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唐詩濕地因子解析

      2013-04-29 07:18:44王婉婉
      關鍵詞:濕地情思唐詩

      王婉婉

      摘 要:唐人沒有明確提出“濕地”概念,但唐詩中不乏濕地因子的存在。唐人把江海、湖泊、溪流、池塘等多類型濕地作為直接吟詠的對象,濕地大美已經匯入唐詩。唐詩記錄了多種濕地動植物,詩人們妙筆生花,構筑了濕地生靈和諧相處的溫潤畫面。詩人們往往也借助濕地地理特點,充分挖掘流水、池塘等形象背后的文化審美意義,抒發(fā)了對生命無常、富貴難久的人生思考。

      關鍵詞:唐詩;濕地;審美;情思;生命

      中圖分類號:I207.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13)06-0120-03

      濕地研究是近年來提出的一個新課題,學界對濕地定義分歧很大,主流觀點采用了拉姆薩爾《濕地公約》的意見。濕地系:“指天然或人造、永久或暫時之死水或流水、淡水、微咸或咸水沼澤地、泥炭地或水域,包括低潮時水深不超過6米的海水區(qū)。”[1]可見,濕地與水密不可分,濕地是我們寶貴的自然資源,尤其是分布在內陸的三角洲、河流、湖泊、淡水泉、溫泉等等與人類繁衍生長息息相關。濕地孕育了人類文明,遠古時代人類“逐水草而居”,體現(xiàn)了原始的“親水”意識,人類利用水滿足了生活的需要和種族的繁衍。中國神話鯀禹治水的故事,生動地講述了祖先們認識水、治理水的過程,這一過程充滿了艱險與榮光。在后世很多文學作品中,水多以汪洋恣肆的形式出現(xiàn),也多與劫難相聯(lián)系?!皾h有游女,不可求思。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詩經·漢廣》),漢江水面寬廣,江水洶涌,化作一道天然屏障,阻隔了詩人親近那位美麗的女子。那時的“水”威脅著人類的生存,“水”并沒有走進人們的審美世界,人們與“水”也沒有建立起審美主客體關系。春秋孔子認為“智者樂水”,漢代韓嬰據(jù)此發(fā)揮:“夫水者緣理而行,不遺小間,似有智者;動之而下,似有禮者;蹈深不疑,似有勇者;障防而清,似知命者;歷險致遠,卒成不毀。天地以成,群物以生,國家以平,品物以正,此智者所以樂于水也”,在對山水自然美特點捕捉的基礎上,先賢們逐漸提煉出“智”、“禮”、“勇”等民族品質;在對水體清冽、水路艱險感性認識下,水錘煉了我們歷險致遠、清透純粹、悠悠坦蕩的情懷。伴隨著我們對水認識的逐步深入,諸如溪流、瀑布、溫泉、池塘等等這類小型濕地已不再可怖,漸漸成為人們的審美對象,尤其是在東晉以后,隨著山水文學的逐步興起,濕地美逐漸走入文學作品,井、泉、江、河、湖、海等等在文人筆下完成了實用功利到審美創(chuàng)作的突破。“據(jù)現(xiàn)存資料看,最遲到隋代,水已作為主要的形象進入繪畫作品。而從東晉開始,水作為獨立形象就大量出現(xiàn)在文學作品中”[2]。

      唐代文學緊乘魏晉文學之后,濕地因子大量出現(xiàn)在唐詩里。唐詩是中國古典詩歌的頂峰,其中有很多涉及濕地概念的篇什:“脈脈廣川流,驅馬歷長洲”(上官儀《入朝洛堤步月》),“清淺白石灘,綠蒲向堪把。家住水東西,浣紗明月下”(王維《白石灘》),“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王灣《次北固山下》),“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绽锪魉挥X飛,汀上白沙看不見”(張若虛《春江花月夜》),“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樹事事幽。自去自來梁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杜甫《江村》)……雖然古人沒有提出濕地概念,但是濕地因子閃爍在他們的詩文中,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幅濕地風景圖;他們吟唱著一曲曲濕地生活的歌謠,愛情、離別、勞動、飲酒、祭祀等等不一而足。唐詩中的濕地不僅僅體現(xiàn)了中國文學的意境美、語言美,還蘊藏著豐富的濕地文化內涵,唐人與濕地的和諧、詩意相處是更具智慧的生態(tài)文明顯現(xiàn)。

