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榮華
每個人都有理想,我的理想就是做一名優(yōu)秀的中學教師。如何讓理想的陽光照進現實,就需要我們腳踏實地的努力。我認為必須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綜合素質,從傳統(tǒng)的應試型轉化為育人型,從經驗型轉化為科研型,全面提高師德、師能,適應現代化教育的需求,努力成為優(yōu)秀的教師。
一、建設高的職業(yè)道德素質是做好教學工作的前提。
一個教師沒有好的職業(yè)道德素質就難以用正確的、先進的思想觀念去教育、影響和帶動學生,從根本上講,就不會成為一個合格的教師。
建設高職業(yè)道德素質要求教師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我們應該努力成為先進文化的實踐者和傳播者,努力成為優(yōu)秀道德情操的楷模。否則就不會得到學生的尊重和信任,更甚者,會讓學生從心底里鄙視。
好的職業(yè)道德素質另一個重要表現是敬業(yè)精神。教師的工作是育人,它需要認真負責的工作態(tài)度,它需要全身心、“全天候”的工作投入。哪里有學生,哪里就需要教師的工作。人們常說,教師的工作是個“無底洞”,投入多少時間和精力都不算多。正是這個“無底洞”顯示了教師工作的光榮。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陽光下最美好的職業(yè)”。從事這個職業(yè)的人,應該努力使自己具有“金子般”的靈魂、品質和作風。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我們擔當著教書育人的重任,在學生面前,我們不僅是抽象知識的化身,還是學生最崇拜、最直接的榜樣。俗話說:“身教重于言教”。學生靈魂的塑造、世界觀的生成、情操的陶冶、智力的開發(fā)、創(chuàng)新意識的形成,這一切一切無不受教師品格因素的影響,它時時處處都在潛移默化地作用于學生,對學生形成巨大的輻射作用,影響學生的一生,進而影響著社會的發(fā)展,時代的進步。教師這種職業(yè)的特殊性,就要求教師本身必須具備更高的思想境界和師德修養(yǎng),更精的專業(yè)能力,愛崗敬業(yè),無私奉獻,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中去;要求我們忠誠教育事業(yè),刻苦鉆研,任勞任怨,練就一身過硬的本領;要求我們自尊自重,為人師表,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弘揚艱苦創(chuàng)業(yè)、無私奉獻的傳統(tǒng)美德,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為祖國培養(yǎng)合格有用的人才。
二、培樹對學生的愛心是教師應具備的基本素質
“愛是教育的基礎”。教師對待學生的態(tài)度關系學生性格的形成。一個學生如果生活在鼓勵和認可之中,他就會自信和自強。有學者認為,“疼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熱愛別人的孩子是神圣”。因此,教師對學生的愛“在性質上是一種只講付出不計回報的、無私的、廣泛的且沒有血緣關系的愛,在原則上是一種嚴慈相濟的愛。這種愛是神圣的。這種愛是教師教育學生的感情基礎,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感情,就會“親其師”,從而“信其道”,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教育實現了其根本的功能。因此,“師愛就是師魂?!敝逃姨招兄壬f過:“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边@是優(yōu)秀教師的寫照。試想,一名有著“愛心、誠心、耐心、信心、真心”的教師,用博愛去關懷學生,用真誠打動學生,用毅力感染學生,用自信鼓舞學生,自然會換得一顆顆幼小心靈的健康成長。我們應該熱愛學生,關心學生,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對學生,學會寬容,不求全責備。多關心學生的思想、學習、生活等各個方面,不純粹以學習成績的優(yōu)劣來評價學生。尤其是要尊重學生,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多注意照顧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當他們在學習上需要幫助時,就適時提供耐心的輔導。平時,多和這些學生接觸,了解他們的思想和學習情況。他們有了點滴進步時,多表揚、多鼓勵,樹立起他們的自信心,達到最基本的要求,不使每一個學生掉隊,不諷刺、挖苦、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嚴禁指責、訓斥學生,不以教謀私;不擅自缺課、調課,撤離職守。
三、提高教學能力是實現我們工作夙愿的關鍵
人們常將教師稱為“教書先生”。這里面有個“教”和“書”的關系問題。不懂“書”,不可能“教”;只懂“書”,不懂“教”,也教不好。這就要求每一個教師,不但要有學問,而且要懂如何教這些學問。教師應該懂教育、懂教學。從某種角度上看,我們應該更重視對“教”的研究和改進。高明的大師是能用最簡單語言闡明最復雜道理的人。多年的教學實踐告訴我們,教師的知識水平并不一定與教師的教學水平成正比,例如:我們學校就有許多學歷并不高的老教師教學能力相當高,教學效果非常突出。只有在教師的知識水平低于某一關鍵值里,才會影響到教學。因此,學習教學技能,提高教學能力,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關鍵。我們最忌諱“茶壺煮餃子,有貨倒不出”。要把教學技能的培養(yǎng)與掌握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加上一定的教學技能和技巧,是成為一個受學生歡迎的好教師的關鍵。
四、努力鉆研業(yè)務是做好教師的有力保障
人們對“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就應該有一桶水”的說法,意見不一。但對這句話所反映出的教師應該具有精湛的業(yè)務素質,是沒有異議的。業(yè)務精是保證教學質量、保證完成教學任務的基本條件。我們應該努力了解本學科最新的學術成果和教學方法,盡力汲取一切現代科學知識的精華,打好扎實的基本功。同時,努力學會將這些知識轉化為教學的實際能力,使之成為現實的生產力。
做一名好的教師,應該有終身學習的意識,應該廣泛地閱讀,跟上時代的步伐,了解最新動態(tài)。如:要具備一定的收集處理信息能力;具備一定的課程整合能力、課程設計能力和課程開發(fā)能力;具備將信息技術與教學有機結合的能力、指導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的能力。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 、引導者、參與者和促進者,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實現以下四個轉變:由重“教”向重“學”轉變;由重“結果”向重“過程”轉變;由重“傳授”向重“指導”轉變;由重“模式化”向重“個性”轉變。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
一名好的教師不僅要會教,還要會學、會研究。我們應該不僅僅把教師做為一種職業(yè),更應該作為一種事業(yè)來追求。要積極向一些老教師請教,吸取他們豐富的教學經驗,虛心向同行學習,探索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更好的為教育教學服務。
打鐵還需自身硬,只有自身努力,才會把工作做好。既然選擇了這份職業(yè),我將努力前行,用自己的愛心、奉獻、汗水,勾畫出最美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