旬終霜過后或5月初在壟面中間定植西瓜,壟間(平畦)定植三櫻椒。西瓜穴澆定植水,三櫻椒栽前造墑,不澆定植水。
(二)合理調(diào)控水肥
1.三櫻椒 5月中旬澆1次提苗水。初花期及時追施坐果肥,每667㎡追施尿素10~15千克、氮磷鉀復合肥(N∶P∶K為12∶14∶12)20~25千克。中后期結(jié)合病蟲防治噴施葉面肥(硫酸鋅、磷酸二氫鉀等)。注意防暑、防澇、防治病蟲,并采取綜合措施防止落葉、落花(蕾)、落果(簡稱“三落”)。中后期需保持土壤濕潤,防止久旱暴雨或澆水后引起“三落”。忌雨前澆水,忌久旱澆大水。做到雨后及時排除積水。西瓜收獲后及時拉秧,同時應為三櫻椒澆水追肥1次。
2.西瓜 緩苗后澆1次催苗水,以后若土壤墑情良好,開花坐果前不再澆水,若干旱,在蔓長30~40厘米時再澆1次水。雙蔓整枝,主蔓第2、3朵雌花留果,每株留果1個。蔓長40~50厘米時第1次壓蔓,此后每隔4~6節(jié)壓蔓1次。主蔓、側(cè)蔓都要壓,要使各條瓜蔓在田間均勻分布。坐果前除保留坐果節(jié)位枝杈以外,其他全部抹掉,坐果后不再抹杈。當西瓜長至雞蛋大小時澆第1次膨瓜水,此后當土壤表面早晨潮濕、中午發(fā)干時再澆1次水,連澆2~3次水,以保持土壤濕潤,避免土壤過干過濕或忽干忽濕,防止裂瓜。每次澆水一定要澆透,果實定個后不再澆水。結(jié)合第1次膨瓜水追施膨瓜肥,每667平方米穴施尿素5~10千克、磷酸二銨8~12千克、硫酸鉀12~15千克。不可施用硝態(tài)氮肥和硝基復合肥。在瓜壟兩側(cè)離根部10~15厘米處開溝或挖穴施入。無籽西瓜需采用人工輔助授粉、授粉在早晨雌花充分開放時進行,授粉量應充足均勻,以提高座果率,陰雨天,應采取套帽授粉。?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