      一、“兩三星火是瓜州”——濕地審美畫卷

      1.江海、湖泊、溪流、池塘等多類型濕地直接成為詩人欣賞吟詠的對象?!奥渚坝嗲鍟?,輕橈弄溪渚。澄明愛水物,臨泛何容與。白首垂釣翁,新妝浣紗女。相看似相識,脈脈不得語”(孟浩然《耶溪泛舟》),耶溪也稱若耶溪,源于紹興城南若耶山,北流入鏡湖?!端涀ⅰ酚涊d:“水至清,照眾山倒影,窺之如畫”,若耶溪是一處風景秀美之地,傳說西施曾在溪畔浣紗,更為這道小溪著上迷人色彩。落日余暉下,詩人輕弄雙槳,自由自在地泛舟于溪上。斜陽灑向水面,映著洲渚里油油的水草,正是半江瑟瑟半江紅,明凈的溪水中,魚兒悠游地穿梭在水草間嬉戲玩耍,詩人多么閑暇自在地觀賞著這一切。濕地水色山光使詩人流連忘返,縱使那穿蓑戴笠的垂釣老翁、那淡雅素潔的浣衣女子素不相識又有何妨,脈脈情韻灑滿江天,無怪乎詩人自述“為多山水樂,頻作泛舟行”(《經七里灘》)。唐詩里的濕地不僅有淡雅紆徐之趣,也有奇情壯采之美。試看李白《望廬山瀑布》:“西登香爐峰,南見瀑布水。掛流三百丈,噴壑數(shù)十里。欻如飛電來,隱若白虹起。初驚河漢落,半灑云天里。仰觀勢轉雄,壯哉造化功。海風吹不斷,江月照還空??罩衼y潈射,左右洗青壁;飛珠散輕霞,流沫沸穹石……”香爐峰奇峰突起,云蒸霞蔚,瀑布飛掛于前,奔瀉而下,像飛電一樣壯觀,陽光瀉于其上,又使這道飛電恍如彩虹般奇麗;瀑布撞擊著山石,飛濺出無數(shù)晶瑩的水花,像是銀河倒掛九天,氣勢宏偉而又空靈飄逸。唐人熱愛自然,也衷情于濕地,“潮落夜江斜月里,兩三星火是瓜州”(張祜《題金陵渡》),斜月光照里,煙籠寒水,瓜州幾點燈火,不盡凄迷幽寂;“湖山上頭別有湖,芰荷香氣占仙都”(白居易《游小洞庭》),巨野湖煙波浩渺,風送荷香,湖邊游客視覺與嗅覺得到了雙重享受。

      2.唐詩為我們展示了濕地生物多樣性,人與濕地動植物和諧相處、趣味盎然。白居易《觀游魚》云:“繞池閑步看魚游,正值兒童弄釣舟。一種愛魚心各異,我來施食爾垂鉤?!眱和褐鄞贯?,詩人喂食魚兒盼魚長大,一樣觀魚別樣心情。還有孩子們都會背誦的“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駱賓王《詠鵝》),語意清淺很好理解,鵝的外形美、游弋的動態(tài)美,以及鵝在河水中“白毛”與“綠水”、“紅掌”與“清波”相諧,構成了色彩美和畫面美,詩歌清新悅人,童趣盎然。溫庭筠《利州南渡》:“澹然空水對斜暉,曲島蒼茫接翠微。波上馬嘶看棹去,柳邊人歇待船歸。數(shù)叢沙草群鷗散,萬頃江田一鷺飛。誰解乘舟尋范蠡,五湖煙水獨忘機”,悠悠的江水映著斜陽余暉,彎曲的島嶼向遠處連綿著青山,江水小舟依然離去,岸邊的人們還在等待著船兒的歸來,或許是人們的談笑聲驚動了岸邊草叢的群鳥吧,鳥兒展翅飛散開去,萬頃江田上僅有一只白鷺在掠空低飛。唐人筆下的濕地生靈,諸如沙鷗、鴛鴦、白鵝、游魚是多么溫潤可愛,唐人帶著欣賞的眼光打量著濕地生靈,毫不吝嗇地把一一它們帶進中國詩歌。在一幅幅濕地風景圖里,我們還能看到各種濕地植物,“鏡湖三百里,菡萏發(fā)荷花”(李白《子夜吳歌·夏歌》),“菖蒲翻葉柳交枝,暗上蓮舟鳥不知”(盧綸《曲江春望》),“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葦”(王維《清溪》),“菖蒲叢叢沿水脈”(李賀《章和二年中》),濕地水草、蘆花、菖蒲、荷花、荇菜、睡蓮以及水邊柳樹、池塘小草等等不一而足。

      二、“曾經滄海難為水”——濕地情思繾綣

      唐詩記錄了濕地邊的情感思緒,有兒女的相思離別,也有濃郁深厚的友誼?!洞航ㄔ乱埂繁蛔u為“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3],詩的后半部分借助江邊濕地、流水落花等意象,傳達了游子思婦的相思離別之情,“青楓浦”上思婦蕩起的深深離愁、“扁舟子”里游子詠嘆著情滿江樹,成為了中國詩歌的千古絕唱?!八畤筝缫褂兴潞缴采n蒼。誰言千里自今夕,離夢杳如關塞長”(薛濤《送友人》),開篇“水國蒹葭”即把我們的思緒帶回到“蒹葭蒼蒼,白露為霜”的《詩經》時代,不同的是《蒹葭》篇環(huán)境清寥迷蒙,詩人追求“伊人”心情熱切,不為河水阻隔;女詩人薛濤詩以月夜下蒹葭起興,以“寒”字統(tǒng)攝全篇,凜然生寒的月夜水邊送別朋友,相思情意濃郁同時暗含離殤,詩人魂不守舍、黯然銷魂的形象宛然紙上。同樣是濕地送別,唐詩也多有豪邁之作,王昌齡有詩:“流水通波接武岡,送君不覺有離傷。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xiāng)”(《送柴侍御》),“流水”一作“沅水”,沅江水浩浩蕩蕩通達武岡,正是朋友要去的地方,由于沅江水的“相接”,仿佛朋友間的情意也連綿繾綣,龍標到武岡縱有千山相隔,也好像在彈指間就能到達,故而詩人安慰朋友不要有離別的傷感,仿佛王勃詩“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一樣有高遠的志趣和曠達的胸襟?!鞍土暌煌赐デ?,日見孤峰水上浮。聞道神仙不可接,心隨湖水共悠悠”(張說《送梁六自洞庭山》),張說這首送別詩完全把心思隱藏在濕地景色中,洞庭湖上美麗的君山,在惜別之人的眼中只是一座孤山,仿若形單影只的詩人,漂于湖上、四顧茫茫,而望著友人船只的離去,心思也隨著那湖水悠悠不息。這份悠悠的心思是對朋友離去的悵然嗎?或者更有一種難以追攀的、莫名的惆悵呢?“悠悠”的心境不似李白所歌詠的“唯見長江天際流”那樣曠遠疏狂,也好像不及“桃花潭水深千尺”般濃情厚意,但“悠悠”恰好傳遞出心底深處那歷經久遠仍潛流不止的一份情愫,正是達到了言有盡而意無窮的藝術效果。

      三、“但見長江送流水”——濕地與生命哲思

      時間不可逆轉,生命不會重來,時間與生命一直都是我們思考的重要命題。魏晉南北朝后,人的時間、生命意識更加強烈,臨水詠懷,感嘆時間猶如大江東去;睹物愁思,嘆喟生命消長只在須臾。唐代科舉取士,給讀書人開設了一條通達之路,唐人積極謀取功名、出塞邊川、報效國家,推動了盛唐氣象的到來,但是面對富貴的患得與患失、宦海漂泊的浮沉與多艱,也隨著唐人的思考,浸入唐詩。

      (一)濕地印象與時間生命的思考

      “臨軒一盞悲春酒,明日池塘是綠陰”(韓偓《惜花》),“詩題‘惜花,是對于春去花落的一曲挽歌”[4],詩人緊扣眼前景物,融抒情、感時為一體。枝頭殘花在風中輕擺,眼看就要落去,離情悲切;或可短暫殘留的底花也是“膩紅愁態(tài)”,大約知道即將飄零的命運也很快就要到來了吧……而詩人顯然“無計留春住”,只能臨軒把酒憑吊一番,美麗的花朵即將凋謝枯萎、美好的春天轉瞬即逝,由此詩人怎能不聯(lián)想到自己的青春年華正如那風中飄零的殘花,已經時日無多。這里既是悲春,又是在感慨時間的無情流逝,也許就在明天,春花凋盡,只有綠沉沉的樹陰映入池塘。池塘的綠陰與枝頭的紅花,形成了色彩對比,突出了綠陰這股冷色調,投射在詩人心里的悲切感受。唐人對生命短促的思考緊承魏晉而來,但是唐人尤其是盛唐詩人在面對這一問題時,表現(xiàn)出不同于前人的豁達,同樣是臨水感慨,盛唐詩人自有高見。張若虛在春天的傍晚,立在長江邊上,高唱著:“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春江花月夜》),長江送走流水,再也不能回來,象征了時間與生命的不可復制,詩人們以此來抒發(fā)對光陰流逝的感慨。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人類系列是綿延無盡的,詩人堪破了個體生命的局促,上升到“莊嚴的宇宙意識”[5]。

      (二)濕地與功名富貴的反差對比

      李白《江上吟》:“功名富貴若長在,漢水亦應西北流”,用漢水不可能流向西北方,從反面論證了功名富貴不會常在。唐詩中,往往以濕地幽美的環(huán)境、生態(tài)的和諧、人在濕地邊的自在生活,形成與官場混亂、污濁、驚險的對比,突出了濕地生活之趣,進而否定對功名富貴的追逐。試看杜甫筆下:“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絕句二首·其一》),“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絕句二首·其二》),“沙頭宿鷺聯(lián)拳靜,船尾跳魚撥剌鳴”(《漫成一首》),寫景生動自然、親切傳神,詩題“絕句”、“漫成”淳樸,不事雕琢,是詩人融于濕地生活的得心應手之作。詩人們還通過描繪老百姓濕地生活愜意圖,以傳達自己的生活美學:“巴女騎牛唱〈竹枝〉,藕絲菱葉傍江邊。不愁日暮還家錯,記得芭蕉出槿籬”(于鵠《巴女謠》),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淳樸自然、恬靜有趣;士大夫們則于別墅內,通過營造水景,獲得精神愉悅和身心平衡,白居易宅:“簾下開小池,盈盈水方積。中底鋪白沙,四隅甃青石。勿言不深廣,但取幽人適……”在自家小院開鑿水塘,鋪上白沙、青石,紅魚尾尾,自由自在,小池塘不必深廣,自有性靈舒卷,而這一切早已遠離官場是是非非,開辟了精神世界一方凈土,這就是詩人要傳達的生活趣味啊。

      結論:唐人雖沒有明確提出“濕地”概念,但唐詩中不乏濕地因子的存在。唐人已經把江海、湖泊、溪流、池塘等多類型濕地作為直接吟詠的對象,濕地大美已經匯入唐詩。唐詩還記錄了多種濕地動植物,詩人們妙筆生花,構筑了濕地生靈和諧相處的溫潤畫面。另外,詩人們往往也借助濕地地理特點,充分挖掘流水、池塘等形象背后的文化審美意義,抒發(fā)了對生命無常、富貴難久的人生思考。

      參考文獻:

      〔1〕施葵初.安徽濕地[M].合肥:合肥工業(yè)大學出版社,2003.2.

      〔2〕尉天驕.從文學中感受水文化的魅力[J].河海大學學報,2008(03):6.

      〔3〕〔5〕聞一多.唐詩雜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14,15.

      〔4〕蕭滌非,等.唐詩鑒賞辭典[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1329.

      猜你喜歡
      濕地情思唐詩
      唐詩寫柳之妙
      中華詩詞(2020年5期)2020-12-14 07:44:50
      春夜講唐詩記
      文苑(2020年7期)2020-08-12 09:36:30
      唐詩里的日與月之爭
      文苑(2020年5期)2020-06-16 03:18:32
      一湖情思
      心聲歌刊(2019年5期)2020-01-19 01:52:52
      十月情思
      當歸寄情思
      唐詩賞讀
      基于遙感數(shù)據(jù)的黃河口濕地變化研究
      建設濕地園林工程研究
      白洋淀濕地現(xiàn)狀分析及修復對策研究
      台中市| 军事| 卢氏县| 晋中市| 哈密市| 靖州| 若羌县| 万盛区| 宝应县| 西青区| 乐清市| 昌乐县| 舟曲县| 洞头县| 肥乡县| 广州市| 迁安市| 龙川县| 体育| 武平县| 利川市| 龙川县| 蛟河市| 资溪县| 沾化县| 瓮安县| 大同市| 全椒县| 双牌县| 广东省| 岑巩县| 石泉县| 荆门市| 安阳县| 阳山县| 灵寿县| 宽甸| 彭水| 绥芬河市| 苏尼特左旗| 寿宁县|